天天看点

共铸中国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第七届西藏问题中央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藏的工作必须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重点。要重视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贯穿各级学校教育,把爱的种子埋在每个年轻人的心中。

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是精神力量的灵魂。树立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对于做好新时期的西藏工作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纲要,把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觉悟结合起来,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成为我们贯彻第七届中央西藏座谈会精神的重要指南。

经过数千年的深沉降水,民族团结早已像高耸的喜马拉雅山,牢牢扎根于西藏人民的心中;它像雄伟的鸭绿藏埠江一样,流淌在西藏人民的血液中。今天,在党的好政策下,西藏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珍惜幸福团结。民族团结在西藏无处不在,收音机里随处可见藏汉双语广播,街头到处都有藏汉双语广告牌,学校里还传授藏汉双语教学。

即使在乌塘草原海拔4000米深处,民族团结在这里无处不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的第二所小学就位于怒江河畔。一进校门,学校培训页的石刻就格外醒目,石碑上刻着藏文和汉文两个字:忠心、忠于党和祖国、忠于家长和老师、忠于学校和学习、诚实守信。

2019年10月1日,拉萨市北京中学师生在电视上观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阅兵开始时,拉萨市北京中学的师生们充满了激情和自豪感,见证了数千里之外的这一伟大历史时刻,祝愿伟大的祖国明天更加繁荣和强大。"作为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但祖国的心脏,我很高兴我出生在伟大的时代,我相信无论将来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想想我身后的伟大祖国,都会向前迈进,"拉萨高中生Gsandoji说。

西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必须有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新的行动。教育是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重大部署,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建设了强大的教育力量。

共铸中国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为爱情拍卖网站 摄影:王天

2020年9月2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40名志愿者抵达海拔4300多米的西藏拉萨亚赛镇中心中心小学,开展物资捐赠、爱心拍卖和一对一公益活动。民族团结之花深深植根于交流与融合的土壤中,白雪皑皑的高原上各族人民以真诚和温暖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教育应该是立德树人,铸就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教育要以利德树人为目标,让民族团结深深扎根于心中,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树立中华民族的牢固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一起,西藏才能保持和谐稳定,实现西藏的繁荣进步。

教育要强化文化认同,创造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刻的认识,是加强各民族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源,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增强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可。

来源:中国西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