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珠海粤澳合作中药科技产业园南方日报记者 关明荣
诚挚委托
横琴具有粤澳合作的内在优势,应加强政策支持,丰富合作内涵,拓展合作空间,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澳门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2018年10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珠海,考察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药科技产业园和格力电器有限公司。"建设横琴新区的初衷是为澳门工业的多元化发展创造条件""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要有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的雄心和精神"......用健全的话语激励珠海乾部群众做改革开放的锐利战士。
珠海坚持以珠澳合作发展横琴为指导,加快建设横琴粤澳深合作区,着力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向"大强""大优"跨越式过渡,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国际经济区。
推动粤澳深度合作迈入新阶段
牢记横琴发展建设的初心,三年来,横琴不断调整发展方向,全力为澳门工业的多元化发展创造条件,不断增强澳门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截至今年8月底,横琴已注册商业主体5.5万余家,注册资本超过3万亿元,其中澳资企业4500余家,注册资本1300多亿元,成为澳属内地企业最集中的地区。
在新征程中,横琴开发建设开启了历史新篇章。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合作区建设总体规划》正式发布,9月17日,横琴粤澳深合作区管理机构揭牌,标志着合作区进入全面落实、加快推进的新阶段。
"在横琴创业已成为澳门许多年轻人的首选。澳门青年企业家黄寅每天往返于澳门和横琴之间,合作区的建立让黄寅对这里的热情和活力有了深刻的认识,"随着秦秦与澳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横琴这片土地将为澳门的年轻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合作区管理机构正式揭牌后,新机构进入了高效运作的轨道。在聚光灯下,一个接一个的"第一"诞生了。横琴粤澳深合作区综合服务中心迎来了首批营业执照申请人,诞生了五家澳资企业。澳门卢德忠创立了澳门汇(广东横琴)国际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成为合作区管理机构后揭牌后首批"诞生"的企业。颁发了第一份施工许可证,批准了第一份外国商业保险许可证...合作区呈现出充满活力和效率的新气象。
"横琴计划"发布一个多月后,合作区新增企业520多家,注册资本超过100亿元。其中,新增澳资企业近100家,注册资本13亿元。
粤澳深度合作进入新阶段。"粤澳共管共享共建,是全新的设计和安排,前所未有,前所未有,无前例可循。横琴粤澳深合作区常务理事李维农表示,管理体系将不断优化完善,为合作区、澳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提供示范,推动"一国两制"稳步向前发展,推动澳门更好地融入国家整体发展。
中医药产业聚集效应正在逐步形成
走进分子状态(珠海横琴)中药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股淡淡的中药味就来了。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新成员,在工业4.0标准架构的基础上,架设了现代中药无人化生产线。公司董事长周跃生表示,希望结合秦澳的资源优势,共同推动中医药的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让"澳门制造"的现代中药走向世界。
"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产业"是横琴计划明确提出的产业方向之一,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也是澳门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第一个项目。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宏,时刻记得总书记来访时说过:"中药是中华文明的宝藏。要深入探索中医药宝库的精髓,促进产科结合,促进中医药产业化和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如今,工业园吸引了210家注册企业,其中50家在澳门培育,逐渐形成了中药行业的集中效应。
澳喷油制药是澳门本地中药生产企业,在园区内孵化,其生产的莲蓉酱等外药品种,已完成在莫桑比克植物药注册。"产业园与内地丰富的人才资源相接,为产品走向世界开辟了渠道,并配备了中国和欧盟认证的世界级实验室和中试车间,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高端的公共研发平台。公司技术开发总监刘迪恒认为,产业园的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进驻工业园区的生物制药企业正在取得可观的突破性成果。其中,Levanda研制出的首批新型mRNA疫苗标准样品,已应用于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临床研究,Emstein开发的新型干细胞药物经FDA临床阶段批准,ING(横琴)药物研究所等双黄雾化吸入制剂等新药,正在开展动物药理学预实验, 安全性前期实验研究和药理学研究,这些转化结果正在使这里成为珠海生物制药技术更新的源头。
走出国产设备"强心"之路
走进格力电器生产车间,高度自动化的智能制造生产场景令人印象深刻:中央控制中心大屏幕,全线虚拟仿真,从产品设计、生产规划到制造全流程数字化实施;
自2018年以来,格力电器一直坚持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引领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和发展,已为市场定制了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大型自动化生产线解决方案。
不仅针对消费端,格力专心打造面向企业端的智能制造设备,涵盖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伺服机器人、智能存储设备、智能检测设备等10多个领域10多个规格。其中,工业机器人的关键部件包括控制器、驱动器、伺服电机和变速箱,格力通过技术研发和生产。
格力电器创新发展,推动珠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缩影。今年8月,历时一年多完成二次修订的《珠海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正式开始实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进一步彰显了珠海打破科技创新发展体制壁垒,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的决心。 引领创新开发区。
这个在20世纪90年代以"科技奖"闻名于全国的城市,再次发出了科技创新的强烈声音,吸引了更多的企业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经历过的人说
于元祥,珠海恒琴妈妈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充分发挥广东、澳洲优势,向世界推广中医药
南方日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访问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以来,园区发生了哪些变化?
于元祥:近三年来,工业园区发生了很大变化。当时,园区孵化器长期没有建成,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很多企业才刚刚开始安顿下来。此后,园区一直努力创造更好的条件帮助企业,特别是在澳门,澳门的企业数量增加了好几倍。
南方日报:从工业园区经理,到园区企业代表,感受一下当前的创业和商业环境?
于元祥: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在软环境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对接外部资源和国际贸易服务等。这些优势主要得益于园区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首个落地项目,得到了澳门和广东两国的支持。此外,澳门与葡语国家长期建立的联系和渊源,也赋予园区中医药产业与生俱来的国际化优势。
南方日报:未来有什么发展计划?
于元祥:作为园区内的创业企业,我们将专注于中医药乃至生物制药行业,并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为医药企业的创新研发提供专业支持。从产业园来看,随着《横琴计划》的发布,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被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我们将充分利用广东的资源优势和澳门的接触优势,推动中药产品走向世界葡语国家和地区,进而指向周边市场的表面辐射。
南方日报记者 梁汉申明义 吴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