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江宁秣陵:以“小家”守护“大家”祖孙三代四口人的抗疫记

龙湖报(记者 张泽伟记者刘金磊)8月5日,江宁区启动第五轮全核酸检测,凌陵街周里村青年格子刘金磊做好了"全副武装"进入新一轮工作。由于居民人数众多,核电任务工作量大,在采样现场负责信息登记工作刘金磊,经常坐了大半天。天气炎热,窒息在厚厚的防护服里很快就会被汗水浸湿。

江宁秣陵:以“小家”守护“大家”祖孙三代四口人的抗疫记

"当我脱下手套时,我的手都是白色的,皱巴巴的。"但经过一轮核酸检测,居民对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现场也变得更加有序,"刘说。我感到非常高兴,感觉有点难,值得。"

江宁秣陵:以“小家”守护“大家”祖孙三代四口人的抗疫记

为了更好地普及居民的防疫知识,刘金磊记录了很多疫情防控的小常识,经常在每个村口用小喇叭,十字路口循环播放。说到这里,刘金磊有些骄傲,说自己有一种特殊的成就感,因为他的声音传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网格工的工作性质使刘金磊非常熟悉居民的情况,为了保证"检查一应检查",他主动带领医务人员为特殊团体进行挨家挨户的检测;

江宁秣陵:以“小家”守护“大家”祖孙三代四口人的抗疫记

刘金磊告诉记者,他穿上防护服,感觉离现在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父亲更亲近。刘金雷的父亲刘谷清是灵陵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生,在禄口疫情爆发当晚,他主动求助,当天凌晨,收拾简约的衣服,坦白了一些家里的事情,冒着一夜的险匆匆离开, 成为中心首位走疫一线的医务人员。

江宁秣陵:以“小家”守护“大家”祖孙三代四口人的抗疫记

刘谷青和他的同事们目前在禄口一家集中隔离酒店负责健康管理,目前有200多名集中隔离人员,由刘谷青和他的8名医生团队来管理,包括每天两次体温和每日核酸检测工作。一线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大,有一定程度的危险,家人对刘谷青既怀念又担心,但冲到前线的这半个月,刘顾青也只是在非常难得的空闲时间才有机会给家人打视频电话。刘谷清在视频通话中对儿子说:"我们现在穿着同样的'战袍',我们要做好自己的岗位。"

江宁秣陵:以“小家”守护“大家”祖孙三代四口人的抗疫记

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一家73岁的党员、老医生刘金福(刘谷清的父亲,刘金磊的爷爷)在知道核酸检测工作需要志愿者协助后,第一时间报案,在采集点不遗余力地大放异彩。刘金雷的母亲姜玲也为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她默默地在"高危区"奋战,用自己的双手清理垃圾、杀灭环境、处理医疗垃圾、保护医院的清洁和安全。

三代孙子,一家四口,一起上战场,同心抗疫,他们携起手来,互相鼓励,用"小家庭"保护"大家",用家庭诠释来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