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湖南省湘潭市。中国人民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共产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开国元勋和领导人、政治家、军国主义者、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是现代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少年毛泽东
1893
12月26日,湖南省湘潭县庐山一个农民家庭出生。
毛泽东故居
1902-1909
在他的家乡庐山的六所私立学校学习,并接受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
1910
秋天,他被湖南省湘乡县东山中学录取。这一时期由康有伟、梁启超思想改良。
1911
春节,到长沙,进入省内湘乡中学。在此期间,我读了国联主办的《人民日报》,在它的影响下,我写了一篇文章,表达了对孙中山和国联纲纲的支持。
10月,为应对辛亥革命,他写了一支笔,在湖南新军服役。六个月后退出。
1913
春节,他考入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预科学习。
1914
19年秋天,它被并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的第八届本科生。校期间,由杨昌吉等进步教师,成为《新青年》杂志的热情读者,崇拜陈独秀、胡石。
与湘潭市学生朋友会合影(第二排左三)
1918
4月14日,与萧子生、何树恒、蔡和森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新人民社会。
6月,他从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毕业。
8月,为组织湖南工作,法国首次到北京学习运动。在北京期间,他在李大昭等人的帮助下,在北京大学担任图书管理员,并开始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思想影响。
1919
4月6日,他从上海返回长沙。
5月,为响应"五四运动",湖南省学生联合会成立,领导湖南省学生反帝爱国运动。
7月14日,湖南省学生会主编《湘江评论》在长沙发布。从七月到八月,他撰写并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大联盟"的长文。
10月5日,母亲温家宝病逝,从长沙赶回庐山。8、在母亲面前写下"牺牲的母亲"。
1919年春,毛泽东与母亲文启美、弟弟毛泽民(左二)和毛泽闵(左一)在长沙合影。
12月,他第二次前往北京,领导一场驱逐湖南军阀张景轩的战役。在北京期间,他阅读了马克思主义书籍,如《共产党宣言》。
1920
5月和6月,他在上海会见了陈独秀,讨论了他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
8月初,童立荣等人在长沙发起成立文化读书俱乐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
8月至9月,他参与了俄罗斯研究委员会成立的筹备工作。
11月25日,他写信给罗章龙,提出新人民社会"应该成为学说的结合"。教义,比如一面旗帜,旗帜被升起,我们不得不期待,只有知道趋势才会走。
新民社成员在长沙合影留念(后排毛泽东左四)
11月,与何书恒等组织组成长沙共组。
12月1日,一封信寄给了蔡和森、萧子生等在法国的朋友。信中明确指出,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在长沙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嫁给杨开辉。
毛泽东、杨开辉
1921
1月1日至3日,何树恒、彭伟、周世轩、熊伟等十余人,在长沙朝宗街文化图书俱乐部召开新人民社会会员新年会。会上建议,新人民社会要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共同宗旨,支持"俄式"改造中国。
7月23日至8月初,何树恒作为长沙共产党代表代表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8月,他回到长沙,担任中国劳动组合秘书处湖南分部主任。何树恒创办湖南自学大学。
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湖南支部成立,任书记。
1922
5月,中国共产党湘区执行委员会成立,担任书记。
从9月到12月,组织领导了粤汉铁路工人、安远路矿工、长沙泥木工人等一系列罢工运动,推动湖南工人运动迅速达到高潮。
1923
4月,他离开长沙前往上海,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
6月,他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央局委员、中央局书记。
9月16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在国民党总务部副部长林伯元的委托下,他回到长沙成立湖南国民党组织。
1924
1月,他出席了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
2月,他前往上海,担任上海国民党执行部委员和组织部秘书。
12月,他回到湖南康复。
1925
2月,他回到庐山,为农民提高健康水平。
9月,他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
10月,任国民党中宣部代理部长。
12月1日,一篇题为《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的文章发表。
12月5日,国民党中宣部主编《政治周刊》上线。
1926
1月,他出席了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继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
3月18日,在广州国民党政治工作坊纪念巴黎公社五十五周年集会上发表题为"纪念巴黎公社意义"的演讲。
3月,蒋介石在广州造船,与周恩来等部队一起反击。
5月至9月,他担任国民党第六届农民运动工作坊主任。
11月,他赴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不久到武汉,成立了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作坊。
12月,他参加了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的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和第一届农民代表大会。
1927
1月4日至2月5日,湘潭县、湘乡县、衡山县、少陵县、长沙县农民运动在湖南进行考察。
国民党第二届中央委员会三中全会图片(第二排右三)
3月,《湖南农民运动研究报告》发表,并出席了在武汉举行的国民党第二届中央委员会三中全会。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4月27日至5月10日,他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塞申斯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
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包括宋庆龄在内的二十二名国民党中央委员联合发表了《中央宣言》,谴责蒋介石和王精卫背叛了国民革命。
8月7日,他在汉口出席中共中央紧急会议,提出"枪中政权"思想,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到湖南领导湘县秋收起义。
9月9日,湖南省边疆爆发秋收起义。在江西铜鼓萧家轩第3团通过浏阳张家坊,被盟防局清香队抓获,在前往机智逃生途中的护送下。
9月,秋收起义被挫败后,叛军进军进入黄土山脉中部。
10月,他抵达江西省宁港县茅坪,开始打造井冈山革命的基地。
11月,他被政治局错误地指控后被免去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
1928
4月,江西省宁港县部与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农军师驻部。
毛泽东和朱德的会面地点,井冈山的老师
5月,他担任四军党代表、两军组建的工业、农业和革命军(后改称中国红军)军事委员会书记。
7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
10月,为中国共产党(CPC)在湖南省边界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了一项决议,提出了"武装分工"的思想。
11月25日,他代表中国共产党红四军原委员会,向中央写了一份报告,总结了井冈山工农全军师的经验。
12月,他主持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
1929
1月,陈奕率领红四大军南进福建,到1930年春,南至福建,以西形成两个革命基地。
4月,主持制定《兴国土地法》。
6月,在龙岩出席红军第七次代表大会时,对红军使命、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的正确看法不被接受,中共中央任命的原党委书记再次当选。会后,离开红四军主要领导岗位,到山西西休养,指导当地工作。
7月,他指导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9月,中共中央给原红四军委员会发出指示信,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战略和建设强大人民革命军队的正确主张。
12月,中国共产党红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商行县古田村召开,他在那里作了政治报告,并起草了大会决议(即《古田会议决议》)。
古田会议旧址
1930
1月,他写了一篇题为《星火,可以写》的文章,阐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中国革命包围了农村城市,被军队夺取政权。
5月,他在江西省进行了一次调查,同时写了一篇题为《反本主义》的文章,称"没有调查,没有声音"。
8月,他被任命为红军总政治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共产党总敌人委员会书记。
9月,他当选为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会三中全会政治局候补委员。
12月30日至1月3日,朱德等指挥红军先后"围攻"国民党军。
1931
1月7日,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未出席)。王明在共产国际代表的支持下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
4月至5月,朱德等红军率领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攻"。
从7月到9月,国民党军队第三次被击溃。
11月1日至5日,中苏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遭到排斥,被斥为"狭隘的经验主义"、"富农路线"和"极其严重和一贯的右倾机会主义"。
11月,他在中苏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介绍,并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和人民委员会主席。
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委员合影(右二)
1932
1月,他前往江西省瑞金市郊的东华山寺休养。
3月,红军在赣州战败后,停止了休养,冲到前线指挥。
4月15日,《抗日宣战》发表。
5月9日,同一英国出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反对国民党出售《上海通电协定》。
6月,朱德指挥红一、红五军从山西返回闽南师。
10月,在江西省宁都市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会议上,它受到"左倾"错误领导的打击。会后,他被免去红军总政治委员会委员职务,前往福建省长鼎市休养。
1933
1月下旬,中国共产党政治局暂时迁往中央革命基地。
2月初,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委员会全面发动"进攻路线",以消除毛泽东对中央基地的影响,并发起了所谓的"罗曼路线"斗争。
5月30日,同一个英国人和其他人发表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国民党出卖平津宣言》。
6月1日,英国和其他国家发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论查提亚运动》。
8月,在鲁金召开的中南部苏维埃地区17个县经济建设会议上,发表了关于"粉碎五次围困"和苏联经济建设任务的报告。
10月,《如何分析农村阶级》一文成为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标准。
11月,他在兴国县、相港乡、上杭县彩溪乡进行调查,撰写了《长港乡调查》和《彩溪乡调查》。
1934
1月,他在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会五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中国苏联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介绍。他继续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6月19日,英国和其他国家发表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向国民党出售华北地区的宣言》。
7月15日,同一期英国等议题发表《中国工人、农民和工人北上抗日宣言》。
10月18日晚,他率领一个警卫班走出首都,开始了长征。
11月底,红军在湘江战役中损失惨重。30日,与军委第一野战纵队一起渡过湘江。
12月12日,在湖南海峡召开中共中央主席紧急会议时,红军放弃了原先在湘西与红军第2、6军团会合的计划,转而向敌弱的贵州推进,被采纳。
1935
1月15日至17日,他参加了在贵州省遵义市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并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结束了王明在中共中央的"左倾"冒险主义,有效地建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央领导层。
遵义会议地点
3月,与周恩来和王家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队。
从3月到5月,周恩来等指挥红军四人渡过红水,巧妙地渡过金沙江,飞越大桥,在战略转移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6月15日,同一个英国人和其他国家发表了《关于出卖国家反对日本吞并华北和蒋介石的声明》。
6月,红军和红军在四川西部会合。很快,也就是要同张国轩的飞行主义和分裂主义作斗争。
10月19日,他率领中国工人、农民和红军陕西甘支队前往陕西省延安市梧栖镇。红军圆满完成了长征。
12月,他出席了在陕北瓦基尔堡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
12月27日,他在党的维权人士会议上作了关于抗日战略的报告,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
1936
1月25日,与周恩来、彭德怀等20位红军将领联合发布《为红军愿与东北军联合起来,向东北军各将领献兵》,提出组建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具体措施,提出派代表参会进行磋商。
2月至5月,随彭德怀率领红军主力渡黄河向东进军。
3月,南京当局提出了停止内战和团结起来对抗日本的五点建议。
6月1日,朱德发表了关于拯救国家、拯救人民的思想的第20条。
6月12日,朱德发表宣言,表示支持"两大事件",并提出了八个援救抗日国家的纲领。
7月至10月,他在陕北延安市多次会见美国记者斯诺,回答他关于中国革命和红军、农、红军的问题,并分享了他的经验。
8月10日,他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汇报两党关系和统一战线。
8月25日,中国共产党起草了一封致国民党的信,呼吁同日同舟共战。
12月7日,他成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12月中旬,张学良和杨虎成在西安拘留了蒋介石。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分析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政策,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参加谈判,推动事态的和平解决。
12月,他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937
中年毛泽东
1月1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军委驻延安。
2月9日,他出席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对国民党三中全会",提出了五项国家政策和四项保障。这份文件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合作与谈判的平台。
今年3月,她会见了美国记者斯穆特利,回答了她关于中日战争和西安事件的一些问题。
4月至7月,辩证唯物主义在抗日军政大学教授,其中两所后来被编纂成《实践理论》和《矛盾论》。
5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发表了关于中国共产党抗日使命和《百万人民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斗争》的结论的报告。
7月7日,卢沟大桥事件爆发,全国抗日战争爆发。
7月23日,《反对日本侵略的指导方针、方法和未来》发表,提出坚决抗日战争,反对妥协和让步政策。
8月22日至25日,他出席了在陕北省洛川市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强调统一战线独立自主原则,明确独立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并担任中共中央新组建的军事委员会书记。
8月25日,朱德、周恩来联合下达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的命令。随后,引导第8路军前往抗日战争前线。
11月12日,延安党维权人士会议在上海汇报了太原沦陷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全面阐述了统一战线和中国共产党关系的看法。
12月,他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并发表讲话,重申并坚持罗川会议针对王明右倾投降主义主张"一切通过统一战线"而制定的政策。
1938
在民反日军政大学讲授中文
春节,决定从华北山区进入平原进行游击战。
5月,《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发表。
5月26日至6月3日,他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做了"论持久战争"的演讲。全面分析了抗日战争的时代和双方的基本特征,驳斥了速胜论和死国论,阐述了中日战争旷日持久战的总方针。
毛泽东在山洞里写《论持久战》
9月14日至27日,他出席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王家祥转达了共产国际指示,说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要以毛泽东为主导,解决统一领导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长篇讲话。
9月29日至11月6日,出席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第六届扩大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新阶段提交政治报告和会议结论。会议批准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政治局的路线。
1939
2月2日,他在延安党政军生产动员大会上发表讲话,号召自己动手,克服经济困难。
2月5日,他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反投降主义"演讲。
四月下旬,他写了《五四运动的文章》。
5月4日,他在延安市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青年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青年运动的方向"的演讲。
从7月到8月,有几篇报道谴责国民党顽固分子制造反共摩擦,并呼吁在反战斗争中继续团结一致。
9月16日,他与中央通讯社、《扫地报》和《新人民日报》的三名记者进行了交谈,重申了自卫原则:"没有人会犯我,我不会成为囚犯;我不会犯犯。
10月4日,共产党人发表了一篇《言》,澄清了统一战线的三大法宝,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是中国革命的胜利。
12月1日,党中央起草了关于大规模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
12月21日,为第八路军政治部和卫生部准备的诺曼·白求恩纪念册是为纪念白求恩而写的。
同月,他与人合著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从12月到次年3月,领导层击败了国民党顽固分子的第一次反共浪潮。
1940
1月,《新民主主义理论》发表,系统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
3月6日,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抗日基地政权的指示,提出实行"三三制"。
3月11日,《当前抗日统一战线的战略问题》报告总结了第一次反共高潮的经验,提出了"发展进步力量、争取中间力量、反对顽固力量"的战略思想和理性、有利、有组织的原则。
5月4日,中共中央向东南局和新四军发出指示,强调要放开军队,抵抗反共顽固分子的进攻,采取"应对可能突发的国家事件"的斗争政策。
6月下旬,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表讲话,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指出国民党顽固分子都要警惕突发事件,争取好日子。
11月,起草了朱德、彭德怀、叶婷、项英福何英琴、白崇熙《禹电》电报("好电"),明确驳斥了"豫电"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无理指责。
12月,他与从前线返回中央党校学习的同志交谈,强调干部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性。
1941
1月初,闽南事件发生。
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起草了重建新四军部的命令,并就闽南事件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讲话,并郑重提出了解决闽南事件的12条途径。
5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的《陕西甘宁边疆地区政策纲要》发布,规定边疆地区政权建设要贯彻"三三制"方针。
5月8日,起草了党关于撤回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指示,提出"与另一只手作斗争,以拉动",并赢得中间派的战略思想。
5月19日,《学习改革》报告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发表,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的思路,阐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8月1日,《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起草给党中央。
9月10日至10月22日,他出席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了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报告。
9月2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布了《关于成立毛泽东领导的高级学习小组的决定》。
秋冬两季,先后主持编辑了《六年前》、《六年前》和《两条路线》等党的历史收藏。
1942
2月1日,《规范党的风风》报告在党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发表。
2月8日,他在中宣部召开的干部会议上作了"在野八个单位"的讲话。
5月,他在延安文学工作者座谈会上发表演讲并作了总结。
9月7日,他为延安解放日报撰写社论,认为精英士兵的简单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
12月,向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别会议提交了一份关于"经济金融问题"的长篇书面报告,讨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体方针。
1943
3月2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他被推定为政治局主席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5月26日,《中国共产党解散报告》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的干部会议上发表。
6月1日,党中央起草了关于领导方式的决定。
7月1日,给康生写了一封信,指出要调查研究"反强奸"工作,分辨是非,教育群众,反对"武力、忏悔、信"。
7月12日,《延安解放日报》社论《质疑国民党》揭露了国民党顽固企图进攻陕西甘宁边区。
9月初至10月上旬,他主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批评王明在长达十年的内战中"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和抗战初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12月,中央党校大会堂"实事求是"题词完成。
1944
4月12日、5月20日,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干会议和中央党校第一期会议讲授学习和现状。
5月15日,通过在西安与国民党代表谈判的林伯源,他提交了一份提案,作为谈判的具体部分。这些意见书就国家政治问题和暂停两党案件提出了二十个意见。
5月21日,当选为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中央主席、主席团主席。
6月5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
6月至8月,他在延安会见了西北中外记者访问团成员和美国军事观察组成员,讨论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和两国关系。
1944年7月,毛泽东欢迎美国军事观察组参加大会。
9月8日,张玺在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10月31日,他主持了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决定派王震、王守道南下"建立以衡山为中心的基地"。
11月,周恩来等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赫尔利多次讨论两国关系,达成了五项协议草案。该协议草案被蒋介石否决。
1945
4月20日,在出席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六届七中全会最后一次会议时,毛泽东基本上通过了关于一些历史问题的决议。
4月23日至6月11日,他主持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了开幕词("两个中国的命运")和闭幕词("福贡山"),并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决定,毛泽东思想应当作为全党各项工作的指导。
毛泽东与朱德在中共十七届主席台上讨论报告
6月19日,他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央委员会主席。
7月,包括国家政治参赞于福成、黄炎培在内的六人就两国关系举行了会谈。谈到政党和团体通过民主的"新方式"兴衰的"周期性规律"。
毛泽东与黄炎培在延安机场会谈
8月9日,就最后一次对日战争发表声明。
8月13日,发表题为《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和我们的方针》的讲话,提出要对国民党实行针锋相对、无可争辩的政策,争取国家的和平与民主。
8月28日,他前往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谈。
毛泽东与蒋介石合影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的抗日战争以胜利告终。
10月10日,《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在重庆签署。11、回到延安。
10月17日,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发表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中国革命"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12月28日,起草了建立东北综合基地的指示。
1946
4月,对当前国际形势进行了几项估计。
6月26日,国民党军队在中原解放区发动大攻势,爆发全面内战。
7月4日,做出了战略决定,南方前线野战军"将在内线打几场胜利,然后转移到外线"。
7月20日,中共起草了"击碎蒋介石自卫进攻"的指示。
8月6日,他会见了美国记者斯特朗,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9月1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起草了"集中优势力量,歼灭敌人"的指示。
10月1日,中共中央起草了总结三个月战争经验的党的指示。
11月18日,"人民解放战争"这个名称首次出现在党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中。
1947
3月1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延安撤军,开始向陕西北部进行为期一年的过渡。
转向陕北
3月至8月,西北野战军率领打赢清华、杨马河、延龙、沙家店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在陕北解放区的关键攻势。
7月21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在陕北荆边县小河村举行会议,提出从1946年7月开始,五年解决蒋介石斗争的设想。在此之前和之后,部署刘登、陈肃、陈邪三支部队渡过黄河,进入战略进攻。
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PLA)被征召入伍,口号是"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1933年11月,《如何划分阶级》和《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草案重新发给全党,指导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正确发展。
12月25日至28日,陕北省三里县杨家沟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会议(即12月会议),就当前形势和使命提交书面报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十项军事原则和三个经济纲领。
1948
1月18日,党中央起草了关于当前党政策中几个重要问题的决定草案。
3月23日,陕北战争结束,渡过黄河向东,到达华北解放区。
毛泽东在陕北省五宝县川口登船,渡黄河到华北解放区
4月1日,他在山西兴县蔡家崖干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土地改革总路线。
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河北省南庄市召开扩大会议,就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发展生产、加强纪律提出了一些建议。
5月1日,有人致函李继申和沈延茹,提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在此之前举行新的政治协商会议。
5月27日,他抵达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坪山县西柏坡村。
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西柏坡召开会议,就战争、建国、金融等问题作重要报告。
次年9月至次年1月,该组织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次战略决斗,将长江以北的国民党主力部队汇聚一堂。
12月30日,他为新华社写了一篇新年贺词《把革命推向末路》。
1949
3月,他主持了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二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党的工作重点转变、夺取全国胜利、建设新中国的方针和基本方针。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二中全会上讲话
3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驻北平。
4月21日,面对南京政府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议》,朱镕基和朱联合下达了《进国令》。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下了《七法,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
毛泽东在香山
6月15日至19日,他出席了政协筹备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
6月30日,发表了一篇题为《论人民民主专政》的文章。
7月4日,再电工程潜入,赞扬程反江反桂,和平解决湖南问题,并就有关事项作出安排。
9月21日至30日,他出席了中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并致开幕词,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通过了周恩来起草并由他经过多次审查后修订的共同纲领。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在成立仪式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
毛泽东在建国典礼上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毛泽东思想万岁!
新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