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之道

□ 金敏清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全国各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庄严宣布,通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断奋斗, 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在中国土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在一个人口超过14亿的国家建设小康社会,无疑是举世瞩目的世界奇迹,这一奇迹是全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成就下,不懈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结果。汉化理论。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坚强的领导核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办好中国事务的关键在于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地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和进程,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通过鲜血斗争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此后,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努力,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制度保障和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的领导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核心和支柱。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总书记习近平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大国领导人的责任担当、人民的真挚感情,奠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骨干力量,形成了坚强的核心领导和凝聚力。党中央从全局对基本国情和发展趋势作出准确判断,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部署,加强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实践统一步伐,行动一致。各级党组织强化了"四个意识",强化了"四个自信",实现了"两个保障"。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指挥,强化责任,忠实履行职责。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的作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到最重要、最困难、最危险的地方为脱贫而奋斗,深情地与群众联系、服务群众,在宣传教育群众中,在组织、组织、团结群众方面, 发挥模范领导作用和政治领导作用。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及其在汉化方面的理论成就,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力量和正确方向。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及其在汉化理论和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法宝。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突出代表的中共,着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二次结合",创立了十大关系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论、人民矛盾论等重大成果,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优秀代表,紧紧围绕并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什么样的发展,怎样的发展"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时期,以习近平为突出代表的中共,紧紧围绕并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要坚持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重大问题,建立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并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党的这些重大理论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也深刻揭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逻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导下,党带领人民深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国情,制定和贯彻科学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推进新的社会革命,不断创造新的历史辉煌。同时,党领导人民创建和不断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鲜明的制度优势,释放出强大的治理效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第三,党的领导人民的伟大实践和辉煌的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扬人民的历史创造作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全国各族人民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唤起高度的斗争精神,团结一致,团结一致,开拓进取,不懈努力,凝聚强大的历史联合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人民在党的团结和领导下,依靠自己,努力壮大,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巨大跨越,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根本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物质基础和宝贵经验。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党的团结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取得了意义深远的伟大转折点,确立并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开拓、坚持、捍卫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突破;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和综合国力突飞猛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满生机和物质条件的制度保证。

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党的团结领导下,中国人民自信、自力更生、正直创新,牢牢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向,科学地研究判断时代的本质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全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大局和世界大的变化。 百年未有发生,抓住好利用战略机遇,勇于应对风险和挑战,担当"四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实现经济稳定与长远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圆满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迎来了由站起来致富到强的大跃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了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人间将载入史册的奇迹,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荣耀,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荣耀,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荣耀。荣耀是骄傲的资本,但它绝不是停止的借口。中国共产党决心在总结中华民族辉煌历史辉煌和成功经验的同时,团结带领中国人以人的精神,走上了迎头赶上考核的新道路。 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来源:河南日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