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咸安红色记忆⑥】少年县委书记钱远镜

战斗比吴茂林更多

吴茂林(1913-1944),名叫亭建,西安区亭玉桥镇房武村人,家境贫寒,年幼随父亲到汉口谋生,13岁回乡养牛。1931年底,他前往玉屿尹区,在黄安(今洪安)七荔加入红军。在军队里,他渴望学习文化,谦虚地向老兵学习,努力练习杀敌的能力,因此,能力提高很快。

1932年8月,吴茂林率领红四主力进军四川。在战斗中,他冲进了战场,看到死亡,仿佛要回来了,被火洗礼,变得更加成熟。他曾担任过班长,排长,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侦察兵。他经常伪装成商人、农民和工人,深入敌占区监视敌人的情况,监视敌人的部署和装备,为部队提供可靠的军事情报,为战斗的胜利做出贡献。

1934年10月,吴茂林参加了四次受伤的25000英里长征,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死亡的威胁,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6 年,他随部队抵达延安。

随后,党组织派吴茂林到张学良的军队,为广大士兵做战斗工作。他大力推行我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交朋友,与士兵分担苦难,鼓励他们"回国"、"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他竭尽全力挽救抗日国家,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1936年西安事变后,党组织将他调回延安,到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1937年12月,陈云从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回到延安,从抗日军政大学和摩托车学校新疆航空队(红军第一航空队)中选拔学生。经过反复考核,闫振刚、吴茂林、彭仁发等19名青年党员被选拔为航空队学员。

【咸安红色记忆⑥】少年县委书记钱远镜

乌鲁木齐烈士陵园的10位烈士雕像。(从左至右:彭仁发、乔国轩、陈振亚、于天民、毛泽民、吴茂林、陈谭秋、杜中元、王德祥、林启鲁)

1938年初,吴茂林入读新疆迪化航空队第二级机械班。他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克服了低文化的困难,日以继夜地努力学习航空理论,参加了紧张的军事训练。因为吴茂林过去伤势多,体质虚弱,最后积攒了一场病,但他依然保持着强烈的革命精神,顽强地坚持学习,直到最后才真正撑不住,只能在组织的反复劝告下离开航空队去治疗。

1938年夏天,他去了西路军总兵团卫生诊所,被调到南关医院,在那里被苏联专家诊断为胸膜炎感染肺气肿。为了能够尽快恢复健康,回到研究岗位,他不得不忍受剧烈的疼痛手术,从未叫过疼痛。手术成功,并在医务人员的照顾下进行了治疗。他每天早上去操场上散步,打排球来增强体格。

1940年初,他被调到新疆的八路军官所继续休养。在生病期间,他学习了革命理论,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水平,坚定了他的共产主义信仰。

1942年初,国民党新疆省政府主席盛世才公开反苏反共,把新疆的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集中到迪化。9月17日,盛世才突然派兵包围他们的住所——八梁招待所,追捕共产党人,关押吴茂林和病人、残疾人、妇女和儿童。当敌人准备逮捕杨锡光博士时,吴茂林挺身而出,逼迫敌人让杨锡光博士束手无策。

【咸安红色记忆⑥】少年县委书记钱远镜

乌鲁木齐烈士陵园十位烈士雕像中的吴茂林雕像

1943年4月,吴茂林被软禁到西河坝文厦学校。吴茂林饱受饥饿感冒病,病情加重,刀子溃烂脓液,不能独立行走。但仍然以顽强的毅力坚持锻炼,与墙同行,洗脏衣服,拒绝别人帮忙。他还经常向狱友们讲述关于延安的战斗和生活的革命故事。他怕自己的病会蔓延到孩子们身上,站得很远,对他们说:"你们是小八道,要记住,世界是大坏蛋,你们要和叔叔阿姨们一起和他联合起来!他告诉新疆革命家族成员王淑贞,"共产党是穷人的党,为穷人而战。无论如何,我们必须与党一起去,我们团结一致,努力确保集体释放回延安。"

1944年,敌人将吴茂林等人转移到七路湾的"叛军家族工厂",在那里遭到残酷迫害。吴茂林病情恶化,肺部有脓液,导致胸腔溃烂,下半身瘫痪。尽管如此,他还是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强迫自己进食。同志们把贻贝切成碎片浸泡水,喂他一口吃,把每一滴汗珠都滴下来。他忍受着剧烈的痛苦,从不大声呻吟。

【咸安红色记忆⑥】少年县委书记钱远镜

吴茂林烈士墓

在他生死的时候,他也深情地向往着革命圣地延安,向往火热的战斗生活。"当我回到延安时,我会在前线,我会留在后面,但我上瘾了,没有它我就无法战斗,"他说。同年10月5日清晨,吴茂林去世。在押人员突破了层层阻挠,迫使监狱当局同意为吴茂林烈士举行追悼会。追悼会结束后,囚犯们护送他们到七个弯道埋葬。

新中国成立后,他的遗体被安置在乌鲁木齐南郊的革命烈士墓。董必武在墓碑上为他写下了个人题词"吴茂林烈士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