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多部片源再遭泄漏,版权问题再次敲响警钟

作者 / 无意识

如果说昨天有一件事是电影界最热门的新闻,那可能是漫威《蜘蛛侠3》的新预告片。

随着《黑寡妇》票房口碑的下降,以及《静止》和《永恒家族》在大陆上映的计划不明朗,《蜘蛛侠3:英雄无归路》的年终上映无疑成为国内影迷年度最受期待的漫威电影。昨天,社交网络上的热度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乌龙湾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件。预告片原定于8月23日在CinemaCon索尼发布会上发布,但在官方宣布之前,预告片意外泄露并迅速在Twitter和管道上传播。虽然预告片没有成功,但索尼影业迅速采取行动,发布了视频并发布了版权声明,但这并没有阻止粉丝的阻碍。

多部片源再遭泄漏,版权问题再次敲响警钟

在这种情况下,索尼决定放手"真人"而不这样做。所以昨天,这部电影很热,发布了真正的预告片。果然,主线剧情与之前泄露的预告片几乎一模一样,除了特效的未完成部分。

不寻常的是,前两天在该国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

自8月9日上映以来,热播电视剧《扫黑风暴》不仅火爆,口碑也很高,但大多数观众都表示,每天更新一集的节奏太慢了。此外,还有不少观众点播形式的剧集一直备受争议。普通用户每天只能看一集,平台VIP会员可以再看四集,而且从上周末开始,还要提前一集3元的方式点播。不少观众表示,腾讯的运营"难看"。

然而,20日晚,互联网出现了"扫黑风云"的"发送评论版"的全套泄密资源,话题甚至在微博上一度热搜。虽然该官员很快发表了"反盗版"的严正声明,称警方已经向警方报案,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损害很可能是无法挽回的。

多部片源再遭泄漏,版权问题再次敲响警钟

坦白说,资源流失在影视圈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也发生过很多类似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期间泄密、预告片漏电、影片严重和全漏的程度。虽然这背后的动机也不同,引人猜测,但这次《蜘蛛侠3》和《黑色风暴》的邂逅,无疑"反盗版"的话题再次与大家相关。

多部片源再遭泄漏,版权问题再次敲响警钟

国内外资源泄漏事件频发

近年来,国内外资源泄漏事件频发。早在2009年,好莱坞就有一部大型电影泄漏事件。

《X战警》系列的前传《金刚狼》原定于5月1日在北美上映,5月3日在国内影院上映。出乎意料的是,提前一个月,4月1日,互联网上出现了该片泄露的资源。据网友介绍,资源的完整性非常高,除了最后十分钟的特效还没有完成,没有时间码和水印,可以算是纯版本。

这一事件不仅激怒了当时的制片人,20世纪的福斯,也惊动了联邦调查局。尽管之前好莱坞有过泄密事件,比如伊莱·罗斯(Eli Ross)的《旅店2》(The Inn 2)、罗伯·赞比(Rob Zambi)的《新万圣节》(New Halloween)和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的《医疗内幕》(Medical Insider),但这些电影显然不如《金刚狼》(Wolverine)等商业大片那么大,影响力也大。从某种意义上说,金刚狼可能是当时好莱坞历史上最大的资源泄漏。

近年来,好莱坞几乎没有什么消息,但在国内,仍然不时有资源泄露。其中,电视剧属于重灾区。比如《欢乐颂》、《人名》、《三生三、十里桃花》,甚至《幸福岁月》《亲爱的爱》《秘境》等系列大火,都被泄露了不一定程度。

2017年,电影《悟空传》也出现了前几天上映的资源流失情况。虽然,在过去,诸如电影盗版资源,或盗窃,盗窃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像这部电影上映前已经出现过整部电影资源,并不经常出现。

多部片源再遭泄漏,版权问题再次敲响警钟

当时,盗版资源的截图显示,该版本是后期效果版本,演员在绿屏前表演。而从图片中的水印信息可以看出,大部分后期制作环节都出现了漏洞。《悟空传》等行业标准更高、商业量大的电影的出现,对票房是致命的打击。

但从整体上看,盗版资源在电影上映前流出的案例仍然很少。在大多数情况下,盗版资源的泄漏仍然发生在电影制作完成后,以及样品送去审查或展出等环节。

例如,在去年的柏林电影节之后,蔡的新书《日子》很快就出现了资源泄露。据了解,蔡的制作很可能是媒体的一部分和电影制作人的要求,在传输过程中电影的来源被泄露,来源更难找到。当时,蔡英文开始在豆瓣上发了几篇长文,谴责盗版资源的传播。此事一度成为粉丝圈讨论的话题。

多部片源再遭泄漏,版权问题再次敲响警钟

蔡明导演关于豆瓣的日记

去年以来,由于网络电影节的热播,许多国际电影节上放映的知名电影的命运都逃脱不了"录制"的命运,这开始成为当前传播盗版的资源之一。

其中,讨论最广泛的,无非是香港电影《聪明的牙齿》。3月,《聪明的牙齿》首次登陆柏林国际电影节,当时上映的一些媒体口碑相当高。然后,在七月初,这部电影在意大利的远东电影节上再次放映,但它被录制了下来。很快,这部电影的视频版本开始在网上疯传。考慮到影片的規模,估計通過刪除進入國內醫院線體很難,但重要的是,電影尚未在香港本地上映。而这种资源流失,基本上意味着香港的本地发行计划更加困难,这无疑是对电影的巨大影响。

多部片源再遭泄漏,版权问题再次敲响警钟

远东电影节智齿展页

不仅如此,像今年著名的柏林这样的几部电影,包括《机会与想象》(Chance and Imagination)、《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Mr. Bachmann and His Students),在柏林结束后不久就获得了视频版本。而这两部电影其实都是国内电影人购买版权的,准备在国内电影节上放映,资源的流失无疑也给国内电影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虽然《日子》、《意外与想象》和《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等电影已经引起了少数电影观众的兴趣,但很难真正为大众商业市场获得多少票房。但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电影有时比商业大片造成的伤害更大。

至少,专注于感知和视听体验的商业大片可以吸引广大观众到影院"看热闹",但这些应该是小众圈子的作品,如果连自己的粉丝群都不能通过正版渠道得到支持,普通观众的兴趣就会降低。从长远来看,未来国内艺术电影市场很可能收紧。

多部片源再遭泄漏,版权问题再次敲响警钟

谁应对泄露盗版资源负责?

盗版资源的泄漏可能发生在电影制作发行和发行线的各个环节,这与我们市场行业水平的成熟度和我们从业者的道德和法律意识密切相关。

由于国内版权保护意识太弱,很难完全治愈这一现象。从理论上讲,一部电影一旦进入互联网等公共空间,电影就很难用"死羊化妆"来弥补。打击网络链接只能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之一。

虽然考虑到了版权保护,但制片人在每一步都与合作伙伴签订保密协议,以确定责任人。这似乎是一个安全的措施,但仍然有很多机会。

比如,当《悟空传》的事件发生时,矛盾都指向了当时的后期特效制作公司。虽然样品留下了相关公司和人员的信息,但实际上在样品的过程中也可能通过多手,传递给不同的人手。毕竟后期制作是一个巨大的项目,调色、音效、字幕等每个环节都需要不同人的参与,这也是极有可能出现好坏参半的情况。

除了后期阶段可能发生的资源流失外,其他环节也可能出现同样的情况,如电影制作完成后对报告的批准以及电影节的注册参展。例如,在FIRST青年电影展上,"中间邪恶"和"大象坐着又坐着"等电影中出现了电影资源泄露的情况。

多部片源再遭泄漏,版权问题再次敲响警钟

电影《中恶》泄露版截图(来自网络)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大家都知道,但很少到桌上说对等恶性竞争的情况,这种现象在系列中可能更为明显。

毕竟因为集数的差异,追赶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一个热门剧集往往在不同的平台上播放。现在,在以营利为资本的时代,互联网平台的话语权很高,如果一个系列太火,平台往往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刺激会员拉新或流失,比如降低更新速度,或者提前点播。但这往往会引起用户的不满,以及家里红黑的眼睛。

即使一部电影成功登陆大银幕,也会有一些法律意识薄弱的人,在电影院里为电影公开录制、盗窃等现象。

前几年,"枪版"资源对影院盗窃并不少见,近年来,随着影院反盗版机制的加强、演播室视频监控、源文件传输过程的保护,以及观众习惯的日益增多,盗窃现象有了一定的改善。不过,现在盗版泄露资源,可以说是越来越清楚了,比如2019年春节上映的各种大片,甚至就在上映后的第二天,互联网上有高清资源,不知道是影院方泄露了,还是谁破解了万能钥匙。

多部片源再遭泄漏,版权问题再次敲响警钟

总之,遗憾的是,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标准和思想似乎没有一起提高,总会有新的破解手段,是不可战胜的。

多部片源再遭泄漏,版权问题再次敲响警钟

打击资源泄漏是一场"持久的战斗"

考虑到电影和电视剧不同的盈利模式,盗版泄密资源的传播对它们有不同的影响。

在电影界,大多数电影仍能基本完成其正常发行寿命,直到影院和网络发行完成,才会有盗版资源在互联网上流传。但和《The GoO》一样,上映前也出现了泄密事件,对电影的票房产生了相当糟糕的影响。

而像《智能牙齿》,更何况中国大陆和国外,连香港的分销流程都没有完成。也就是说,该片目前尚未在任何国家或地区线下发行,通过恶意传播网络资源。这不仅是一次"破人富之路",甚至可以形容为"没办法活下去",实在是令人气愤。

至于戏剧区域,最紧密的联系是会员费和点播成本受到影响。毕竟目前平台开发的这种直播模式,也是超级会员和超前的点播模式,对于用户自己来说已经"贵重"了。平心而论,如果能免费看盗版剧集,一定还是有很多观众愿意做"拉手派对"。

多部片源再遭泄漏,版权问题再次敲响警钟

关于"黑色风暴"事件的争议并不少之又少

在国内,之所以如此难以打击盗版资源,除了技术条件需要提高外,公众对版权的意识需要加强,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非法成本太低"。

更不用说在资源传播的过程中,很难证明,而且有更大的灵活空间;中国直到2014年才看到其首个盗版视频网站刑事定罪,国家版权局直到2019年初才发表声明,称严重侵权和盗版应包括在电影行业的刑事打击中。

因此,要回到源头上打击盗版和资源流失,其实我们所有的从业者,都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和道德标准。

只有在电影领域,首先,在电影的前期制作和后期制作阶段,除了严格做好保密工作外,后期还与工作人员签订了相应的保密协议,对个人负责,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著作权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要让大家明白,这部作品凝聚了大家的努力,影片不是一场一人打仗,需要上百人或更多的人合作,不允许任何环节瘫痪的草率行为,其后果将是致命的。

其次,在源头的传播过程中,比如电影节的舞台,如果条件允许,"人肉复制"自然是一种相对有保障的措施。此外,加密链接的选择,以及相对安全的防记录视频平台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果一定要用网盘这种传播方式,重要的是要确保样本上加满审稿人的姓名等信息水印,这样即使有泄漏源头,至少可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当然,电影人自己也应该提高责任感,电影节放映商应该承担其中的重要监管工作,确保各方面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仍然有必要将其实施到每个人以及整个环境中。当然,考虑到国内特殊的国情制度,很多人会把"国内不能通过真品渠道看"作为解释的理由,即使有真品渠道,也大多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删除。因此,在中国谈论版权时,似乎总存在一些与生俱来的灰色地带,很难实现一刀切的根除。

对此,情报官员认为,尽管存在这一现实,但要树立良好的版权意识,这仍然是必要和重要的。版权意识的前提是要有最基本的法律意识,尊重影视剧的版权,不仅要尊重影视作为文化商品和正常生活的流通,还要尊重影视作为符合基本审美价值和精神利益的艺术形式。它写给创作者和投资者以赚取利润,从而促进行业的良性循环。

多部片源再遭泄漏,版权问题再次敲响警钟

一部影视作品的诞生,凝聚了无数人辛勤的汗水,理应得到正当的回报和反馈;其中,有多少是无意的,又有多少是发自内心的?恐怕只有肇事者自己最清楚。

总之,盗版是陈词滥调,不仅在中国,不仅在影视行业,在世界范围内也很常见。可以说,打击资源流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版权所有者与资源泄露者之间的这场战争很可能会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