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平安银行跨境理财通启航,私行高管详解“陪伴式”服务逻辑

作者:南方plus客户端

"就像出国留学期间的转学一样,客户只需要拍照,根本不需要填写地址。因为国外账户收款地址其实很麻烦,情况、空间充满一个就会导致拒绝。我们引入了AI扫描,它可以自动解析和生成名片,这些名片可以在客户点击时跳出。"这是平安民营银行行长李明在跨境金融服务启动仪式上所说的一个细节。

小细节体现了银行的跨境金融服务理念——提供注重温度的陪伴,让客户省时、省力、省力。

近日,"跨境金融通"落地,是继QFII/QDII、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之后,中国资本项目开通的又一里程碑。10月25日,平安银行跨境金融服务升级暨跨境理财管理启动发布会,宣布该行"跨境理财通行证"正式起航,同时聚焦留学、访华外国游客、跨境旅游和跨境投资四大群体,开启跨境金融服务全新升级。

平安银行跨境理财通启航,私行高管详解“陪伴式”服务逻辑

10月25日,平安银行宣布退出跨境金融服务。

"跨境金融沟通"为大湾区财富管理带来巨大机遇 中外银行携手把握商机

记者从会见中了解到,平安银行与扎根香港83年的香港华侨银行永恒银行进行了首批"跨境金融传播"合作。华侨银行永恒银行(中国)董事兼首席执行官王克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全球最富有的湾区,拥有超过45万户高净值家庭,可投资资产超过600万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超过2.7万亿元人民币。

"跨境金融沟通"会给大湾区跨境理财行业带来哪些机遇?

王毅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可投资总额高,跨境金融投资需求旺盛,市场想象空间大。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超过7000万,在过去十年中以每年近8%的速度增长,GDP接近1.7万亿美元,相当于加拿大的经济总量。

从内地角度来看,珠江三角洲的内地投资者拥有较高的可投资资产总额,并对跨境财务管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香港方面来看,香港投资者目前持有的跨境金融产品比例低于内地投资者,探索空间更大。

在王毅看来,"跨境金融沟通"契合了两岸投资者差异化财富管理的需要。对于内地投资者,"南行通"直接向大湾区内地居民提供来自香港和澳门金融机构的产品,帮助客户分散风险,捕捉海外投资机会;协助港澳投资者分享内地经济发展和投资机会。

"通过共同努力,优势互补,中外银行可以更好地把握粤港澳大湾区贸易、资本和财富流动带来的发展机遇。"华侨永亨银行与平安银行的此次合作,是为了充分把握'跨境金融沟通'带来的机遇,"王先生说。

瞄准四大升级跨境金融服务,提供注重温度的陪伴

平安私人银行行长李明表示,作为首批落地"跨境金融通信"试点银行之一,平安银行将积极满足大湾区内地居民实现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以及港澳居民分享内地发展红利的需求。

平安银行顶级民营银行总经理贾敏在会后接受采访时强调,就产品而言,是该行主要的"产品选择"策略。北北向北向产品优先,通过平安金融管理通过资产选择、严格风控、建设金融产品"活稳"能力,帮助港澳居民共享内地经济发展红,并与内地牵头基金公司联合精选港澳客户独家公开发行;

除产品矩阵外,平安银行还升级了跨境金融服务,重点关注海外学生、访华外国游客、跨境旅游和跨境投资四大群体。

"我们针对这四个群体,围绕他们的需求提供服务,现场非常集中。贾明说。例如,为学生群体打造"和平留学"品牌,针对不同阶段的出国留学痛点,提供陪伴服务体验。"比如在出国留学计划期间,我们会找到市场上最好的服务伙伴,帮助客户选择学校,申请大学,以及如何提前预留留学费用。它非常薄,这个过程有时会与客户一起进行一两年。"

"什么是陪伴服务?"我们正试图跳出跨境金融本身的功能来做这项业务。我们强调的不是单一的转移、结算这一功能,而是"金融与非金融"的一站式服务,这是平安跨境业务的一大特点,也是我们强调配套服务的逻辑。上述负责人说。

"在出国留学期间转学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引入AI扫描来解决客户的问题之一。这只是一个小细节,但体现了我们的服务理念——提供温度陪伴,让客户省时、省力、省力。贾敏表示,"跨境金融传播业务才刚刚起步,现阶段我们不会追求规模,而是努力将客户服务体验发挥到极致。"

记者:谭秉梅

作者:谭秉美

资料来源:南方报业媒体集团南方+客户

来源:南方Plus - 创造更多价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