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梅兰芳与电影

作者:张君刚文集

梅兰芳与电影

梅兰芳是中国最杰出的京剧艺术收藏家,在"四大丹麦人"中名列第一。制作一部他代表表演艺术作品的电影是有道理的。因为一个戏剧艺术家即使不间断表演的生命有限,也能看到观众的表演,而电影能让观众享受他的技巧。其次,名牌艺术家的表演精髓和独特的生活记录可以传承到胶片上,让后代也能欣赏到中国色彩的历代艺术家,并可供后代学习。第三,这对艺术家本身也有好处,正如梅兰芳所说:"可惜歌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却从来不看自己的戏。只有从屏幕上才能看到自己的表现,才能看到自己在自我批评和艺术上自我欣赏的利弊。这部电影就像一面特殊的镜子,能够看到他们活动的面孔。"

(小说卡在这里添加,请查看今天的标题客户端)

梅兰芳非常重视制作电影,从20世纪20年代的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彩色电影,他都拍过电影。1920年,梅兰芳在吐海商业新闻活动电影部拍摄了《春翔学校》中的《小马亭》,梅兰芳饰演女郎春翔,姚玉福饰演杜丽小姐,李守山饰演陈老师最出色。同时还拍摄了《田女松花》,梅兰芳饰演天女少女,姚玉夫饰演花奴,李守山饰演卫墨。1924年,上海闽鑫公司赴北京请梅兰芳拍摄《西施》中的《羽毛舞》、《贝吉》中的《剑舞》、《尚元夫人》中的《尘埃之舞》、《花木兰军》中的《路》、《戴玉葬花》等五部曲。同年冬天,梅剧团前往日本东京,梅接受了一家日本电影公司的邀请,拍摄了《虹冠》中的《枪》和《连金凤》中的《刺猬》。以上都是无声电影,多以舞蹈动作为主,如果有歌唱词的字幕形式。

梅兰芳与电影

1930年,他开始拍摄有声电影。那一年他去美国演出,在纽约派拉蒙影业的邀请下,他拍摄了一段《费迪南德的刺猬》片段,并同时录制了一张。它是以音频舞台纪录片的形式拍摄的。1935年3月,当五月剧团受邀在苏联演出时,爱森斯坦邀请梅兰芳在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虹宫》中持枪的场景。1947年,闫鹤鸣在上海进行了一项冲洗彩色电影的实验,由吴性资助,由飞牧执导,黄绍芬执导,梅兰芳主演,并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歌剧故事片《生与死恨》。梅兰芳饰演的韩玉妈,她美丽的身材,圆润的歌声和丰富的内心感受的眼睛,面部表情都很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影》拍摄了梅兰芳的《洛神》剧情片,还拍摄了最后两集的大型剧《梅兰芳的舞台艺术》,影片记录了梅兰芳的生平,拍摄了他的代表作《宇宙前线》、《断桥》、《贝吉》、《醉汉》等优秀剧集。1961年8月8日,汉语大师梅兰芳去世。这部电影永远保留了他的艺术精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