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网络和一些影视作品,很多人对民国的历史非常感兴趣,比如中华民国的四大美女、民国的四位才华横溢的女人等名录都是携手并进的。
今天要说,民国时期的人物有点特别,她是一个真正的天才,虽然在文艺领域并不突出,但在科技上是第一个存在者。
她有许多头衔,被称为"原子弹之母","核物理学女王","物理学第一夫人"等,并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甚至以一种为世界历史做出贡献的方式。
这样一个超级有权势的人物,在中国,她的名字出现的频率远不如林慧英、张爱玲等人,很多中国人对她有很深的误解,为什么?

传说中的女人名叫吴建雄,这个名字很不寻常。
吴建雄1912年出生于江苏太仓一书香门地,她的奶名叫魏薇,但没那么大,之所以大名鼎鼎,是因为父亲的期待。
她的父亲吴忠贤也是一位革命者,加入了蔡元培领导的爱国协会和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反对袁的第二次革命失败后,吴忠贤意识到,他这一代人可能看不到革命成功的那一天,于是他回到家乡,成立了明德女子补习学校,希望打开人民的智慧,让更多的人能够睁开眼睛看世界。
同时,吴忠贤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与众不同,将来能振兴祖国,所以给女儿魏薇按"健康"这个词取"健雄"这个非常男子气概的名字,希望女儿不能让眉毛。
鉴雄是一部坚强的,从唐代而来的《二十四诗》,寓意通过时间的积累来丰富自己,以稳健的步伐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预期的效果。
从后世看来,他父亲名字的寓意终于实现了!
因为父亲的开明,吴建雄也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7岁开始学习,15岁从师范学校毕业。
原本吴建雄已经当了老师,但父亲看到她的未来并不比这多,所以多次劝她继续深造。吴建雄本人也不想用简单的英语度过一生,于是他拿起书本学习,18岁时进入国立中央大学数学系。
她才华横溢,聪明,课堂上的知识学得很快,下课后一有时间就会去图书馆。除了数学,她最喜欢的是电子、放射学、相对论的书籍,往往一拿起就不愿意放下。
不久,吴建雄成为居里、爱因斯坦等科学巨人的崇拜者,她发现自己对物理学非常感兴趣,于是她申请了第二学年的转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真的,虽然吴建雄是跨代学生,但表现比大多数人都好,导师们都惊讶于她,中央大学物理系主任石世元看到了她的才华,然后仔细地教她他们学到的东西。
石世媛早年是居里夫人的学生,也是中国最早从事核光谱学的学者之一,在他的指导下,吴建雄于1934年写了一篇题为《证明布拉格定律》的优秀毕业论文,获得了国立中央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
学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被低估了,所以即使被分配到中央研究所,收入稳定高,但她对现状并不满意。
1936年,吴建雄带着一颗知识的心踏上了美国领地,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期间,她研究了欧内斯特·劳伦斯、塞格里、奥本海默等物理学巨人。
这三位都曾获得诺贝尔奖,都是美国原子弹"曼哈顿计划"的关键人物,在这些大人物的影响下,吴建雄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并开始试验原子核物理。
尽管她的能力非常出色,但她没有美国公民身份,因此她一开始就没有被列入曼哈顿计划。
但美国人被困在研究原子弹的过程中,他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未能突破,当时德国人实际上正在研究这种杀伤性武器,时间就是生活,曼哈顿计划负责人奥本海默也不在乎那么多,顶住国家的压力,把吴建雄拉进了队伍。
就这样,吴建雄成为曼哈顿计划中唯一的美国科学家。她一到,就负责项目的核心点,并开发了一种装置,将放射性同位素氙-135从核裂变中分离出来,使整个计划取得了突破。
没有吴建雄的参与,美国原子弹说,几年后就不用发展了,没有原子弹,也许日本会消亡一段时间,历史就会被改写。所以可以说她正在推动世界的历史。
可惜,美国的社会歧视非常严重,不仅歧视女性,还有歧视非美国科学家,吴建雄正是两者兼而有之,所以美国的宣传刻意淡化了她的贡献,几乎没有宣传。
直到1992年,哥伦比亚大学才正式揭开了曼哈顿计划背后的女性,于是吴建雄被冠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助产士"和"原子弹之母"的称号。
1956年,吴建雄打算和丈夫袁家璇一起回国20年,但就在那时,杨振宁和李正道用"俞说不做环保主义者"的理论找到了她。当时,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宇宙守恒"是真理,所以没人愿意帮助这两个年轻的中国人。
吴建雄从小就不一样,这次是一样的,她看到杨,李的理论在极度认同之后,感觉很有挑战性。丈夫看到这一幕并表示支持,所以最后只有袁家璇独自一人回到了中国。
过了一段时间,吴建雄投入实验,每天休息不超过4个小时,饿着肚子,随便吃几块面包来喂饱饥饿。
经过不懈的努力,她成功地得出了"β射线的不对称性非常明显"的结论,证明了杨和李的理论,从而赋予了这两位年轻的中国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果没有吴建雄的实验,错误的宇宙守恒理论可能还会流行几十年,正如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斯坦伯格所说:没有吴建雄的实验结果,李正道和杨振宁的理论将只是一个概念,吴建雄的实验改变了这一切。
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吴建雄一生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但没拿诺贝尔奖并不意味着她的成就不高。
1975年,吴建雄当选为美国物理科学总裁,这是第一位当选的女性,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国家科学奖章,这是美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1978年,吴建雄获得了沃尔夫物理学奖,被认为是除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外最重要的物理学奖之一,并且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科学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华裔美国人获奖者。
除了诺贝尔奖,她基本上也拿了其他奖项,对于这件事她曾说过:这件事虽然对我有些打击,但经过反思,我开始不去争取荣誉去实验,而且还有更多的奖项认可了我。
所以她的心态还是很不错的。
吴建雄对物理学界的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中国科学家,为什么在中国不是很有名呢?
最主要的是,她有这两点,这两点确实具有误导性。
一、吴建雄和胡石不是普通的师生
吴建雄是胡石的学生,是不是突然有一些连环剧的感觉?他们很早就认识了,1923年,吴建雄在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学校经常邀请一些著名学者到学校讲学,包括胡石。
事实上,吴建雄早在《新青年》等进步杂志就读过胡石的文章时,他的写作非常值得赞赏。这是第一次看到真人,胡石在台上讲《现代女性》,鼓励女性解放,也从小接受新型教育吴健的志向。
客观地说,胡石青春的外表英俊,书上读了很多,很有气质。一个儒家和博学的男性知识,对少女的爱情鼻窦开了相当大的杀伤力。第二天,吴建雄又去东吴大学听了胡石的演讲。
最有力的是,1929年,吴建雄考上了国立中央大学,但她去胡石教了一年的中文公立学校。
胡石最初并不了解吴建雄的心思,只听说学校里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直到有一次历史考试,原本要考三个小时,但吴建雄只花了一个多小时就提前完成了题目。
胡石好奇地拿起卷子复习,结果特别惊讶,他第一次看到一个学生能把清朝三百年的思想史分析得这么透彻,关键还是时间很短,胡适之后才开始真正关注这个学生。
胡石经常鼓励吴建雄,让她发挥自己的长处,必须出国留学。虽然两位师生友谊只有一年,但此后的通信几乎没有破裂,胡石经常会给吴建雄买书。
1936年,胡锦涛应邀到哈佛大学讲学,他抽出时间找吴建雄谈一谈。吴建雄在给胡石的信中说:"我这辈子受父亲和你的影响最大。
吴建雄对胡石的钦佩,胡石对吴建雄的欣赏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两人的名气很大,所以很多人认为自己有不同的感受。
其实这实在是一个误会,吴建雄这样一个传奇的女人,知道对方是女人的丈夫,就算心里会好好控制住,她给胡石的信也明确了这一点:
刚刚在电话里跟你说再见回来,我以为你明天会"从黎明到黎明"赶上路,如果我能独自开车去机场,在晨光下看到你下车有多好,但我知道我做不到,只能祝你旅途平安。但另一方面,恐怕你以为我误解了你的意思,让你感到不安,其实对你崇敬和爱深,从不误解你的可能性,请大家绝对放心。
可以看出,吴建雄还是懂得如何避免怀疑,她对胡诗的感情也止步于钦佩,她更爱丈夫。
1962年2月24日,胡石在台北中国科学院蔡元培馆主持了第五次院士会议,当晚在欢迎新院士的招待会上,他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倒在吴建雄夫妇面前。
吴建雄看到这一幕啜泣,第二天到殡仪馆看到胡石的遗体,她还在发抖,神色忧虑。但无论如何,胡石离开了,师生之间的这段友谊也走到了尽头。
吴建雄在祖国困难时期没有回来
新中国能有今天的强大,离不开那些在建国之初回国的老一辈科学家,是这些人的努力让我们拥有了强大的国防力量,这样才能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
所以我们都尊重钱学森、邓家璇、钱三强等等,相反,那些没有回国的科学家会有一些误会,包括著名的杨振宁先生。
其实,这些科学家回国也有自己的困难,杨振宁先生就是做理论的,他无法立即回到知识中投入建设。
吴建雄也有真正的理由,知道她参加了1944年的"曼哈顿计划",对于原子弹她脑子里有第一手资料,这样的科学家,美国会放过她吗?
我们可以参考钱学森,原来也是经过各种困难,经过5年的谈判才得以回国。吴建雄如果想回国,绝对不比钱学森容易,也许美国人知道,黑手之后就不能留住她了,这样的事情美国不是做不到的。所以要体谅她的困难。
吴建雄不爱国吗?事实并非如此,她后来为国家做了很多事情。
1973年,中美关系缓和了,吴建雄和丈夫立即申请回国,周总理接待了他们,从那时起,她一直在争取关系。
当时,中国的科研能力十分匮乏,她出钱帮助祖国,1984年她用毕生积蓄成立了吴忠基金会,致力于支持中国留学生。今天的许多中国物理公牛都是由她指导的。为了纪念吴建雄的贡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也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吴建雄星",国际编号为2752。
1994年,吴建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不幸的是,在获得这一荣誉三年后,吴建雄在美国纽约去世。
按照她的遗嘱,丈夫把她的骨灰带回家乡埋葬,叶子终于复活了。
其实,她的丈夫袁家璇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人物,同样是物理世界的公牛,是最早将电子学应用于高能粒子探测的物理学家之一。而且他的祖先非常有名,他是袁世凯的孙子。
两人于1942年结婚,婚姻生活一直很幸福,有人问吴建雄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会后悔,她回答说:"我爱我的事业,不是诺贝尔奖;我丈夫的名字叫袁家璇。
看,科学家在搬家之前就谈论爱情了!
无论如何,吴建雄对世界的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她也是中国人民的杰出代表,能造就这样优秀的人才,中国人也可以为此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