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0日,为期两天的"大趋势,玩福州"——2019中国福州首届泛剧产业高峰论坛落下帷幕。本次论坛围绕"泛剧"这一主线,分为"产业初创"、"产业聚合"、"产业落地"三个章节,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为加快福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建议。
论坛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州市人民政府、江西省文化产业协会、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局、福州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福州市文昌历管委会、AMJH运营规划办公室、江西精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福州市三荣旅游服务有限公司
<h1>"奇妙的思想大碰撞"</h1>
<h1>福州首届泛剧产业高峰论坛八场讲座精彩回顾</h1>
尹立松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
"以古人治本,开放自己的生活",福州要发展泛剧产业,必须深耕地方文化资源和企业禀赋,以创意创新为手段,综合运用多种创意方法,推动新城乡、新产业、新消费的发展,给他们新的动力。要能够通过IP讲好故事,设计赋能,做好美学、社区赋能,做好沟通,深入人心,实现地方产业升级,发现新产业,打破多产业的界限,形成模糊生态,融合创新,人才升级。
尹立松认为,泛剧的制定对于福州来说已经上升到区域发展战略的层面,文化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应该倡导融合城市、乡镇、文化、旅游、生产要考虑,城乡融合、文化旅游融合、产业升级需要融合。泛剧产业的概念不仅仅是发展剧业,而是提升赋能和提升附加值的作用。泛剧场产业包括泛剧场体验空间、知识产权开发与创意产品、生活方式品牌、社区交流与研究,甚至中国传统文化。福州要用唐仙祖,用戏剧把它传播到大传统文化,然后福州独特的文化品牌、旅游品牌就被打破了。
陈晓华
照明集团联合创始人、深圳光彩旅游董事长
戏剧是一种生动的文化,戏剧的传承让文化活下去,戏剧产业,就是让这活火,传递下去,走下去。福州拥有文化优势,标准的莎士比亚文化,唐显祖文化是支撑福州走向世界顶级的支柱。在唐贤祖戏剧文化的带领下,传承唐献祖的戏剧文化,利用国家平台讲中国故事,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引爆和推动福州文化旅游大发展,造就了看、写、演、演的国际"剧都"。 判断和学习戏剧。
陈晓华认为,福州应该发展泛剧产业,戏剧模式应该现代化,而传统文化要强强有力,以戏剧文化为核心内容,以现代视听灯光艺术为载体,打造特色IP,发展更年轻、更受欢迎的戏剧。戏剧要以场景为导向,引入戏剧主题灯光来展现戏剧场景,虚拟动作与静音相结合,让戏剧走出影院,增加其体验。嘉年华活动,戏剧产品要轻资产,开发模块化、可复制、移动化的新产品,如:福州故事展示、现场戏剧表演、福州游戏体验、福州特色贸易等。
钟启华
湖南广播电视传媒中心创新研发部主任
钟启华表示,话剧不是老年人的标志,而是通过媒体的传播,利用名人的帮助推广,帮助歌剧走出内在的模式,用新的思维、新的方式帮助泛剧行业做更年轻、更受欢迎。在媒体传播方面,他认为要坚持先行、创意为王、内容为核、服务为主,实现媒体融合与泛剧产业的创新结合,推动整合媒体时代泛剧产业的传承和发展,实现产与融合的结合。
周静波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戏剧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剧学院院长
周静波从新的角度分享了他对戏剧对旅游业的积极意义的看法。在他看来,戏剧节已被证明是繁荣戏剧艺术的有效途径。节日不仅能满足主办城市的文化生活需求,还能有效提升城市的品牌和综合竞争力。"乌镇戏剧节"和"天津大剧院"背后的成功经验证明,一个成功的戏剧节应该是艺术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合作的结果,是艺术界、商界和社会的共赢。
他还表示,电影节要有所作为,主办方要有原创感,节目一定要有一批原创剧。希望福州在打造泛剧产业上有创新意识,在现有原剧的基础上,开发更多原创剧。
王旭
埃斯马特度假村产业平台秘书长
王旭凭借过去几年Asmat平台的成功运营经验,对福州"泛剧产业"的未来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认为这首先是发现IP,提升IP,打造福州泛剧产业生态,具有独特的顶级IP,吸引独特的流量。其次,关于人才的升级换代,要想让福州泛剧产业上升到福州区域旅游,足够的创新人才密度至关重要,如何让人才来到福州是一件值得思考的问题。又是内容升级,在强IP的支持下,开发更多创意内容衍生品,让福州的泛剧产业成为闭环的良好生态。
最后,他还提到了社区升级,比如邀请年轻社区、戏曲爱好者到福州、在文昌里、唐仙祖的故居或福州街头表演最近的民间表演,更广泛地延伸泛剧产业生态的概念,让更多热爱戏剧的人来到福州,让更多不知热爱戏剧的人爱剧, 所以胜利属于福州。
于仁国
魔豆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梦幻城文化创始人合伙人、联合创始人
在论坛上,余仁国从自己多年在创意创作领域的创业实践的角度,分享了他对行业和戏剧相关案例的观察。以故宫博物院、粉红宝贝、京剧猫等更著名的例子,让嘉宾更直观地了解市场需求,为泛剧IP的提炼,再用自己动漫领域的相关经验进行分享。
他认为,文学产品的衍生品不容忽视,比如汉服文化,也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它在社交网络、短视频、走秀、电商等平台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戏剧可以与汉服文化相结合,还可以通过跨界授权、跨界合作,利用全社会的产业链资源实现衍生品的呈现形式。
单跃点
上海北京剧院院长
在论坛上,Single Leap Forward分享了自己对泛剧业的看法,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在他看来,泛剧是对戏剧在主导下产业发展模式和逻辑的重新认识,只要所有与戏剧相关的文化资源,包括我们人民的生活行为,包括我们的习惯、生活方式,或者一种内在需求,这都被认为是一种戏剧资源。
泛剧不仅要打破传统戏曲的一些老问题,还要保留传统戏曲的精髓。在做泛剧时,不仅要依靠管理权,还要遵循市场规律,尽可能把传统戏曲与普通人的生活关爱,拓展与人民生活相关的戏曲接触面。让传统戏曲能够与人互动,培养自己的观众,形成独特的观众。
圆桌论坛
在圆桌会谈中,中国传统戏剧专家、中国昆曲研究会副会长周传佳就泛剧中的"泛"概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同意"泛"字的边缘化和接地气,这样定义才能让剧作家更有想象力和活力,但对于"泛"的模糊性,也可能引起自己的担忧,所以他认为在"泛剧"产业的发展中应该更加扎实,把握戏剧的实质和根本性的东西, 把握和防范"泛"的界限,绝不能忘记戏剧的本质。
唐显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吴凤仪在论坛上提到了牡丹馆四梦的当代意义,以及唐仙祖文化的精神灵感,并有让"唐王文化"在这个时代大放异彩的愿景。城市文化旅游投资公司总经理傅武轩在听取了专家对泛剧产业的看法后分享出的想法,表示未来文化旅游投资的思考方向将是如何让泛剧落地、套现,如何让福州成为泛剧产业集群,报业集团发展, 产业链平台的形成以及如何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王旭从自身理解、解读泛剧的概念来看,"泛剧"可以作为戏剧的延伸,运用文化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模式,帮助打造福州之巅,同时区分其他地方的泛剧特色产品,用群智的力量推动福州成为"剧城之都"。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期间,福州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2017年G20峰会中国文化形象代表、民族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自贡光彩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推动中国传统戏剧与中国传统工艺的融合, 打造全新的"感知中国中国戏曲展",并有望在"十一"期间首次向公众展示,旨在促进中国文化的自信。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致敬。
来源:北国网、福州市全媒体中心、福州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