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星期六,理想君为大家推荐一部日剧《我是老大哥》。该剧以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为背景,讲述了高中生光桥和伊藤趁机转学,立志成为坏少年的故事。
英雄三桥的人生信条是"无论什么手段赢,只要没事",而伊藤则是"从不向坏人低头",不算实力,靠顽强的意志去赢得男人。
事实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电影《暴力之歌》也表达了"苦青春"的主题。主角刘琦是典型的铁杆:平头,一本严肃的书,无处发泄自己的,只有两件事让他着迷:一是成群结队打架,二是做一个纯洁的女朋友。
"硬派"经常反映在日本文化中,包括漫画和影视剧,并已成为理解日本文化的关键概念。在《日本王国》一书中,伊恩·布鲁玛(Ian Bruma)用了一章来详细解释这个词背后的文化含义。立即与您分享。
硬核
本文摘自理想王国翻译系列026"日本国情: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
1.
通往成年男性的道路是坎坷的。在大多数文化中,这种颠簸是由某种成人仪式呈现的,通常是测试或探索;
在日本,失去孩子的真正痛苦与世界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不同,对男性气质的考验——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圣杯的追求——是神话和戏剧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与大多数地方一样,通过考试的主要条件是盲目的毅力和压倒性的身体意志。两者在日本人眼中都非常有价值,他们热衷于将某种独特的精神气质作为日本文化遗产来推广。
在日本,最接近游侠的是游牧民族,他们走在河湖两边,用干净的杀戮磨练自己的剑和心。一位剑客最近为自己赢得了名声:他就是宫本武藏,三位艺术家,杀手和神秘主义者。武藏的非凡成就在电视、漫画和电影中都有提及,不仅如此,在美国,他已经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偶像,据说商人为了穿透深奥的东方商业道路,阅读了他的武侠专著《五轮之书》。
关于真正的武藏知之甚少,只知道他出生于1584年左右,其余的纯粹是开玩笑。关于他的生活有很多观点,有时严重矛盾,一句话,每个人对武藏的看法都不一样。这里所需要的只是描绘当代电影和漫画中出现的多面武藏,但他仍然是年轻英雄中的典范,他们在成年的道路上克服了一切困难。
像许多强悍的日本人一样,武藏在孩提时代就失去了双亲。很快,他表现出了类似于圣经的杀手禀赋:确切地说,在十三岁的时候。别看他年轻的时候,他居然用棍子杀了一个武士。1600年,当德川家康打算在丰臣秀吉之后统治世界时,关原之战爆发了。武藏通过与战败方并肩作战,进一步确立了自己作为典型日本英雄的地位。在他的余生中,他一直在四处游荡,闲置着野生鹤,经常睡在山洞或农舍里。
武藏一定是身体上没有吸引力,因为他害怕一旦剑会被杀死,所以拒绝洗澡,这与日本人很不一样。同样矛盾的是,他仍然没有结婚。事实上,他有点厌恶女性——而不是日本英雄中的其他东西——总是试图摆脱那些会破坏他非常规追求的女性的纠缠。无论他生命中的哪一件作品是关于他的,总有一幕是熟悉的,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他赤身裸体地站在冰冷的瀑布下,熄灭了自己对美人的本能欲望。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一个虚无主义者。在这方面,他与许多粗犷而阳刚的日本英雄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任何社会关系,他只为自己而活。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虚无主义者,你必须是一个厌世的成年人。武藏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像一个乞求帮助的少年,从不衰老。他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学习的故事。是的,他違反了禮儀社會的所有規則,但只為了實現他一心一意的目標:通過剑道獲得開悟。
平凡的武藏是一个内向沉思的哈姆雷特,有着武士的外表,对生活充满了苦涩。我认为,找到他精神困扰的根源也澄清了为什么他长期受欢迎。他的自私和残忍可归因于他所生活的严酷时期,当时战争在16世纪盛行。他的书因其哲学思想而销往美国,同时也赞同他们经常无端的暴力。
然而,真正的问题是武藏的困境,也可以说是他的追求之间的矛盾,这些追求在今天的日本仍然存在:如何调和自我毁灭与傲慢和自尊,以及禅宗与剑之间的矛盾。即使撇开剑和禅宗这两者在当代日本生活中都微不足道,剩下的仍然是每个日本青少年必须面对的难题:如何不辜负期望,特别是在家中的期望,同时能够保持领先地位并遵守规则?或者换句话说,在一个压制个人主张的社会中,一个人怎么能成为赢家呢?
没有手上的鲜血,就不可能战斗。如果你想成为这个世界的胜利者,你不禁沾满了鲜血,忍不住失去了你的纯真。那么人们应该如何反应呢?完全依靠本能,盲目行事,不假思索,像一只被小心驯服头部的动物?还是手里拿着一把木剑去战斗?还是干脆躲起来?日本社会的特殊性使这种矛盾更加戏剧化,但世界上每个青少年都必须面对它。哈姆雷特和武藏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
2.
让我们来看看最近出现在屏幕上的另一个茫然的少年:子三四郎,他是黑泽明的第一部电影和次年拍摄的第二部电影的主角。从很多方面来说,这部电影都是黑泽明后期作品的典范,因为《对生命的渴望》、《天与地狱》、《红胡子》等许多电影都围绕着精神转变和面临考验的主题。
这种塑造性格的方式与古老的英国传统截然不同。一个绅士应该能够承受输,并且在面对输赢时假装不在乎,毕竟这不是一场游戏吗?在武藏、齐萨波罗这样的人眼里,做一个风度翩翩的失败者,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是卑鄙的,因为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表演。
日本的理想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如果"忠诚和爱"包含对他人的同情,那么这如何与禅宗佛教直截了当、不假思索的行为相协调?答案是,也许它不包含同情,至少不包含基督教有原则的、无差别的同情。一个人有同情心,不是因为有必要出于原则表达同情心,否则这种怜悯就会显得虚伪。(我们经常觉得事实并非如此,人们给予的同情总是与可以获得的回报直接相关,就像日本和大多数国家的情况一样。)
这种思维方式最近引发激烈争议的一个例子是日本对难民的态度,特别是在东南亚。日本政府一向不愿帮助难民,这还是一个比较客气的说法。大多数日本人对这一政策的漠不关心,使上述政策得以畅通无阻地实施。只是在面临来自西方国家的巨大压力后,才有少数"船民"获准登陆日本,接待过程也相当冷淡。日本政府和媒体——通常不是亲政府的——抱怨这种令人不快的外部压力,他们可能真的不明白这么大的举动到底是什么。外国人的痛苦,以及日本以外的亚洲人的痛苦,与日本的日常现实相去甚远,无法让人发自内心地同情。
我无意指责日本人卑鄙无情。相反,当事情涉及亲戚和朋友时,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心。然而,与许多欧洲人不同,日本人并不更热衷于对陌生人表示同情。日本人称之为诚实,其他人称之为麻木。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在紫三四郎和他的同修们看来,爱和忠诚意味着对主人或领袖的爱。顺服和牺牲是爱的话语。因此,这种爱既是高度个人的,也是对自我的。禅宗提倡克制理性思维,使人们更加以自我为中心。
被武藏和紫三郎视为不纯的非理性意识,是西方人眼中对冲动情绪的压制。这种情绪是不可靠的,因此是危险的。在日本,尽管一些备受推崇的虚无主义意识形态旨在彻底消灭感情,但日本人仍然在数十万英里之外。也许,总的来说,日本人比其他国家的人更容易在情感上摇摆不定。西方人在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时,经常匆匆忙忙地问:"你不明白我在说什么吗?"换来日本人,先不情愿地把一种愤怒隐藏在彬彬有礼的外表背后,逐渐变灰,然后会反思:"你不明白我的感受吗?"
一是求助于普遍的逻辑思维,B是自己的内心感受。
3.
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经受住做人的属灵考验。事实上,大多数日本人可能是"Babaginos",他们沉迷于声音,不想被"灵性主义"所困扰。在日语中,两类人之间也有一个有趣的区别:"硬"(硬)和"软"。武藏和池三斋罗无疑是铁杆。
努力工作的典型特征是对斯托根主义的信仰,即热爱艰辛,厌恶性,忠诚,加上脾气一些火热。铁杆主角必须在战斗中一遍又一遍地证明自己的男子气概。柔和自然是这一切的对立面:它的成员缺乏勇气,仇恨战斗,好女人的肤色。与铁杆英雄不同,软学校很少得到流行文化的赞誉。理想情况下,铁杆,它被灌输了一种特殊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然而,这个铁杆少年的头脑简单,可以结出比棒球多得多的果实。让我们回到虚构的世界:铃木在1966年制作了一部名为"暴力歌曲"("歌曲")的电影。这部电影还是很受欢迎的,高中生的男主角是一所典型的硬汉学校:保持平头,体面,无处发泄。他对在动荡的1930年代长大的六个人有两件事着迷:在团体中战斗和有一个纯洁的女朋友。这两者关系密切,因为他的爱不仅仅是柏拉图式的,而是偶像崇拜。
"暴力歌曲"的海报。
偶像是如此纯洁,以至于很难用肢体语言表达她的钦佩。每当她走近时,他都很僵硬,就像一个士兵在行军中吓坏了六个不敬虔的人。"道子,啊,道子,"他在日记中写道,"不能让我和那个女孩放松,我还是要打架的。"每当他与校外的人打架时,桐木总是带头,就像一个疯狂的野蛮人从树上跳到敌人身上,用竹剑猛击后者的脑壳,或者在教室里疯狂奔跑,用他笨拙的空手道斩功夫杀死一条血腥的道路。
但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恶霸,因为他的情绪一直很简单,他的心总是引导着自己的行为。而且,作为一个地道的铁杆,他不怕痛苦。电影中有一个场景,Kiritoku在与一个粗鲁的军队教官对峙后,被命令赤脚走在一条散落着钉子的小路上。这个好人惊呆了,没有退。
影片以诙谐幽默、平淡无奇的方式,反映了刘琦勇敢而激烈的学生生涯,但最后,绘画风格却模糊不清。年轻人明白,世界上还有一场更有意义的战斗,就像武藏、知山四郎等同志所经历的那样。
他越来越觉得校园打架毫无意义,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击败对手。
有一天,他走进学校旁边的咖啡店,看到一个陌生人在角落里看报纸。他无法说出原因,但那个男人的存在就像一块磁铁,牢牢地吸引了六个人。这位绅士不是别人,而是激进的民族主义者贝伊利惠,他是1936年政变背后的理论家。几名内阁部长在政变中被暗杀。蓖伊利慧本人后来被判处死刑。
在下一帧中,英雄的偶像Doko去修道院,向他道别(他们来自日本南部,一些天主教徒仍然住在那里)。在回去的路上,她被一场暴风雪袭击了。桃子正挣扎在狭窄的道路上,一群前往中国传播日本精神的士兵粗暴地将她推下了公路,脖子上的十字架被沉重的军靴踩在了她的脚下。然后,我们突然听到当地火车站传来一个信号,说军事政变于1936年2月26日爆发。
把所有这些东西串在一起的做法是莫名其妙的,因为导演的真实意图并不明确。他是否在暗示,当一个腐败的社会(如游行士兵和政变)使用年轻人的暴力时,它就失去了纯洁性?这是可能的,但如果是这样的话,这部电影没有解释的是,对硬派的崇拜与导致1936年未遂政变的奇怪的日本军国主义有什么关系。
蓓逸慧的出现,是一个暗示,这一事件展现了年轻人的清白。虽然文章后面出现的很多日本人都认同这种观点,但铃木本人可能不同意,也许是基于他所说的:"我讨厌'站立'的主题,人们能记住的是'破碎'的场景。可以看出,这部电影确实是暴力的挽歌,哀叹年轻人直截了当的暴力。这也是对人生阶段的怀旧和怀旧,在这种阶段,你可以坚持自己而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在这个美好的时光过去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迫使人们遵守规则的大锤,并将头上的钉子敲回原位。主角仍然无知,因为他的感受是真诚的。
这种真诚的效果和效果并不像感情本身那么重要。正如这位父亲,看着他的儿子大和像个疯子一样战斗,他说:"我猜这里有一个孩子,但至少他完全投入了。回想起自己作为神风特攻队的经历,他对读者说:"是的,这个孩子的血管里有我的血。
简单的学生挥舞拳头或用竹剑复仇,之所以能唤起如此强烈的怀旧感,正是因为日本人比大多数人更清楚地认识到,进入腐朽的成年世界后,他们不能再这样了。此外,无论一个男人多么坚韧、坚忍、多孔、阳刚之气,最终总有比他强的人;在漫画书中,狂热的军人信徒举行剑道比赛,唯一打败他的人就是最善良、最软弱、最温柔的人......那是他自己的妻子,大和的母亲。
【相关书籍】
日本王国: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棍
伊恩.布鲁玛报道
点击图书封面进行购买
《日本之镜》聚焦日本流行文化,通过各种漫画、女性扮男足宝冢剧团、演艺圈偶像明星,到黑帮、色情、家庭等电影,伊恩·布鲁玛揭示了隐藏的日本传统文化、国籍、社会氛围、自我认同,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些流行文化要么是励志的,要么是怪诞荒诞的, 或者血腥和粗俗,但他们都可以在商业和文化交流中出现并取得成功。
转载、商业合作或贡献
请发送电子邮件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