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若何做好蓝莓成熟期的第一大害虫果蝇的防治

前言:青岛地区蓝莓冷棚,大田蓝莓正处于成熟收获期,而这一时期果蝇是主要的潜在害虫,果蝇对蓝莓果实的危害有所隐藏,这一时期果蝇防治工作不好,导致蓝莓鲜果商品少,果蝇蚜重的蓝莓果实进入市场, 进入消费者手中,蓝莓果实会随着蜱虫而影响他们的品牌形象。因此,多年期果蝇防治技术将系统总结和分享,供蓝莓果蝇防治作为参考。

1、了解果蝇

蓝莓成熟过程中最令人恐惧的害虫是果蝇,它是如此隐蔽,以至于很难检测到蓝莓果实的危害。

据信,许多人可能不熟悉果蝇,但他们不能更熟悉它们;它们可以被理解为苍蝇的近亲,看起来像苍蝇的缩小版本。

若何做好蓝莓成熟期的第一大害虫果蝇的防治

果蝇被制成

2、果蝇对蓝莓果实的危害

虽然果蝇成虫对蓝莓的生长影响不大,但成虫果蝇在成熟、接近成熟的蓝莓皮下产卵,卵孵化后,给幼虫原位汁液作为危害,幼虫先在果皮上作危害,再给果心腐烂, 被杀后,果实逐渐软化,褐色、腐烂,幼虫咬皮后发育成老熟幼虫,严重影响蓝莓果实的安全性和商品价值,如果不严格控制蚜虫果实,让它流入市场,蚜虫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品牌形象。

若何做好蓝莓成熟期的第一大害虫果蝇的防治

果蝇蜱

果蝇繁殖迅速,一般12天完成一代,每只成虫一生能产卵300多个。

若何做好蓝莓成熟期的第一大害虫果蝇的防治

果蝇的历史

3、青岛地区蓝莓园果蝇品种组成(这部分内容来自自己发表在《果农之友》上的文章)

在青岛地区蓝莓种植公园,利用糖醋诱导蓝莓园果蝇,通过采集和鉴定,蓝莓园主要有四种果蝇,即黑腹果蝇、斑点果蝇、海德果蝇、艾米果蝇,其中黑腹果蝇种群数量最多, 斑点果蝇数量第二多,其余两只果蝇种群非常少。

蓝莓果实的主要危害是斑点果蝇和黑腹果蝇。斑点果蝇具有强大的产卵器,可以刺穿蓝莓皮并将卵产在果实中;

若何做好蓝莓成熟期的第一大害虫果蝇的防治

斑点果蝇的雌性产卵装置

青岛蓝莓园果蝇成虫于5月初被发现,12月中旬不再诱发果蝇,果蝇在满活动期间,糖醋液诱导成虫总数为:黑腹果蝇:斑点果蝇:海德果蝇:艾米果蝇: 58:35:6:1;雌雄比例:黑肚果蝇1.8:1,斑点果蝇1.3:1,海德果蝇1.9:1,艾米果蝇1:1。

4、青岛蓝莓园果蝇生长动态(这部分内容摘自自己发表的科学育种文章)

第一个小高峰是在6月25日,当时温暖棚内的果蝇数量处于较低水平,6月15日在5个监测器中监测了15只果蝇,而温暖的果蝇从4月初到6月中旬在该地区成熟,成熟期与果蝇种群的增长交错。

若何做好蓝莓成熟期的第一大害虫果蝇的防治

从5月4日到果蝇,5月11日有一个小高峰,从6月8日开始,种群数量急剧上升到峰值,即6月25日,果蝇数量向上波动,但数量保持高位直到8月17日;

若何做好蓝莓成熟期的第一大害虫果蝇的防治

从5月4日到果蝇,5月11日有一个小高峰,从6月8日到6月29日达到高峰,田间采果从6月中旬开始,到7月下旬结束,在此期间,田间果蝇的数量上下波动,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若何做好蓝莓成熟期的第一大害虫果蝇的防治

5、果蝇控制

5.1、温棚果蝇控制

该地区暖棚蓝莓从4月初到6月中旬收获结束,从图1看,这段时间果蝇种群在棚内处于较低水平,与同期冷棚和田间果蝇种群数量明显较低相比,且数量一直呈稳定趋势,这可能与暖棚有膜覆盖一致, 防止果蝇迁入棚内有关系,自6月15日果蝇数量增加以来,又类似田间冷棚迁采的趋势,但数量偏低,这可能与收割结束去棚膜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周围环境的温暖棚有关。因此,为了预防和控制果蝇在温棚中采用以下方法:(1)在棚内蓝莓色转换,悬挂糖醋液作诱杀装置,专门用于制备好的糖醋液(糖:醋:酒:水:1:2:2:4)中的容器(本容器可由矿泉水瓶自制陷阱, 推荐量30个陷阱/棚。(2)在温棚尾果建议喷洒全身乙基杀菌剂,服药后按安全间隔合理安排采摘,以免发生果农超标事件。

5.2、冷棚和田间果蝇控制

在这两种模式中,果蝇的发生率都远高于暖棚,导致果蝇每年减少蓝莓商品量,而果蝇在这两种成熟模式中的防控是一个重要而严重的农业问题,从果蝇的两种模式长曲线来看,在收获期的两种模式, 果蝇数量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冷棚、田间蓝莓果蝇控制压力势必大于暖棚,对于这样的差异,冷棚田果蝇控制可采用以下措施:(1)清洁果园,保持果园卫生,及时快速收获,在降雨到来之前, 及时合理安排采收计划,(2)5月下旬开始所有棚屋或整个园内悬挂糖醋液,具体方法和推荐量参考温水棚,定期取出瓶装成虫,每周补充,更换糖醋液。(3)使用生物源和植物源农药(如苦味素),在果实成熟前10~15天,杀灭效果好,降解快,安全间隔短。乙酰盐等)树喷雾,以防止果蝇产卵对水果造成危害。(4)在收获过程中随时要查看果蝇数量,监测,如种群暴发,推荐喷洒剂,选用高安全性药剂,如乙基杀菌剂,用药后必须按照药安全间隔合理安排采摘。

最后:

(1)本文的3-5个部分均为青岛地区的研究成果,对于其余蓝莓果园果蝇的控制需要根据当地果蝇的具体发生情况而定,本文仅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

(2)本文与以前发表的论文相结合。3部分来自他们发表在《果农之友》上的论文《蓝莓园果蝇的种类与预防措施》,4、5部分来自他们自己发表在科学育种论文《蓝莓园果蝇生长动态与防治措施的不同栽培模式》。

(3)文章不当,欢迎交流讨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