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即将退市!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金嗓子”不行了?

作者:蒋东文

"保护你的喉咙,请用金嗓子,广西金嗓子!"

说起这个广告语,肯定会唤起很多80后、90后童年的回忆,当时我放学回家看电视的时候,广告每天都在播出。

更重要的是,这则广告得到了当时整个足球界的罗纳尔多的认可,所以可以说给这两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照片中,罗纳尔多拿着一盒东方喉咙药片,露出两排牙齿和微笑,衣服上印有醒目的红色标志"金喉咙片"。

随着足球巨星和央视频道黄金时间的大力投入,金喉喉片迅速走红全国,征服了一代中国人,成为全国爆红的脑白金。

时至今日,金喉片仍占据着25%左右的市场份额,年销售额超过1亿,这足以看出这种中药的根基有多深!

但生活就像一把"杀猪刀",曾经罗纳尔多如今变成了中年胖叔,曾经看过广告的一群少年早已长大,可以四处奔波,就连曾经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广西金喉",如今也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正在逐渐衰败!

近日,金嗓音宣布,方正集团与由董事会副主席曾勇领导的私募股权基金亚福集团拟以每股2.8美元私有化,较公司于8月5日停牌前收市价2.22美元溢价25.6%,较未受干扰当日每股收盘价1.80港元溢价约55.6%。私有化涉及1.89亿股股票和约5.3亿美元。

私有化方案的提出,也意味着金喉即将完成退市进程!

对于私有化,Kim表示,主要原因是准备与优秀的合作伙伴合作,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业务转型。

那么,金喉咙今天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呢?

营销幽灵——姜培珍!

当时很多产品喜欢把创始人的头印在产品正面最显眼的位置,比如老干马、十三香等。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认为《金嗓子》的创始人,就是包装上长得像个博学多才的男人。

但其实不然,"金嗓子"的创始人是一位营销能力很强的女性——姜佩珍!

姜培珍家从小穷,13岁时,她到柳州糖果二厂工作,18岁当选副厂长,33岁正式成为国有企业董事。由此可以看出,蒋培珍非凡的个人能力!

但无论能力有多强,都无法与市场格局的变化抗衡。受20世纪90年代市场上的假冒商品和进口外国商品的影响,蒋培珍领导的糖果厂一度濒临破产。

但在这个关键时刻,蒋培珍的一个动作,彻底拯救了整个工厂。

即将退市!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金嗓子”不行了?

当时,蒋培珍在上海遇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他有治疗慢性咽炎的独特处方。而蒋培珍想,很多人都患有慢性咽炎,如果能把这家药店做成一种"糖果",那么市场将是无限的。

1994年,"金喉喉宝"诞生了,为了体现这种喉咙锭剂的保健效果,蒋培珍特意将王教授的头印在包装上!

一出,"金嗓子"就成了大片,第一年销量突破6000万。截止1998年底,公司产值已接近2亿,成为广西50强企业之一,中国医药百强企业之一。

为什么金喉咙这么快就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归根结底,该产品是有效的,保湿喉咙和痰的效果好,它结合了中医的保健功能和糖果的外观,非常容易接受。

但《金喉》之所以能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却与蒋培珍的幽灵营销天赋有关!

如前所述,"金嗓子"的真正人气始于罗纳尔多的代言。但没人预料到的是,罗纳尔多根本不是《金嗓子》的代言人,他之所以出现在《金嗓子》广告上,完全是被姜佩珍骗了!

即将退市!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金嗓子”不行了?

2003年,恰好遇到了皇家马德里的中国之行。经过多次交往,姜佩珍终于不得不大饱口福罗纳尔多,在宴会上,依靠蒋培珍的口才,罗纳尔多换上了姜佩珍事先准备的衣服,用一盒金嗓子合影留念。

而正是这张罗纳尔多手里拿着金嗓子珍宝的照片,姜佩珍已经在央视上做了四年的广告。直到四年后,罗纳尔多才得知他已经支持了金嗓子广告,并威胁要起诉金喉公司。

这件事也成为当时全国讨论的焦点,但金嗓子的受欢迎程度也在争议中越来越大。更有甚者,姜培珍不仅最终解决了此事,还花了1430万笔代言费签下了当时年轻的巴西球星卡卡,换下了有侵权风险的罗纳尔多。

有了卡卡的代言,金嗓子再次火了,创造了连续20多年保持全国销量第一的奇迹,在海外20多个国家也畅销不下!

2015年7月,金喉在香港主板上市,姜佩珍也响起了她人生的光辉时刻!

上市后,姜佩珍也退到二线,将公司交给儿子曾勇。但从那以后,"金嗓子"逐渐衰落!

即将退市!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金嗓子”不行了?

虽然"金嗓子"不错,但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如果只是这一款产品,确实有点单调。特别是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渐饱和,"金嗓子"很难取得突破。

这从"金嗓子"的表演中可以看出。财报显示,2015年至2020年,"金喉"实现营收7.07亿元、7.68亿元、6.24亿元、6.94亿元、7.97亿元、6.47亿元,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分别为1.55亿元、1.03亿元、6138万元、1.02亿元、1.68亿元, 1.54亿元,利润增长可忽略不计!

此外,正如蒋培珍面对糖果厂倒闭的时候,随着时代的变化,用户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市场格局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企业和产品不改变,那么他们只能等待死亡!

但很显然,曾勇接手后,"金嗓子"也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一直在努力发展多元化。例如,2016年,"金喉"推出了金嗓草本饮料,分为两个系列,含糖和无糖,专注于清嗓子和保湿喉咙的功能。

为了吸引市场关注,金喉公司首先在 JD.com 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众筹,然后赞助了《盖世太保英雄》《蒙面歌手猜猜猜》等综艺节目。

但对于这款产品,消费者并不买账,纷纷抱怨说,新药饮味道不好,可以称为黑饮。也有人抱怨说,这款产品没有亮点,味道几乎和"金喉咙"喉片一样,效果差不多,完全没有意义。

即将退市!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金嗓子”不行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多元化发展中,"金喉"不仅不成功,还损失了不少钱,直接导致公司业绩第一下滑。

多元化后行不通,为了增加利润,"金喉"做出了残酷的举动——涨价。

自2015年上市以来,金喉一直在逐步提高价格,抱怨涨价过猛的网友早已不胜枚举:"以前五元一盒,里面四袋,一袋5,现在一盒十元有八!"

"前几天,我喉咙不好,买了一个盒子,价格翻了一番23元多,也就是我用铁盒换了纸箱,效果还不错,我再也不会买了。

要知道,消费者对喉咙糖果等非必需品的价格也相当敏感,他们之所以能迅速抢占市场,恰恰是凭借了低价优势,但上市后的"金喉"恰恰相反,为什么没有理由不败呢?

所以,再一次,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巨人,只有与时俱进的企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