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自贸区是离世界经济最近的窗口,西咸新区机场新城是陕西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在自贸区改革创新的带动下,中国(山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机场新城功能区应如何努力,进一步帮助陕西提升出口型经济发展?
机场新城以自身优势打造自己的湾区经济,打造陕西临空科技产业集聚区——"自由贸易蓝湾"。

"自由贸易蓝湾"机场新城市位置图
"机上经济"成为秦崇源创新驱动平台差异化的突破口
在第十四届全运会开幕式上,"秦崇园"出现在文体展《中国梦》第三章中,一时引起不少关注:陕西的"原作"是什么?
今年3月,秦崇源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全面启动,该平台是陕西最大的孵化器,是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平台,总窗口位于西咸新区。秦崇源肩负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共同技术研发平台、实现校企合作的使命,为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拦路点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机场新城坚持科技创新领先,注重航空特色,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大力推动航空科技、智能化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发展,为航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充满活力的"新引擎"。
机场新城"自由贸易蓝湾"鸟瞰图
在此背景下,"自由贸易蓝湾"应运而生!
秦崇园启动两个月后,秦冲原导区(机场)科技创新周在西县新区机场新城开幕。5月26日,中国(山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与陕西"自由贸易蓝湾"推介会举行,这也是"自由贸易蓝湾"的正式亮相。
"自由贸易蓝湾"位于机场新城西口,面积约2.8平方公里。作为陕西省林空气科技产业集聚地,"自贸蓝湾"将聚焦生命科学科技大命题,吸引智能医疗设备、创新医药产业,通过临空医疗美容、数字化健康管理等行业激发区域知名度,利用智能供应链平台进行生产服务。
凭借自贸区的优势,自贸区蓝湾旨在打造自贸区的"特区",开放高地和产业聚集的新港口,面向航空业,航空企业总部和数字经济。其中,一期"自贸蓝湾"先后建成了机场国际商务中心、原海思路新城及南航、四川航空、深航总部运营基地等项目;
蓝湾1号机场新城项目规划
面对西安科技"红海""自由贸易蓝湾"寻找另一片蓝海
随着今年1月22日陕西省仙岗综合保税区正式关闭,机场新城完成了航空经济的一个重要难题。无论是创新案例,还是客货吞吐量,机场新城在发展自由贸易和服务贸易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供给侧技术迭代与消费侧升级、人口老龄化等趋势并存的条件下,传统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向生命科技产业融合格局转变,机场新城也应选择高价值、高大众环节,促进融合升级,达到吸引产业、吸引人的目的。
因此,"自由贸易蓝湾"产业体系规划以打赢智能医疗设备和创新药物为指导,以相关产业延伸,上下游为主导,以"智能医疗设备和创新药物2大主导产业、机上医疗美容和数字化健康管理2大特色产业、1大智能供应链平台"为支撑, 建设"221"生活科技产业体系。
此外,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办法》,支持自贸区开展"双头外"保税维修业务,支持自贸区外贸发展,"自贸区蓝湾"也将利用东风政策打造西部产业最为完整, 最形式,政策最好的离岸贸易中心和航空保税维修基地。
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机场新城功能区借助"蓝湾"建设,加快自由贸易"出海"。自贸区蓝湾利用"自动应用"原则、"政策至上"原则和自贸区自主改革创新,为投资者提供更广泛的投资机会,让更多企业在新机场城市"成长得更快,飞得更高"。(温相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