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华沙起义后,波兰义军遭德军镇压,苏军一河之隔为什么见死不救?

作者:夜读史书

自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以来,德国人在东部战场的处境已经恶化,到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已经完全落入盟军手中。德国人在苏联的猛烈反击后被完全驱逐出苏联。然后苏联继续向西推进,尽管德国人坚持抵抗,但他们无法扭转这种下降。

华沙起义后,波兰义军遭德军镇压,苏军一河之隔为什么见死不救?

1944 年 7 月下旬,苏军占领了波兰东北部的一半地区,与波兰首都华沙隔着维斯瓦河相望。看到反德形势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一直潜伏在华沙的波兰本土军队于8月1日发动华沙起义,意图驱逐德国人。

当时,波兰本土有5万军队,而驻扎在华沙的德国军队只有25000人,苏联军队近在咫尺,波兰人对起义持乐观态度。华沙起义于8月1日下午开始,到晚上,华沙的大部分地区都在波兰军队的控制之下。但是,当波兰人满怀期待地等待苏联人越过维斯瓦河支持他们的行动时,河对岸的枪声消失了。

华沙起义后,波兰义军遭德军镇压,苏军一河之隔为什么见死不救?

8月10日,德军开始全面镇压华沙的波兰军队。由于苏军过河的速度很慢,叛军不得不用头皮与德国士兵见面。在玻尔将军的领导下,叛军战斗得非常英勇,但叛军毕竟不是正规军,他们的对手在装备和战斗经验方面都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德国人。因此,尽管波兰的本土军队在数量上具有优势,但它远不如其竞争对手强大。没过多久,叛军就被孤立在三个小地区。

经过63天的抵抗,波兰本土军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终不得不向德国人投降,华沙起义以失败告终。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离华沙只有一条河的苏联人看到了死亡?主要有两个原因。

华沙起义后,波兰义军遭德军镇压,苏军一河之隔为什么见死不救?

在政治上,华沙起义是由亲西方的波兰流亡政府领导的,而苏联则希望战后的波兰由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统治,他们支持该委员会。因此,起义在某种程度上是盟军内部的游戏,波兰流亡政府试图在苏联人之前解放华沙,而苏联人显然不愿意朝这个方向前进。

值得一提的是,在飞机向华沙投下物资并降落在苏联机场后,苏联甚至拒绝从西欧起飞,因此西方盟国选择从意大利起飞,完成空投任务并返回。这不仅延长了飞行时间,而且大大增加了飞机被德国人击落的可能性。

华沙起义后,波兰义军遭德军镇压,苏军一河之隔为什么见死不救?

从军事层面看,苏军虽然发动反击后长途跋涉直接进入,胜利的节日,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前线也被拉到了后勤补给的极限。因此,在到达维斯瓦河的第一条线后,苏军迫切需要彻底的休息。事实上,苏联人在这里呆了将近六个月,然后才准备发动另一次重大攻势。因此,苏军选择看火过维斯瓦河,也有自己的实力考量。

华沙起义失败后,华沙几乎被夷为平地,所有华沙平民都被赶出城市,近9万人被送往德国从事苦役。

参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