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忘初心感受河南防汛中的“河北精神”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人民网石家庄7月26日(张继航)在暴风雨前,总有一些场面,有些瞬间让我们感动。在河北省帮助河南抗击暴雨的现场,每天都上演着感人的故事。

.m 25日晚9时40分,保定蓝天救援队部分成员返回临时位于新乡市红旗区的蓝天救援队新村指挥部。经过一天的密集救援,团队的衣服已经湿透了。

不忘初心感受河南防汛中的“河北精神”

保定蓝天救援队完成了救援任务后的第二天合影。人民网 张继航

10点钟,匆匆忙忙的晚餐后,队员们完全放松下来,互相"比较"了一下晒黑的人。据保定蓝天救援队副队长于军介绍,救援队于7月21日抵达河南,已转移被困人员2379人,在救援过程中,当地民众担心自己饿了,在造成自己损坏的情况下还坚持一线人员送餐,夏天的绿豆汤, 现在烤大蛋糕,不接受。

不忘初心感受河南防汛中的“河北精神”

防洪救援现场。人民网 张继航

每当看到救援车经过时,沿途的人群都会在冲上前方时挥手并说"谢谢"。

不忘初心感受河南防汛中的“河北精神”

蓝天救援队的成员在现场短暂用餐。人民网 张继航

泸州蓝天救援队副队长马阳已经在救援现场战斗了6天,"我们20日晚到达河南,泸州队已派出21名救援骨干。"在救援前线,21名队员克服了一切困难,顽强地克服了各种挑战,装备有车辆无法到达的地方,弃车后步行水上拖船前进。不休息,不在乎吃,一天喝点水,忘了自己身上的泥水,四肢酸痛,起泡的白皱纹脚......与时间赛跑,转移灾民,每一次救援一个被困群众,队员们从心里感到如释重负。

不忘初心感受河南防汛中的“河北精神”

蓝天救援人员讲述了救援的故事。云层飞逝

一件浸透了汗水和水泥水的衣服,一张晒黑的脸,一双起泡的脚......令人心痛,更恭敬,这些都是"河北精神"在反王营救的第一线真实写照,也是河北人民负责精神的无声勋章。

在救援线上,有一个"橙色"的身影一直冲到前面做个样子。90后衡水市消防员张连浩说:"我们消防救援队的职责是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哪里有需要,我们就会赶到哪里去。"

7月22日中午14时,安阳市宗村出现大量积水,村民家中出现大面积积水,严重影响着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衡水分公司采用龙吸水进行排水作业,经过6小时的排水,作业排水量达到6000立方米,村内积水量明显减少;为了避免排水机器人吸入杂物影响机器的效率,消防员全程跟随排水机器人,及时清理吸气口周围的杂物。

洪水救援、救援被困人员、值班排水、淤积都有消防员的"橙色"身影,我们无视饥饿,昼夜不停,继续战斗,由于长期浸泡和防护靴的摩擦,队员的脚严重开裂和起皱。

与时间赛跑,为光明保驾护航。河北电力轴转动"点亮"河南万灯。

不忘初心感受河南防汛中的“河北精神”

保定动力深夜起重机作业现场。人民网 张继航

"大家注意现场的安全,尤其是起重机工作,这是晚上,首先要保证照明不是问题!"25日.m 11时45分,在河南省新乡市宝龙国际社南门,来自河北省电力保定全国网支队的王耀宗正捂着喉咙张开喊叫,一个略带嘶哑的声音无法掩饰心中的焦虑和期待。

王耀宗是国内特豫园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7月23日刚完成河北省沂县电力维修现场返机组,赶紧喘口气,接到了支援河北新乡电力维修的任务。

24日,在赶到大新乡后,他的第一项任务是为宝龙国际社区的1600名居民提供应急电源。46名电力维修人员从河北省保定市运来,携带10台发电设备迅速来到宝龙国际社区,首次与物业对接。

不忘初心感受河南防汛中的“河北精神”

25日23时45分,供电人员齐聚宝龙国际社区。人民网 张继航

"看到电源的到来,我们松了一口气。宝龙国际社区热烈欢迎他们。看着社区居民对用电的渴望和期望,王耀宗勘察了现场,同事们迅速做出了判断,确定了施工方案。"我们只是在与时间赛跑,让居民尽早获得电力。"王耀宗说。

河北电力无畏水,不畏泥泞、高温,急需进度,争分夺秒,夜复一夜地修复和恢复供电,用实际行动"点亮"灯光,也赢得了当地人民的认可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