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大两成果入选“中国古生物学2020年度十大进展”

近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发布了《2020年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西北大学《澄江动物核心价值:动物形态》《人类基本器官的诞生与寒武纪爆发时期发现的最早的偷壳登船关系化石》两项科研成果入选。

地球的三部分动物树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是如何形成的?在造型期间,哪些动物最接近人类的直系祖先?西北大学舒德干院士、韩健教授经过深入研究,初步破解了上述问题:一是澄江动物不仅延续和拓展了以往基础动物和原有动物分部门多类繁荣,而且诞生了后口动物分部门的所有群体,标志着三种动物的树模;二、寒武纪三幕爆发与动物诞生三个子部门依次同步耦合;三、昆明鱼第一是人类祖先的思想和脊椎,古代昆虫动物的门是非常接近祖先的"第一裂缝"。

由西北大学张志飞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对寒武纪爆发期间海洋生物寄生虫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前,寒武纪或更早的化石记录仅基于少数化石或标记,这项研究首次从宿主个体病理学的角度证明了地球上最早的特化寄生关系,并提出被盗的寄生是地球上最早的寄生现象;

自2017年以来,"中国古生物学年度十大进展"评选和出版已经举办了五次,每次都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生物学的发展。《2020年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的发布,对于进一步推动学科创新发展,展示我国古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和科学成果,促进科学研究、科学传播和化石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陆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