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的新特点给世界各国的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事建设带来了许多启示。萨达姆曾经在战争前夕充满信心。萨达姆的自信当然有个人原因,但并不完全是自尊,事实上伊拉克当时相当强大。

当时,伊拉克拥有约100万正规军和约48万预备役军人、近6000辆坦克、3 700门火炮、7 500辆装甲车、700多架战斗机和飞毛腿导弹。此外,伊拉克拥有中东最完整的现代综合防空系统,"KARI"防空系统包括四个区域防空行动中心、16个拦截制导中心和70多个防空指挥和报告中心。伊拉克战斗机、地对空导弹和火炮形成了一个覆盖几乎所有领空的三维火力网络。
如此庞大的家族使伊拉克声称自己是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第三军事强国"的称号或许带有自吹自擂的成分,但伊拉克军队的规模和武器装备确实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经过八年的两伊战争,伊拉克军队在战斗中也相当有经验。萨达姆认为美国确实是世界头号强国,但毕竟它在中东的军事力量有限,他本可以凭借本土战争的地理优势来压制它。
所谓强龙不压头蛇——之前美国、苏联超级大国已经越南,阿富汗等小国利用本土作战的地理优势被击败。美国超级大国的军事力量分布在世界各地,而伊拉克,特别是在中东,凭借其本土行动获得了军事优势。1990年8月下旬,当战争即将爆发时,萨达姆在与外国领导人的会晤中说:"我很清楚美国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其空中优势"。
但与此同时,萨达姆坚持认为空战不能起决定性作用,战争的最终决定是依靠地面作战,甚至接近街头战争的肉体,在这种情况下,伊拉克方面在实力和局部作战优势上可以得到充分释放。美国人对战争伤亡特别认真:越南战争是因为伤亡太重,导致国内反战情绪激增,最终迫使美国退出越南。在海湾战争之前,萨达姆曾吹嘘"美国社会无法承受10,000名士兵的死亡"。
1990年9月,萨达姆·侯赛因对军队说:"你知道空军不能决定地面战争......这是所有常规战争和解放战争都证明的规则,最后一个是越南战争"。在此期间,萨达姆一再威胁要把海湾变成"第二越南":如果美国干涉伊拉克在科威特的军事行动,伊拉克军队将在越南遭受美军的同样失败。但直到战争开始后,萨达姆才发现战争不再是他所熟悉的模式。
萨达姆以为美军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很少,他一直梦想着"没有头蛇的强龙",但他很快发现,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正在呈指数级增长:超过300架C-141和C-5在海湾地区迅速集结,每七分钟降落一次沙特达兰空军基地。 22天的运输量超过了1949年柏林11个月的空运量。与此同时,美国船只正在从世界各地的战略基地运送物资,其中三艘已经运载了相当于3000架C-141。
经过30天的空中和海上运输,超过10万名美军已在海湾集结。在接下来的四个月里,美军继续昼夜不停地行动,最终集结了50多万士兵和近2000辆主战坦克,运送了1200万吨物资!萨达姆曾认为美国在中东没有军事存在,但动员起来的美国军队的规模呈指数级增长: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沙特阿拉伯,巴林,卡特尔,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土耳其和迪戈加西亚的空军基地部署了1,200多架战斗机。
此外,三个航母战斗群在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的海上阵地上游荡。到战争真正开始时,美国已经在中东集结了一支多达66万人的多国部队,有34个国家参加。虽然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动用了86万军队,但两军之间的差距并不十分明显,战争的真正决定不再是双方的实力,而是各自的军事技术,最终是美国拥有技术优势,打败了稍好一点的伊拉克部队。
海湾战争是世界大战史上标志性的里程碑式战争,它改变了传统的战争模式,激励着世界在新形势下作战。海湾战争最大的特点是,这是一场高科技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这场战争中普遍使用了先进技术。海湾战争充分体现了海陆空一体化、信息化程度高、打击精度高等现代高技术战争的新特点。海湾战争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常规武器粉碎战争。
电子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电磁优势将成为战争的新制高点,海湾战争开创了以空中力量为主体打赢战争的先例。在空袭中使用大量精确制导武器,提高了空袭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平民伤亡。
而高技术武器在这场战争中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作战向高速、全天候、全时发展。据推测,美国和伊拉克有如此多的坦克和装甲车相互对抗,以对抗现代版的"库尔斯克坦克战争",伊拉克甚至希望使用人海战术在巷战中打击美军,但预期的大规模地面战争直到战争结束才发生。在正式行动开始之前,九架美国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摧毁了两个伊拉克预警雷达站。
因此,当美国第一梯队的八架F-117战斗机在伊拉克方面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伊拉克领空中心时,美军就能够成功开展伊拉克防空系统的"斩首"行动。同时,美军利用电子战斗机干扰伊拉克的电子设备,从而压制了伊拉克的指挥、雷达预警和情报系统。伊拉克军队在美军的战术干预下立即变得失明和失聪。一团糟的伊拉克军队只剩下少数人被殴打。
干涉结束后,美国率先发射了一系列强大的战机、导弹和精确制导武器:1991年1月17日凌晨3点.m,一架美国F-117向伊拉克南部的一个拦截指挥中心投下了第一枚炸弹。自那时以来,700多架飞机还对伊拉克防空系统节点和指挥结构等重要目标发动了自己的打击。另一方面,美国海军发射了50多枚战斧导弹,打击伊拉克各地的动力传输和转换设备。
第一轮空袭之后是第二波和第三波F-117空袭。经过一夜的空袭,伊拉克的防空系统在第二天黎明时分基本崩溃。其余的伊拉克防空部队不得不单独与被炸毁的指挥结构作战。那些看到下一个日出的人以为他们可以正面与美军作战,但他们受到了更激烈的空袭。伊拉克的雷达节点、发电站、指挥中心等都被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摧毁,巴格达与外界失去联系,联军牢牢控制着空中力量。
美国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轰炸了巴格达上空。F-117配备了激光制导炸弹爆破装置,精度极高:炸弹可以将防御工事从大洞中炸出;更关键的是,伊拉克军队只是"看"看不到它,所以只能用黑色的天空炸毁。伊拉克雷达操作员意识到美国反辐射导弹攻击的威力,迅速减少了雷达启动次数,使地对空导弹盲目射击。
战争结束两天后,伊拉克的防空导弹系统基本上不再运行。美军随后派出700架常规战机进行轰炸。美国指挥官在出发前有点紧张,毕竟伊拉克的防空火力如此密集,可以在世界各地排名靠前。当时,美国指挥官估计,这架飞机的损坏率为10%,这意味着至少有70架飞机可能无法返回,但美军最终在行动中只损失了一架飞机。此时,美军的电子干扰设备已经基本报废了伊拉克陆军雷达,因此伊拉克导弹雷达上布满了密集的白点。
仅在战后,美军加油机就日夜出动多达300次,为军用飞机加油。这样,美国指挥官也怀疑伊拉克领空过于拥挤,无法同时派出更多飞机。与此同时,在波斯湾和红海的美国军舰也闲着:他们发射了122枚战斧巡航导弹——以每小时800多公里的超低速度飞行,以逃避雷达探测,并在飞行一两个小时后准确击中1000公里外的目标。伊拉克米格战斗机在海空联合压力下没有机会升空。
机场被炸毁,雷达被炸毁,伊拉克战斗机想要起飞作战。即使偶尔只有一两架伊拉克战机起飞,也可以逃脱被蜜蜂密集的美国飞机摧毁的命运。可以说,此时伊拉克的天空已经被美国允许飞翔。控制空中力量的美军对伊拉克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地毯式轰炸"。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结合空间卫星侦察、空中侦察、地面侦察等手段,拦截伊拉克雷达、通信设施和电磁波信号,并通过计算机和情报分析分析进行处理。
由于确定了伊拉克军队指挥中心、通信和雷达系统的各种参数,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始终能够精确地打击伊拉克的军事目标。美军先发制人地摧毁了伊拉克大部分军用机场,许多伊拉克战机在起飞前就被摧毁了。当然,已经起飞的伊拉克飞机很快在美国F-15和F-16前方被击落。至于伊拉克军队庞大的地面部队,他们甚至不需要联军地面部队来对抗他们。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通常在伊拉克地面防空火力有效射程之外发射反坦克导弹,从而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摧毁伊拉克坦克装甲车。美军飞机、坦克、步兵战车甚至单人武器都配备了红外夜视仪、激光夜视仪和红外热成像设备等夜视设备,使美军武器装备在夜间发挥与白天相同的战斗力,使美军能够昼夜不停地战斗, 更有效地对抗伊拉克军队,在战斗过程中取得更快的进展。
在整个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利用50多颗军用和商业卫星中的12类卫星组成战略侦察网络,向多国部队提供70%的战略情报。多国部队已经组装了2 790架现代固定翼飞机、1 700多架旋翼飞机(其中攻击直升机600多架)、坦克装甲车6 500多辆和大量自行火炮、火箭发射器、工程和技术支持车辆等。在战争中,多国部队综合运用反导战、电子战、心理战、海战等军事类型的协同作战。
相比之下,伊拉克的战争哲学完全是另一个时代的产物:萨达姆一直指望地面作战来挽救局势,伊拉克军队引以为傲的坦克和装甲车被美国战斗机、轰炸机和攻击机以及他们携带的常规炸弹、激光制导炸弹炸毁了。 红外导弹等。美国空军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摧毁了伊拉克地面部队:伊拉克地面部队平均每天损失一个装甲营。与此同时,伊拉克的发电站、工厂、桥梁和其他基础设施被炸毁。
轰炸一周又一周地持续,而且强度有增无减。伊拉克巴士拉的发电站多次遭到轰炸超过12次。以前从未见过的空中力量,现在是节目中的主力,萨达姆完全无能为力。美国只用了38天时间就进行了全天候的全面轰炸,对伊拉克部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萨达姆期待已久的地面战争,经过38天的轰炸,终于开始了,但它不是一场战争,而更像是美军单方面屠杀伊拉克军队。
伊拉克地面部队在过去38天的持续轰炸中已经遭受了重大损失,现在发现很容易用火力和射程粉碎他们的T-72坦克。美国武装直升机四处游动,随意追捕伊拉克军队,甚至连美国坦克和直升机在黑暗中配备夜视仪,也没有给伊拉克人任何喘息的机会。被轰炸了38天的伊拉克地面部队正处于崩溃的边缘:萨达姆骄傲的地面部队在短短100小时后就撤出了科威特。
战败的伊拉克军队沿着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的6号公路向北逃跑,美国空军飞机和海军飞机蜂拥而至,投掷火箭弹和炸弹:先是炸毁了伊拉克军队的车辆,切断了他们的路线并撤退,从而阻止了中间的伊拉克军队车队移动,并立即成为刀肉。美国A-10攻击机携带集束炸弹,可以释放数十个甚至数百个可以穿透125毫米厚装甲的子炸弹,爆炸碎片可以杀死足球场大小内的目标。
因此,数以万计的伊拉克士兵在与伊科接壤的公路上丧生。当时,在Iko边境的道路上,每隔50米就有一堆烟雾弥漫的车辆残骸。在整个海湾战争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具有绝对优势:223人阵亡,697人受伤,13人被俘。其中,148名美军阵亡。相比之下,伊拉克军队的40多个师被摧毁,伤亡人数在85,000至100,000之间,伊拉克海军在战争中被完全摧毁。伊拉克军队在海湾战争中损失了三分之二以上的整体作战能力。
这场战争给伊拉克造成了约200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迫使伊拉克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接受停火协议,几乎没有地面部队。美军的代价比伊拉克人小得多:606人在战斗中丧生,其中148人死亡。它还包括35名因朋友受伤而死亡的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以一种全新的战争模式震惊了世界。
在海湾战争之前,世界对战争的理解仍然停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钢铁潮流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主要战术是闪电战。这种战术在进攻端是以坦克为核心,以空军、炮兵、步兵等各类士兵为辅助,在以坦克装甲部队为指导的战争中迅速突破对方的防御阵地,发动夹状攻势,在此过程中通过步兵跟进实现敌方围攻。防方要确保后勤补给线不被切断,然后逐层布置防御阵地,抵御对方的攻击。
在海湾战争之前,钢铁的运输是世界大战的主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这种战术的典型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地方战役: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越南战争期间,北越军队通过游击战和美军长期轮换,从而将美军拖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随着伤亡人数的不断增加,引起了美国国内舆论的强烈反对,美国最终不得不退出越南。
海湾战争前,萨达姆一心想把伊拉克变成第二越南,但1990年代的美国与1970年代的美国不同:美军在越南战争期间尚未完成信息化。当时,虽然美军的火力很强,但其火力很难实现精准打击,所以要彻底消灭对手只能接近战争的另一方,而这种战斗往往会造成美军的大量伤亡。这就是为什么萨达姆在海湾战争期间指望与美军进行地面作战的原因。
并非只有萨达姆有这个想法,但当时全世界都普遍相信这个想法。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击败这样一支装备精良、火力强大、训练有素的美军,将涉及将美军拖入近战、巷战或游击战,以大量击毙美军。在海湾战争期间,萨达姆仍然试图用这种传统战术打败美军,但当战争开始时,他被美国新的军事战争模式震惊了。
震惊的不仅仅是萨达姆,整个世界都被战争震惊了。数千英里外的中国目睹了这场战争。战争刚开始时,中国军队内部的普遍预测是:"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一场消耗战","伊拉克军队可以坚守科威特至少一年"......然而,仅仅一个多月后,伊拉克军队被击败。这怎么可能不令人震惊?战后,中国曾经翻译了大量美国军事交战规则、军事报告,无形中开始参照对方的模式和标准来建设军队。
我们可以看到空军在海湾战争中的关键作用,当然也不能忽视其他军种的作用。虽然空军是战争中的主唱,但没有其他兵种可以做到这一点。先进的武器对于现代战争非常重要,但武器毕竟还是由人操作的,因此对战斗人员的质量要求非常高。无论在任何形式的战争中,人最终都是核心,毕竟死物无法取代生物。
新中国成立后,相对和平基本上保持了下来:新中国成立后,除反美援助外,对朝鲜的援助规模有限。现代战争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改变传统的战争思维尤为重要——陆军不再是唯一的关键阶层,而是要建立系统战争(特别是信息战的思想和模式)。海湾战争结束后,中国大大小小的各级军队举行了数百场研讨会,得出的结论是:改变!
只有把握已经到来的新军事变革,才能取胜,而变革始于思考。海湾战争前,中国军队延续了"地面胜利"的理论:"战争的最终成功取决于靴子和步枪。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形成了"大军国主义":军队占主导地位,海空部队发展滞后。海湾战争后,空军和海军的重要性开始得到广泛认可,空海联合作战和近海防御作战成为军事研究的重点。中国军队的战争思想开始了全面的转变。
海湾战争结束后,中国将技术力量的军队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国军队开始以高技术战争为目标发展。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依靠GPS制导导弹和战机在10天内将数百万伊拉克士兵直接带回家园。海湾战争使中国意识到拥有独立导航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于1994年启动了北斗1号系统项目。2020年6月23日09时43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网络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被海湾战争唤醒的不仅仅是中国:海湾战争中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给世界敲响了警钟,现在世界大国几乎总是竞相开发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目前,世界上可以实现卫星导航系统覆盖的全球,包括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中国北斗系统这四个系统。日本和印度也有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尽管日本和印度的卫星导航系统尚未在全球范围内覆盖。
韩国还制定了自己的导航系统计划:预计到2034年将完成自己的导航系统。国家的重量不能受制于人。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理解这一点,而是世界其他地方都理解它。开发自己的导航系统是需要科技实力、产业能力作为支撑,迄今为止,世界连韩国在开发自己的导航系统方面也只有七个,已经成功研发的只有六个,已经实现了全球覆盖能力的只有四个, 但自主导航系统的发展已成为工业化国家的主要趋势。
现在回过头来看海湾战争,确实是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争:在此之前,世界大战的主流仍然是二战以来的钢铁运输模式;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问题,但是各自经济水平不一样,军事实力也不一样,研发能力也不一样,所以真正能跟上这股转型浪潮的国家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