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栅栏的西入口向东,几步之遥,到宏伟的观景楼电影院。它被称为中国电影的发源地。
"我可以参观吗?"问了一个路过的游客。
"不,我们把电影放在这里,你可以买票进去看电影。工作人员回答。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发生。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建筑虽然是大栅栏上的地标,但其主要功能是放映电影。
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市仍然开着的几家老电影院,每家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许多人认为我们是一个博物馆
位于大栅栏的核心,从吸引客流的角度来看,宏伟的观景楼的位置无疑是极好的。每天,来自天南海北部的游客从这里来来往往。不时有人会被楼门到门风格的宏伟景色所吸引。
近一瞥,大观大厦前有一尊青铜半身像,是中国电影《任青台》之父。一旦进入门厅,您可以看到全景和高悬的大型观景室的介绍。从介绍中可以了解到,1902年,任庆泰收购了马思源茶馆,将其更名为大观大厦。1905年,任庆泰在他的丰台摄影画廊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丁君山》,并在大观大厦放映。2005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认证并确认,大观塔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它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连续放映电影100年,地点相同。
对于游客来说,这是一座博物馆般的建筑。但工作人员对参观者说的第一件事是,"我们要在这里放一部电影。"游客们突然意识到:"不能参观啊?"
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无法接待游客,想看电影就可以在现场买票。从售票的大银幕来看,在这个平日的下午,剩下的门票已经足够了。在大多数游客被告知他们不能参观之后,他们站在门口拍了两张照片然后离开了。
员工介绍,影院的主要功能还是看电影。但与商界的大片厂相比,票房差距非常大。据易恩数据,2021年5月,大制片厂的总票房将仅为3.448亿,在北京所有影院中排名第195位,平均上座人数仅为13人。
"没办法,我们这里的很多东西都是不可移动的。设施、设备、人力实在跟不上。该工作人员说,来这里看电影的人大多是附近胡同的居民,还有一些来北京住附近的游客。
距离大观大厦约4公里,在西单君悦城10楼,还有一个老电影院 - 首都电影院。首都电影院成立于1937年,在2008年搬到西单君悦酒店后,已成为一家大型电影院。如今,首都影城西单店已经是全国第一大影院,2020年票房排名不仅是北京第一,也是全国第一。2021年5月也是全国第一。
地质礼堂现在可以观看电影和戏剧。
最受欢迎的表演变成了一场戏剧
西边单北是西四座,上个世纪,西四座电影院周围曾经"三条腿站立"——居民口的"红楼""胜利"和"地质",三家电影院之间只有10分钟的步行距离。但现在,只剩下一个"地质学"了。
"地质"是指地质礼堂,其前身是1959年建成的地质部"李思光车间",至今仍隶属于国土资源部。从西四地铁站的D入口,可以看到国土资源部和地质博物馆。走在羊肉巷内,您很快就会看到一个铁拱门,上面写着用红色大字写的"地质礼堂",还有"珠宝街"和更大的"快乐大麻剧院"。
这就是地质礼堂的全部意义 - 大厅仍然充满了标志性的玻璃吊灯和旋转楼梯。电影仍然是主营业务,同时也在经营珠宝销售,但最受欢迎的表演已经是快乐的大麻剧。
在礼堂外,业务部门有一个办公室。部门里有两个人,经理张伟,北京姑娘;一年后退休的销售员王健加入了恰好是地质礼堂的工作,开始向公众放映电影。张说:"电影,找王老聊天是对的,他是老电影的活生生的历史。"
小时候住在东四的王健喜欢看电影。"没有那么多的娱乐,每个人都喜欢看电影。东四长虹,明星,东单大华,他经常去。有时,也坐公交车到西四到地质大厅看电影。后来,王健去成都军区当兵,主要工作是看电影。"这是一部露天电影,一支部队,一个放置它的空间。20世纪80年代,王健复员到北京,将工作分配到地质礼堂,在那里他不想看电影。这已经是四十年了。
说起电影,总有无尽的回忆。炭棒投影仪、钨灯投影仪、自行车膜,这些都是尘土飞扬的过去,王健回忆道,日历在眼前。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老电影院达到顶峰时,地质礼堂能够与首都电影厅竞争,因为它有1000个座位的大剧院。"刘德华、巩俐这些大明星主演的电影,首映、见面会,经常摆在我们这里。王健说,好电影往往很难找到,排队买票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甚至礼堂门口也出现了拥挤的情况。
进入新世纪后,面对大工作室的压力,地质礼堂不断尝试转型。新增豪华小厅,看电影送咖啡,加卡拉OK厅,开视频厅,设备更新不停。但由于礼堂数量少、停车位不足、远离商界等因素,地质礼堂的荣耀已不复存在。胶片早已转换为数字硬盘,王健也学会了在电脑上播放电影。但来到地质礼堂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直到快乐的大麻花出现。王健说:"现在电影还是主营业务,不能不放,但剧情座位比电影好。他开玩笑说,地质礼堂能活到今天,带着"用一双眼睛看、放"的精神。
聊天时,王健和张伟正在讨论电影的时间表。地质礼堂不对公共停车场开放,看电影观众大多是步行,乘坐公共汽车或地铁,主要是老年人和家庭。所以当他们排成一排时,他们会注意家庭式电影的排行。"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80岁以后,小时候来这里看电影,现在和孩子一起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有感情在里面。"
硬件没有优势功能找路
建于1955年的广安门电影院在外观上仍然是老式的。经过2012年的内部大修,现在有七个大厅,超过1,000个座位。
在2021年5月的票房排名中,规模不大的广安门电影院在北京237家影院中排名第35位。此外,每月出勤率高于北京的平均月出勤率。
"我们主要在该地区,我们将走出去推销自己。周边单位、机构、社区、团体、组织观影活动,包很多。营销主管潘伟表示,在北京老电影院,广安门影院是早期利用新媒体等宣传手段,现已进驻微博、微信、摇声等平台。
她拿出两张传单。一个是多年前制作的2021年电影预览,另一个是上个月制作的夏季电影预览。营销部门的同事会主动销售这些传单。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片更加激烈。"正是许多单位也需要一个党的建设活动的平台。我们准备了各种资料,免费提供给电影观众团。经过新媒体的宣传,效果非常好。"
团体观众的稳步增长,影院对零售客户的优惠措施,也一直得到坚持。"我们的市场价格相对较低,会员价格几乎附加到最低价格。和最近上《打败兔子2》一样,我们这边的会员价只有20到25元一张票。像《复仇者联盟4》这样三小时的大片是25美元的全市门票会员资格。"
周边五公里范围内,有多家大型影城,他们进行观影活动,通常有红毯、明星、媒体集聚。广安门电影院有其自身的特色。他们有意识地组织小团体观影沙龙等活动,然后通过互联网发布活动视频。
"赢得更多,组织活动,宣传电影,让粉丝有机会看到和交流。电影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张伟表示,《波斯级》、《普罗米亚》等"小电影"深受影迷欢迎,讨论质量高,"有时候沙龙时间不够"。"
"我们不愿意落后,因为我们是老电影院,"潘说。硬件没有优势,在特性上的方式。"
资料来源:Brigh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