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孟晚舟脱困归国震撼世界

温/观察员.com周淄博

"我终于回家了!"

9月25日晚,身穿红色连衣裙的周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在加拿大,经过1028天的非法拘留、30多次出庭和无数激烈的游戏,旨在打击中国高科技公司的中国公民的政治迫害以孟晚舟与美国司法部之间的延期起诉协议(DPA)而告终。

根据协议,孟晚舟不认罪或接受罚款,美国将在14个月后撤销指控,结束加拿大的引渡程序。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毅表示,DPA协议更像是美方的"一步",因为孟方接受的协议内容对美方不利,"本质上是美方的重大倒退"。同时,鉴于中方在天津会谈期间向美方提供的名单包括"释放孟晚舟",中方对孟晚舟事件的态度也可以看作是积极释放的"探究",以检验拜登政府恢复中美关系的诚意。关系。

在外媒看来,这场涉及中美加的法律和地缘政治纠纷以"孟晚舟归来"为结局也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媒体认为,中美加关系有望缓和,甚至可能在气候等领域进行合作,但美国对华为的打压仍在继续,关键技术领域的竞争依然激烈。

孟晚舟脱困归国震撼世界

孟晚舟抵达深圳宝安机场 图片:smh.com.au

不寻常的中止起诉协议

经过1028天的非法拘留,30多次出庭和无数场激烈的博弈,美国最终选择以延期起诉协议结束对加拿大的引渡请求,孟晚舟被加拿大释放。

那么,这份《达尔富尔和平协议》有什么特别之处呢?美国的举动发出了什么信号?中美关系将如何关系发展?

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杰告诉《观察家报》,DPA是美国-加拿大司法体系中和解的特殊典范,"在司法实践中,有些案件的控辩双方形成了旷日持久的对峙。如果检方认为被告不大可能继续从事危害社会的行动,这种和解模式往往被用来打破僵局。"

杨指出,一般来说,被告在签署《达尔富尔和平协议》时必须接受某些处罚(通常是经济处罚),以换取控方暂停起诉。在中止起诉期间,被告必须遵守有关协议,不得涉嫌新的罪行,而被告的个人自由不受任何限制。中止期满后,检察院对被告人的起诉自动取消。

"这项协议对被告的最大好处是,他们不需要'认罪',也没有犯罪记录。

那么在这个DPA中,孟晚舟到底需要遵守什么呢?据《卫报》报道,协议的一项要求表明,孟晚舟基于无罪辩护,不能否认自己承认的一些事实,也不能暗示自己非自愿签署了《达尔富尔和平协议》。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毅表示,DPA的内容相当于"(孟晚舟)按照正常的休息时间起床刷牙吃饭"的表情,没有任何真正的负面影响,"本质上是美国的一次重大撤退"。"

"对此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测试。首先,如果你看看美国媒体,如果美国在协议中得到任何有利于美国国内政治的东西,它就会传播并立即开始推广。另一方面,你可以看到中国人在网上对此事提出的各种指控的力量,以及他们反复说过的话中是否提到了任何交易。"似乎两边都没有一方。这意味着没有材料,也就是说,对美国来说没有好消息。"

孟晚舟脱困归国震撼世界

周孟晚舟在加拿大温哥华法院外宣读声明,2021年9月24日 图片:Vision China

"从法律角度来看,华为敢于用剑,用法律武器直接在加拿大法院与加拿大政府对抗,"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高级讲师马吉说。正是由于华为与加拿大政府之间的激烈法庭斗争,美国政府才意识到其指控的证据可能存在的缺陷或不足。这是达成协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政治漩涡中,华为以法律为矛头刺穿敌人,中国政府以法律为盾保护企业,凸显了法律作为武器的作用。

"考验拜登政府恢复美中关系的诚意"

沈毅指出,在天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峰和来访的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谢峰向谢尔曼提供了一份清单,要求美方纠正其对华的错误政策和行动,包括释放孟晚舟,"毫无疑问,美方落实了清单上的这一项目"。"

"谨慎地说,这可以被视为中美关系的积极发展。关系。"总的来说,美国今天面临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沈先生说。"与中国合作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现实方法。"中国对孟晚舟事件的态度,也可以看作是对拜登政府自愿释放恢复中美关系诚意的"探究"。

同时,沈毅强调,虽然孟晚舟事件已经结束,但美国对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的态度和做法"还有待观察",但孟晚舟事件的结果足以说明这是一场针对美国的稳定而坚定的斗争, "为合作而奋斗,为团结而奋斗"的体现。

关于加方在孟晚舟事件中的角色,沈毅认为,加拿大的表现甚至"不像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更像是一个地理名词,没有任何独立意见","这次孟晚舟的回归,不是加拿大的释放,美国签署了DPA,美国通知加拿大释放"。美国表示已暂停起诉并终止引渡。"

"中国有句老话说,栗子是火烧的,加拿大是把爪子伸进火里为别人拿栗子的,结果是头发烧焦了,爪子被烧焦了。任何不想挤进中美战略博弈框架,站在中间,成为目标的人,都应该为类似的想法做好准备。"

孟晚舟脱困归国震撼世界

孟晚舟抵达深圳宝安机场发表简短演讲 图片:smh.com.au

尽管美国和加拿大已经给予自己"步骤",但一些试图扭转中国黑白抹黑的团体仍然存在。

沈毅指出,有些势力不愿意或不愿意承认自己遭受了重大挫折,所以千方百计地描绘一种局面,即"中方示弱,用那种无限制、无原则的让步来换取孟晚舟的释放"。

"我们从舆论领域的观察中可以看出,没有办法找到一种方法,通过试图带头粉饰美国的收益和夸大中国的损失来找到支持DPA协议的声明。因此,沈先生说,该部队试图"将DPA与认罪协议或庭外和解混为一谈","将此事解释为中国与加拿大之间的交易",甚至煽动"孟晚舟国籍"等旧谣言。

沈毅认为,这种情况也暗示了我们所面临的环境的复杂性。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不同于我们历来由精英和有关专职部门所熟知的国家之间的战略,它涉及公众认识世界的认知领域的新竞争,对于我们自己的国家,对于中美, 为了各方力量的整体性。

晚船返航,举世瞩目

孟晚舟顺利回国的信号震撼了世界。

首当其冲的日本"东芝事件",不仅多家媒体对事件进行了报道,还有不少日本网友在评论区感叹"日本东芝没有(华为孟晚舟)这种待遇"。"

"在1980年代的美日半导体争端中,日本公司被殴打,而日本政客视而不见,没有人说出来,这就是'日美联盟'的真相 - 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成为朋友。

孟晚舟脱困归国震撼世界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达到顶峰,居世界第二位。东芝是一家日本半导体巨头,在这一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1987年6月,美国众议院以东芝非法向苏联军方出口高科技产品为由通过了制裁法案,并通过禁止向美国出口和取消采购合同向东芝施加压力,对日本半导体产业造成了严重打击。

"孟晚舟案的实质是,美国正试图阻碍中国的发展,中国政府正试图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为某人或公司创造更好的生活。据日本网民称,与过去一样,政客们对大公司过去在与法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的贸易摩擦中被"挑出来"的事实视而不见,中国的外交取得了胜利。

孟晚舟脱困归国震撼世界

"需要明确的是,中国继续与美国谈判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孟晚舟必须被释放。这使得美国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这一条件。"

孟晚舟脱困归国震撼世界

港台媒体的反应比较热烈,迅速发出多篇报道和评论,跟进此事。

香港《南华早报》聚焦于公众欢迎孟晚舟回归的热情,援引中国媒体报道称,"这是祖国力量和中国美好外交战争的标志"。"

台湾联合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孟晚莺重返美国长臂微》的评论文章,称美国的长臂管辖模式可能仍对一些国家构成威胁,但孟晚舟的到来是一条微带。在象征意义上的全球战略中,美国又回来了,不再是老大,很难四处张力,至少"中国不吃这套"。

美国媒体作为直接利益相关者,也非常关注此事。

彭博社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为结束华为问题付出代价将有助于中美关系"的文章。",称孟晚舟的回归意味着美国已经实施了中国改善两国关系的关键要求,尽管美国将为此"付出一些代价",但孟晚舟的回归将为中美关系的改善"铺平道路"。关系。

文章称,拜登政府对中国的一系列要求感到不满,包括释放孟晚舟和解除对中国人员的制裁,但中国也坚持要求美国"迈出改善关系的第一步"。

彭博社表示,此举是美国近年来为缓和美中关系而做出的"最大让步",并持更乐观的观点,即虽然仍然存在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问题,但至少两国经济之间进一步合作的"最大障碍"之一已经"消失"。

《纽约时报》评论说,孟晚舟事件几乎成为美中"冷战气氛"的象征,近三年之久的案件的结束表明,两位领导人在重大争端中可以达成某种和解。

《华尔街日报》称,虽然中美在很多方面都处于"对抗状态",但孟晚舟的起诉豁免权消除了两国之间的"绊脚石",并展示了两国关系中"鲜为人知的务实层面"。

在加拿大方面,据法新社25日报道,加拿大前驻华大使赵朴表示,孟晚舟事件的解决使加中关系"不那么棘手",但加拿大和中国可能"不会回到以前的状态"。

"加拿大和中国的商界领袖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担心和不安,但这是重建信心道路上必要的第一步,"促进商业的加中贸易委员会总经理诺亚弗雷泽告诉彭博社。"

除美国和加拿大媒体外,俄罗斯、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媒体也关注孟晚舟回归中美、中加关系缓和角色。

据俄罗斯通讯社报道,加拿大法院释放孟晚舟意味着"一场持续了两年多的灾难"的结束。报道还援引中国官员的话说,加拿大扣押孟晚舟是"美国捏造的完全政治事件"。

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香港城市大学法学教授王江宇的话说,拜登政府正试图利用孟晚舟案来展示合作立场,以换取中国对李克强的投票,李克强的回归是中国国家意志和外交政策的优先事项。

根据法国《费加罗报》(Le Figaro)的一项分析,北京、华盛顿和渥太华之间长达三年的法律斗争和紧张局势应该会随着孟晚舟接受中止条件而结束。

据德国电视台ZDF报道,中国与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紧张局势随着孟晚舟的释放而缓解。

澳大利亚SBS世界新闻报道说,孟晚舟的回归可能已经结束了中国、美国和加拿大之间"三年的不和谐"。

美国对华为的打压仍在继续

虽然孟晚舟事件有好消息,但围绕华为的斗争还没有结束,美国司法部对华为的调查正在进行中。

据路透社报道,拜登的释放协议招致了华盛顿在中国的"鹰派"的批评,他们说,拜登的政府正在向中国和处于两国全球技术竞争中心的主要公司投降。

据《华尔街日报》周四报道,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表示,她将寻求改善美中商业关系,她看到了美中紧张局势的共同利益。但她也称华为为"安全威胁",并将继续努力阻止其获得先进的芯片。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称,孟晚舟的回归不会改变华为的困境。华为已经出售了部分智能手机业务,因为美国的制裁阻止其购买高性能芯片。

孟晚舟脱困归国震撼世界

孟晚舟在法庭外发表CGTN视频后简短演讲的截图

附录:1028天,中国政府不懈努力与华为的法庭之争

"灯塔等待,晚船返航"的结果让人高兴,但仔细回顾事件,不难感受到这一过程的惊心动魄,以及中国的不懈努力和美国的"别有用心"。

孟晚舟事件的开始可以追溯到2018年8月美国发出的所谓"国际逮捕令"。然而,真正非法拘留孟晚舟的,是握住美国大腿的加拿大。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应美国要求"在加拿大温哥华机场过境时被加拿大政府逮捕,该信息直到12月5日才正式发布。

消息传出后的第二天,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迅速采取行动,向美国和加拿大表达了强烈的抗议。紧接着,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分别召见美国和加拿大驻华大使,进行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在各方的努力下,12月11日,加拿大法院准许孟晚舟保释。但也是在同一天,当时的美国。唐纳德·特朗普总统表示,他愿意介入司法部针对孟晚舟的案件。

孟晚舟虽然被捕后获释,但被迫戴上电子镣铐,在温哥华被"软禁"。在此期间,加拿大驻华大使迈克尔·麦考利(Michael McAuley)多次为孟晚舟发声,但被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Justin Trudeau)要求辞职。

2018年12月13日,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陆伟证实,加拿大公民康明凯和迈克尔因涉嫌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依法受到中国当局的强制措施。面对外界的询问,卢先生明确表示,两者之间没有联系,"中国是依法依规行事"。

对此,加方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开始玩起了冠名,孟晚舟与两位加拿大人强行联想。特鲁多称此举"完全是出于政治动机",甚至威胁说,前加拿大外交官康明斯拥有"外交豁免权",但康明斯在旅行时没有外交护照,这一事实立即受到打击。

2019年1月28日,美国司法部正式起诉华为和孟晚舟。时任国土安全部部长的克尔斯滕·尼尔森(Kirsten Nielsen)声称,孟晚舟参与了"损害美国安全的欺诈性金融计划"。时任商务部长的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表示,中国公司多年来一直在"破坏美国的制裁",并"利用美国的金融体系为非法活动提供便利"。

随后,美国卡在截止日期前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孟晚莺的要求。2019年3月1日,加拿大总检察长决定对孟晚舟案发出授权令。

2018年8月22日,美国纽约东区地方法院对华为首席财务官周晚舟发出国际逮捕令。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应美国要求"在加拿大温哥华机场过境时被加拿大政府逮捕。美国后来声称孟晚舟涉嫌"违反对伊朗的制裁禁令",并要求引渡她。

2018年12月5日,加拿大宣布逮捕孟晚舟。

2018年12月6日,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指控孟晚莺被拘留严重侵犯人权,并强烈抗议呼吁美国和加拿大政府恢复孟晚舟的个人自由。

2018年12月8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召见加拿大驻华大使麦凯伦和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就孟晚舟被拘留一事进行严正交涉,强烈抗议。

2018年12月11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加拿大法院")宣布孟晚舟已获准保释。同一天,当时的美国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宣布,如果符合国家安全利益或可能推动美中贸易协议,他愿意干预美国司法部针对孟晚舟的案件。

2019年1月26日,加拿大驻华大使迈克尔·麦考利(Michael McAuley)应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Justin Trudeau)的要求辞职。早些时候,马云曾公开表示,孟晚舟有"强有力的理由"反对引渡到美国。

2019年1月28日,美国司法部正式起诉华为和孟晚舟23项罪名。

2019年1月29日,美国司法部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孟晚舟的请求,中方敦促美方立即撤销对孟晚舟的逮捕令和正式引渡请求。

2019年3月1日,加拿大总检察长决定对孟晚舟案发出授权令。

孟晚舟脱困归国震撼世界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被加拿大边境服务局讯问的监控视频截图

面对美加勾结,孟晚舟选择通过合法武器与加拿大政府对峙。2019年3月3日,孟晚舟对加拿大政府提起诉讼,提出了多条辩护途径。

随后,漫长的听证审查程序开始了。

在此过程中,虽然加拿大法院裁定孟晚舟符合"双重犯罪"标准是可引渡的,但孟晚舟芳也努力使加拿大法院认定"逮捕孟晚舟"存在"证据漏洞",并将争议的焦点变成"程序性滥用"和"证据可裁判性",开辟了新的战线。

在此期间,孟晚舟被非法拘留了一年。中国外交部已多次表示声援,强烈敦促加方认真对待中方的严正立场和关切,采取切实措施纠正错误,早日释放孟晚舟,确保她早日安全返回祖国。

时任美国司法部长的威廉·巴里(William Barry)仍然在这个问题上"玩球",声称华为和中兴等中国公司在网络安全问题上"不值得信赖"。

2019年3月3日,孟晚舟对加拿大政府提起诉讼。法庭有三个主要的辩护方向:双重犯罪,程序滥用和证据充分性。

2019年3月6日,孟晚舟在加拿大法院出庭,引渡听证会推迟至5月8日。

2019年5月8日,加拿大一家法院重新开启了孟晚舟的引渡听证会,为下一次听证会设定了时间表。

2019年9月23日,孟晚舟引渡案将再次开庭审理,引渡案将进入实质性审理阶段,控辩双方就案件中已有的证据和关键问题进行辩论。

2019年12月11日,加拿大某法院认定,加拿大检方在处理孟晚舟被捕案时存在"证据漏洞",同意辩方关于检方"被风吹乱"的说法。

由于加拿大法院在周晚舟案中公开了关键证据,美方指责孟晚舟有偏见和误导性的关键证据被发现。中国外交部立即效仿,称这是美国滥用加美关系的严重政治事件。引渡条约,以打击中国高科技公司和华为。

在此期间,孟晚舟的律师向加拿大法院提供了从汇丰银行获得的重要证据,足以对美国要求引渡的关键证据提出质疑。然而,加拿大拒绝将证据引入此案。

然而,经过各方不懈努力,加拿大法院最终承认,美国提供的证据是"故意缺失"或"严重缺失"。

此时,孟晚舟被非法扣留已经快两年了。2019年12月1日,王成军总领事和胡启权总领事访问了孟晚舟的住所,并在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表示哀悼。

她指出,中国政府坚定地致力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并将继续为此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同时,美方试图与孟晚舟达成所谓"认罪协议",以换取回国,但立即被明确拒绝。

2020年1月20日,孟晚舟引渡案第一次开庭在加拿大法院举行,控辩双方就孟晚舟引渡案是否符合"双重犯罪"标准展开实质性法庭辩论。

2020年5月27日,加拿大一家法院裁定孟晚舟符合"双重犯罪"标准,引渡程序将继续进行。本案的重点是程序滥用和证据充分性的两个防御方向。

2021年7月9日,加拿大法院驳回了孟晚舟律师关于已引入新证据的申诉,并不同意引入从汇丰银行获得的新证据。

2020年7月23日,加拿大某法院公布了"孟晚舟案"的关键证据,美国以重大疏漏和误导为"欺诈"罪名起诉孟晚舟。同日,中国外交部表示,加拿大法院披露的证据充分表明,孟晚舟事件是美国滥用加美关系的严重政治事件。引渡条约,以打击中国高科技公司和华为。

2020年8月21日,加拿大一家法院以国家安全为由,驳回了孟晚舟要求公布更多与她被捕和审判有关的机密文件的请求。

2020年10月26日,孟晚舟的引渡案在加拿大法院继续进行,重点是"程序性虐待"。

2020年10月29日,加拿大法院副首席大法官福尔摩斯裁定,美国在孟晚舟案中提供的"案卷"中可能存在"故意遗漏证据"或"重大遗漏证据",因此可被列为申请终止引渡孟晚舟的理由之一。

2020年12月3日,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司法部目前正在与孟晚舟进行谈判,以谈判达成协议。该协议将允许她从加拿大返回中国,但前提是她承认在刑事案件中被指控的"不当行为"。对此,孟晚舟方明确拒绝了。

孟晚舟脱困归国震撼世界

周孟晚舟于2020年10月27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出庭 图片:Vision China

在法律战场的对峙下,孟晚舟引渡案中的重要证人在辩护律师的质询下承认了有利于中方的关键事实。

除了在各条战线上前进外,孟晚舟还多次面临死亡威胁。

2021年9月20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8届会议与任意拘留问题工作组举行对话,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2江婷大使表示,加拿大以无理和任意的方式将中国公民孟晚舟女士无理拘留了1000多天, 从而抑制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加拿大应立即纠正错误,解除对孟晚舟的任意拘押。

很快,中国的努力得到了回报。2021年9月24日,美国司法部与孟安迪舟达成暂缓起诉协议,通知加拿大撤回引渡请求,加拿大立即无条件释放孟晚舟。

即便如此,美国还是发现自己是一个"台阶"。司法部国家安全司代理司长马克·莱斯科(Mark Lesk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如果没有中止,"引渡程序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英国夏令时2021年9月25日22时14分,孟晚舟安全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中方以"灯塔等待,船返航"的结局挫败了美加共谋。

2020年12月7日,孟晚舟引渡案的关键证人、加拿大联邦警察中士罗斯·兰迪(Ross Landy)在孟晚舟律师的质询下承认,没收孟晚舟的手机并屏蔽手机信号是"应联邦调查局的要求",加拿大根本不会对他的手机进行任何检查。

2020年1月14日,为孟晚舟提供安全的狮门风险管理公司(Lionsgate Risk Management)在法庭上作证说,孟晚舟在温哥华的家中逗留期间收到了死亡威胁,有时还受到子弹的伤害。

2021年3月1日,孟晚舟案在加拿大法院开庭审理,控方和辩方将就"程序滥用"申诉的理由进行辩论。

2021年6月29日,孟晚舟案在加拿大法院开庭审理,本轮听证会围绕将汇丰银行的证据引入下一阶段的审判。

2021年8月10日,孟晚舟案在加拿大法院开庭审理,开庭审理同日。"

2021年8月18日,孟晚舟引渡案的听证会正式结束,加拿大检察官声称孟晚舟的辩护"事实上和法律上不成功",加拿大法官将于10月21日宣布案件的日期。

2021年9月24日,美国司法部与孟晚舟达成暂缓起诉协议,并通知加拿大撤回引渡请求。加拿大法院立即终止引渡程序,将孟晚舟从所有保释条件中移除并释放她。后来,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离开加拿大,回到祖国与家人团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