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密集布局多起投资,字节跳动也来掘金互联网医疗了 | 潜在风向标

密集布局多起投资,字节跳动也来掘金互联网医疗了 | 潜在风向标

图片来源:Vision China

"撤退"的字节从教育轨道反弹,而另一侧则处于医疗轨道的稳定布局中。

今年9月9日的一天,字节跳动宣布了两项相关融资,投资了两家医疗公司,美中颐和和HTC Aerie。

美众益和,即北京美众一医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高端客户的专业妇幼医院,提供妇产科、儿科、辅助生殖、产后康复、产后休息疗养、医疗美容一条龙服务。迄今为止,有7家妇幼医院,2家综合门诊中心和5个月亮中心。

这家私人诊所的资本化始于2011年,目前已经完成了八轮融资。管理名单上不乏高玄资本、君联资本、华兴资本、医药明康德等知名机构和产业资本。经过顺位的战略投资,新股东小和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一次性启动了美中一儌和17.58%的股份,两位老股东(均为清华大学启蒙系的一部分)的收益转移。

HTC Isaie成立于2018年,是一个针对癌症的多学科咨询平台,为用户提供患者交流、肿瘤学、专家微班等服务。自三年前成立以来,经过五轮融资,投资者包括中远资本、大发资本、启蒙中远集团等机构,小和健康此次收购HTC Aerie的股份10.71%,也是启迪老股东的转让收入。根据Sky Eye App的数据,HTC Aerie拥有两个品牌,北京中国Aerie癌症医院和成都宜昌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美中易并间接持有HTC Aerie 8.8%的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和中国一和、HTC Aerie实际控制的同一个人:胡澜,胡兰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原北京医科大学),并继续在俄亥俄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并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从2002年到2005年,他在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摩根大通工作。

密集布局多起投资,字节跳动也来掘金互联网医疗了 | 潜在风向标

美中利息和融资流程

成立于2006年,以产科、美中颐和为核心,以产科为核心,通过整合收购上下游拓展业务,包括从孕期到产科、产后科、儿科、妇科和医疗服务的产业链布局。胡澜在接受卫生界采访时表示,"目前,美国和中国在建设整个产业链的每一个节点上,未来希望美国和中国以及为妇女、儿童和其他家庭成员创造从产前到生殖服务的全生命保健服务, 直到老化关闭。"

密集布局多起投资,字节跳动也来掘金互联网医疗了 | 潜在风向标

美中一和业务布局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最新数据,私营医疗机构逐年增加。截至2020年5月底,新增医院35,000家,其中公立医院12,000家,私立医院23,000家,较2019年5月底有所下降,当时公立医院减少,私立医院增加1,291家。然而,2020年上半年,与医院数量的增加相反,民营医疗机构的总就诊次数下降了21%。

疫情的影响,资金降温,加上房租和人员成本等费用压力,民营医院不太可能发展出与公立医院竞争的全方位学科,但可以集中一个部门达到顶级状态。

美中一和也专注于一项新业务。公开信息显示,产科在美中义和业务中的份额正在从80%下降到40%,开始向辅助生殖倾斜。2018年,包括IUI和细胞内血浆注射在内的辅助生殖技术在监管接受后正式上线,同年,生殖健康部成立,标志着美中两国生殖部门全面发展战略布局的开始。2020年,美中颐和迅速完成了对宝岛国际医院的收购,宝岛国际医院是北京仅有的三家私营辅助生殖许可机构之一;

这一步代表了对尖端医疗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高度关注。

除了上述两家医疗机构外,字节跳动在医疗领域的诸多投资已经曝光,医疗版图也浮出水面。

<h2>字节节拍医疗地图正在出现</h2>

<h2>

密集布局多起投资,字节跳动也来掘金互联网医疗了 | 潜在风向标

</h2>

字节节拍医疗布局(基于钛媒体TMTBase数据库)

2020年5月,以5亿元收购百科医学,标志着字节跳正式进入医疗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百科成立于2010年5月,一直专注于权威医学内容的制作和传播,拥有自己的医学内容平台百科医疗网,专注于制作高质量的PGC医学内容。关于此次投资,字节节拍曾公开表示,"我们期待百科全书为今天的头条新闻、摇音、西瓜视频等产品,融入更丰富、更好的医学科学内容,更好地满足用户获取实用医疗健康知识的需求。"

在产品融合中,"百科医生"后来成为字节节拍线医疗信息检索、科普流量入口,后来更名为"小莲花医疗代码"。

在医学信息化轨道上,巨头们有长远布局:2018年5月,阿里健康推出"医疗鹿";

同年12月,字节跳动再次售罄,收购了由前百度副总裁吴海峰和海南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于2019年创立的公司。公司事实上运营着一家经国家卫健委认证的综合性互联网医院,拥有七大一级学科和一个远程治疗中心,基于互联网便捷高效的特点,形成了完善的医疗服务模式。

在被字节收购后,医院更名为海南小和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据钛传媒APP了解,小阚App提供的咨询服务是基于海南0-4互联网医院。

一个月后,字节的资本再次上市,收购了Pineapple Healthcare。后者以"大专小综合"为特色,集医疗、预防、健康管理等在线服务于一体的高端现代化综合医疗机构,主要围绕内科、外科、妇科、全科、口腔医学、皮肤科、中医、健康管理等方面服务。

松果医疗后来更命名为"小莲花诊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e世界财富中心一楼。据钛传媒APP了解,小阚诊所目前正处于试运行阶段,但也收到了海淀区疾控中心指定的"任务"——小阚诊所暂时定为海淀"三发"重组蛋白疫苗接种点,居民可以预约小阛App上接种疫苗。

字节跳动依托以上三项投资,抛出"医学科技互联网医疗+线下医院"医疗布局雏形。

2021年,心理健康领域单一最高融资也诞生了,字节跳投投了专注于心理科学的专业服务平台"好心情"。值得注意的是,好心情此前已经完成了三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1.25亿元。本轮还荣获字节击败战略投资部、复星健康、恩华医药、兴复资本、德成资本等2亿元C轮投资。

密集布局多起投资,字节跳动也来掘金互联网医疗了 | 潜在风向标

好心情融资流程

在过去两年中,心理健康服务吸引了大量资本的关注。上述投资企业心情都很好,相比之前"心理咨询需求用户在线选择医生"的咨询模式一直创新,平台采用数据算法对患者和医生进行精准匹配,建立了一对一的联系模式。

据Titanium Media App报道,自2015年成立以来,"好心情"开始布局大数据在互联网诊断中的应用,而好心情则通过国内外100多家中枢神经系统行业领先的医药企业,如凌北、杨森、辉瑞、礼来、恩华药业、豪森药业等形成深度合作,完成线上服务——线下诊所——药品管理行业的闭关。换句话说,患者可以在从咨询到药物治疗的良好心情下做到这一点。

好心情也有一家诊所,2020年,它的第一家心理咨询诊所将在北京。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好心情平台上有超过5万名注册精神科医生和神经科医生,这是该领域最大的医生群体,2021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的指示为精神卫生产业提供了政策效益。"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将提高到20%和30%,"大纲指出。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总体发病率为17.5%,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和医疗服务需求达到2.5亿人,而临床精神病学执业医师人数仅为4.5万人左右。

精神病学从业者的差距和数亿人不断增长的需求,为心理社会回路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未来,字节是否会依靠自己庞大的流量池,为其投资平台进行赋能和分流,值得业界关注。

密集布局多起投资,字节跳动也来掘金互联网医疗了 | 潜在风向标

Byte Beat Health Map(基于钛媒体TMTBase数据库)

钛传媒App了解到,Byte Beats已经成立了一个专注于大型健康业务的"极光部门"。该业务部门由小和健康创始人吴海峰(原燕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领导,向字节王全球首席执行官张一鸣汇报。该部门的业务,外部统一品牌为"小莲花医疗",围绕小和医疗品牌,现已形成"医学与互联网医疗+线下医院"医疗布局原型。

<h2>字节大健康企业,"小莲花"已经暴露出尖角</h2>

自推出以来,小和医疗已经拥有三大产品,即面向用户的小荷兰APP,面向医生的小浩和面向医院的小浩(医院版)。

密集布局多起投资,字节跳动也来掘金互联网医疗了 | 潜在风向标

"小莲花"系列产品

小阚APP属于典型的互联网医疗产品综合品类,定位为"真实医疗体验分享平台"。目前的业务涵盖"网上购药"、"疫苗预约"、"福利社会"、"医疗美容"、"疾病自检"、"核酸检测"、"肠癌筛查"、"速诊"、"小莲花药"、"患者病例"等模块。

密集布局多起投资,字节跳动也来掘金互联网医疗了 | 潜在风向标

此外,小浩APP还提供"在线药品采购",为康爱都药房(字节跳战略投资公司北京量子飞跃科技有限公司间接拥有公司股权)提供药品支持服务。Titanium Media App发现,该平台最近推出了Medical Beauty Plate。

《小莲花》已经指出,根据监测七小麦数据,"小莲花"app今年2月和8月在iPhone平台上的下载量都处于高位。Dr. Xiaoho(医院版)是专为医生设计的移动工作工具,允许他们利用零碎的时间随时随地为患者提供专业服务。

Titanium Media App还指出,在2021年近半年的时间里,字节节拍在"小莲花"商标行动频频,已申请注册"小荷兰药"、"小荷兰医生"、"小荷兰医"、"你好儿科医生"等商标。同时,钛传媒APP在字节节拍官看到小莲花医疗广泛招聘人才,小莲花相关业务稳步推进。

<h2>平台赛,巨鹿</h2>

中国的互联网医疗行业,除了阿里巴巴、百度、JD.co、腾讯之外,还增加了巨头,因为字节移动是为了推动其医疗保健业务。

阿里率先布局互联网医疗,早在2014年就组建了"阿里健康"的前身,后来又创建了"互联网与医疗第一单位"。根据最新财务业绩,截至2021年3月31日,阿里健康实现营业收入155.19亿元,同比增长61.7%。营收主要来自医药专有、医药电商平台(天猫医药平台)、医疗健康服务及数码基础设施业务四大业务。此外,Ali Health继续运营其慢性病福利计划。

同年也开始运营的 JD.co.开始了其医疗保健业务。六年后,2020年12月,它正式登陆香港证券交易所。2021年上半年,京东医疗卫生总收入为人民币136.4亿元,同比增长55.4%。目前,京东医疗的业务主要涉及零售药店和线上医疗服务两大板块。截至目前,京东健康主要围绕"药"努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体系——

慢性病管理层面,与全球领先药企合作,正式推出阿斯利康、赛诺菲等品牌自己的旗舰店;

腾讯在医疗行业的布局,早期注重投资布局,已经投资了不少于26家医疗企业,投资额已达到100亿规模(见钛传媒报道《解读腾讯医疗困境与突破》)。百度在垂直医疗领域的布局最早,但其正式成立的医疗事业部是在2015年初(该司于2017年2月被撤销),直到2018年4月,百度成立了AI创新事业部(百度灵医),力于医疗AI。AI有两个常规功能,一个是提高效率,如眼图AI分析系统、智能医院系统建设,另一个是提高重复操作的准确性,如行业和用户提供智能外部呼叫、防疫机器人、大数据迁移、AI口罩检测、AI快速测温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去年3月,百度正式推出全新子品牌百度健康,形成以百度健康医药代码为核心内容生态,旗下服务涵盖在线咨询、预约送达、预约登记、心理咨询、保险等。

而专注于本地生活服务的集团也在努力从医疗保健市场分一杯羹。"卖药"的步伐始于2017年。2017年10月,美集团同时完成40亿元融资,进军医疗美容行业,通过庞大的流量,涵盖皮肤管理、抗衰老、尿酸、体检、口腔等390多个子服务;

正如几年前,巨头们以"互联网+产业"的逻辑彻底改变了服务业、零售业或物流业一样,平台经济的洪流现在正在向门槛较高的医疗保健行业下沉。(本文首次亮相Titanium Media APP,由|郭红轩,编辑|洋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