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贵州频道原创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的问题确实关系到群众的生计和生产。今年以来,志津县深度推进"我为群众做实事"的工作,为提高农村饮用水安全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从加强建设的方面为群众的饮水安全保驾护航, 维护和监督。
加强建设坚实的基础。为切实解决贵州志津经济开发区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问题,碧云公司以党史研究教育为契机,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在志津经济开发区建设供水工程。项目总投资5.2亿元,近期(2025年)设计供水规模3万吨/日,长期设计供水规模6万吨/日(2030年)。主要建设内容为三部分:取水工程、净水厂工程和输水工程,采用浮筒式从洪家渡集中取水,并配套新化工园区、茶馆、八级池等高水池、27KM输水管网。最近的项目预计将于2022年完成并投入运营。项目启动以来,碧云公司积极拓展资金渠道,加强集资力度,千方百计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同时,秉承群众利益为基础,在项目建设中参与征地的217户农户积极引导解决当地农民工问题。截至目前,已累计向涉地农民缴纳征用拆迁费540万元,开展安全检查300余项,解决当地困难500余人,水厂单体结构和综合办公楼主体结构建设已经完成。
加强维护,促进保障。志津县板桥镇纪委书记洪伟在去龙井村视察的路上,遇到了张海龙和妻子,他们正提着水桶到井里取水。经询问得知,虽然两位老人家已经连通了水管,但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没有进水,因为孩子不在家,两位老人的腿脚不方便,没有办法检查缺水原因。得知情况后,洪伟同志赶紧联系到村里宝村干部马建康,到老人家仔细检查管道情况,跟着管道走到半坡,才发现因为水管老化,其中一根管子已经严重漏水了。洪伟同志在明确缺水原因后,第一时间通知了林业站负责人,对管道的更换作出了具体安排,以最快的速度购买了新的水管,联系检修人员在漏水的地方更换管道,解决了两位老人的吃水问题。
加强监督,推进整改。以学习教育党史为契机,牢记原著,立足群众饮水工作,积极发挥村级民生督导员的"探究"和"神经末梢"作用,发现问题,督促整改问题,扎实解决群众"急难忡、急躁"问题, 切实做好惠民生工作,扎扎实实,为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保障。民生监督员杨伟得知龙井村大研组村民刘冰的倒影后,"水突然停在家里",他立即主动把水管带过来,与群众一起更换老化的水管,恢复群众日常生活的供水。解决了群众饮水问题后,杨伟依然继续走在村级督察一线,继续担当好村建设监理服务兵,全力帮助群众解决各方面问题,努力做到"小事不离村" 大事不离村,矛盾不报",希望用自己的艰辛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据悉,2021年以来,石兴乡民生督导员开展了20余项督导,发现问题24个,当场帮助群众解决11个,督促整改整治完成13项。(张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