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2鼎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太阳能探测科技试验卫星"玉河"号。该星将实现国际上首次对太阳H-alpha波段光谱成像进行太空探索,填补太阳喷发源区高质量观测数据的空白,提高我国在日系物理学领域的研究能力,对中国空间科学探索和卫星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探索日"时代。

10月14日18时5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太阳能H-alpha光谱探测和双超平台科技试验卫星与长征二鼎运载火箭。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新华社(摄影:郑斌)
全名太阳H-alpha光谱探测和双超平台科技试验卫星在太阳同步轨道上运行,高度为517公里,主要科学有效载荷为太阳太空望远镜。H alpha是研究太阳活动在光和色球响应中的最佳谱线之一,通过对该光谱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太阳喷发中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有助于研究太阳喷发的动态过程和物理机理。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数据中心主任、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专项总设计师赵健表示,"余河"实现了中国太阳能零探测零的突破,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探索日"时代,将开启我国太阳能探测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局面。 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太阳物理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
在轨道飞行期间,卫星将观测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光球和色球性能,探索太阳喷发源区的动态特征和触发机制,探测太阳暗条形成和演化的色球性能,揭示其与太阳喷发的内部关系, 并获得全天H波段多普勒速度分布,研究太阳低层大气动力学过程,为解决"太阳喷发和地表能量传输全过程物理模型"等科学问题提供重要支持。
卫星采用"双超"卫星平台设计,具有超高指向精度和超高稳定性。该平台将在轨道上应用磁悬浮技术,大大提高负载姿态指向的精度和稳定性。未来,双超平台技术还将广泛应用于高分辨率测地、大规模立体测绘、太阳立体探测、系外行星发现等新一代太空任务,推动我国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跨越式发展。
此次发射成功携带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两颗小型政府间合作卫星:大学生小型卫星-1和大学生小型卫星-2A,该任务是THESCO自成立以来发射的第一颗卫星。此外,发射还携带了八颗小型商业卫星。
此次发射"宇河"号卫星和实施长征2号丁运载火箭的任务,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总体开发,国家航天局负责卫星工程组织的管理,重大事项组织协调和发射许可证审批。
在当今高密度发射火箭中,着陆区环境的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了缩小空投区的范围,保证空投区的安全,这次发射是长征2鼎运载火箭中由网格舵空投区控制系统进行的首次性能验证试验,通过网格舵的扩散到一个子级的姿态控制返回, 可以达到将分落面积的射程减少80%以上的目标,使运载火箭的落点更加准确可控,大大改善了着陆区的安全环境。
发射前,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院、南京大学还联合组织了首届太阳能探测科技试验卫星的点名活动,经过收集、选拔和专家推广三个环节,最终命名为"宇河"。"玉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也是历法上的女神,象征着中国对太阳探索的起源和拓展。
新华社记者胡伟、刘阳涛
资料来源:Xinhu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