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长治的太行山。
中国影像
1997年夏天,我去拜访了老诗人翟章颖的家。老人身穿一件白色的大背心,握着手中的大扇子,喝着茶,听着音乐,很自在。看到我来,笑着说,如果这个季节是在太行山,一定是凉杆啊。
我知道老老是八路军太行山剧连的团长。抗日战争一爆发,他就从灵川县上太行山,开始了他的革命基地文艺生涯,创作了《赤野河》、《禹河》等著名作品。这次我来到这里,一个想听听太行山的革命故事,另一个想为我们写一篇文章。
老人笑着说,虽然我离开太行山几十年了,但我经常想起那段难忘的时光。1938年,年仅24岁的我,在8路军金余边区太行山剧团担任艺术总监,当时真的像春春春一样创意啊......
我静静地听着老人说"我们的太行山",讲着"抗日战争的艰辛和艰难困苦",对眼前的老诗人也更加崇敬。他虽然是广东的中山人,但他对太行山的千沟、火与烟有着浓厚的激情。他不仅教山西方言,还教给当地村民,他的许多作品都是用当地方言写的。在太行山的12年是他一生中最富有成效的时期。
"你应该找个机会去太行山散步,体验那里的生活,看到那里的人,看到那里的山水,太行山有坚强的精神,不见遗憾,看就会着迷。我曾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创作了很多甚至连我自己都惊喜的作品,是太行山不屈不挠的性格,是太行人像父母一样的仁慈,是八路军部队对国的热爱,是日本魔鬼的野蛮侵略,让我们用笔当枪,唱出我们心中深深的爱恨。"
老人的眼睛里充满了兴奋,他似乎又回到了那个血浸透的时代。
龚同志,我快90岁了,不能再去太行山了。如果有机会的话,去山西的时候,一定要去长治看看,去8路军司令部的旧址看看,走太行山,尝尝水,吃一碗香米,记得跟那里的乡亲们打个招呼......"
5年、10年、20年过去了,我曾多次到山西,但从未长期统治过。直到2021年5月,我才突然收到去山西昌吉的邀请。这时,我的心跳突然加速了,我想,这美好的一天,终于来了!
从窗户俯瞰太行,山脉是鲁莽和无尽的,确实是雄伟的天气。下飞机后,我们去了长治博物馆,第一站了解长治的历史。方志长治徘徊在1200多件珍贵文物之中,以"古文化古建筑博物馆"之名,拥有2300多年的城市历史。
解说员介绍,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总司令部、第129师司令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领导机关驻扎在长治武乡县王家轩村,朱德、彭德怀、刘伯成、邓小平、左权都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
那些日子的天气,虽然没有下雨,但一直有雷声隆隆作响,似乎是为了让我们感受到华北抗日战争的力量。115师首战等级通行证,120师设傅伟民关,129师齐攻打阳明城,发挥八路军的威严。1938年,神头岭伏击了1500名敌军。1939年,黄土岭战役杀死了日军的"名之花"安倍晋三。1940年,"100团战争",1943年,哈尼略村伏击战歼灭了日本"野战探视团"少将120多名军官......八路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队和平民的抵抗。
在接受长治采访时,一位老人对我说:"长治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地方,可以加入八路军,每个家庭都有年轻人参军。他说这话的时候,老人的脸上充满了骄傲。是的,我知道老人说了什么,当长治武乡县有13.5万人时,有9万人参加抗日活动。许多家庭将所有的孩子都送去参军。长治,确实是英雄的故乡,昌吉人的骨头像铁一样坚硬,昌吉人的心比火更热。
这次到长治,我也仰望了八路军黄崖洞厂遗址。这个武器工厂隐藏在山中,被旗峰悬崖包围,雄伟壮观。虽然当年军械库只有200多人,主要生产步枪、手榴弹、马尾炮、50支枪等,但却是当时八路军的主要军事基地。1941年11月11日至19日,5000多名日军进入黄崖洞,企图摧毁武器工厂。八路军总部特勤总队900多名士兵奉命保卫兵工厂,凭借危险和敌人的血战八天八夜,一千多名敌人。
在昌吉,也有傻瓜移山的故事。长治市湖关县人,在干石山造林,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辛苦的就是把干石山变成生态绿洲,被誉为新"太行奇迹"。锅人不仅能吃苦,还能有智慧,他们用"升石墙"的技术,甚至用石头筑起了壮观的森林防火墙。
如今,长治已被选为全国首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矗立在山顶上,俯瞰长治市,到处都是新的高楼大厦,整洁宽阔的道路,青翠的绿树和鲜花盛开的社区。镇镇东南的晋乡,新农村遍布太行山...
从八路军血淋淋的抗日之战,到新时代人民为建设美好长治而奋斗,太行已经深深融入了长治人民的血液中。记得老人曾经说过:"你应该找个机会去太行山散步......看到那里的人,看看那里的山水,太行山有强烈的精神,不见遗憾,看就会着迷。"诚实的话!"(赵伟)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