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90年代郭富城为摆脱偶像标签拍了这部拳击电影,可惜吃力不讨好

作者:麦克疯说电影

20世纪80年代末,以舞者身份进入剧团的郭福成,被TVB艺人经理冯美家晉改造成电视演员。虽然他在这段时间里参与了很多剧集,但由于大部分演绎了龙的设定和配角,所以表演没有取得任何成功,后来他开始向台湾发展,最后凭借电视广告和中国大碟《爱你不完》一炮而红。

90年代郭富城为摆脱偶像标签拍了这部拳击电影,可惜吃力不讨好

几年后,他被邀请回港正式进入电影行业,但由于银幕角色的类型早已固定下来,所以一直被外界定义为"偶像演员",为了摆脱标签,郭富成决定在1995年彻底转型。今年,他不仅剪掉了标志性的《富城头》这一前所未有的观众形象,还放慢了剧的节奏,只有两部他认为能够展现新自我的作品,其中一部是1996年正式上映的拳击题材动作片《浪漫风暴》。

90年代郭富城为摆脱偶像标签拍了这部拳击电影,可惜吃力不讨好

这部电影由台湾龙翔影业投资,吴玉森等人创立了新里程电影公司制作,其导演梁百建从1984年的《两虎记》和《笑人》一路开始跟随吴玉森担任副导演,可以说吴玉森可以走出低谷,直到国际电影界, 不失梁百建的功劳,所以吴玉森支持他到这场"浪漫风暴"正式坐上导演的座席,也是一种回报。

90年代郭富城为摆脱偶像标签拍了这部拳击电影,可惜吃力不讨好

故事的主人公阿秦(郭福成饰)因为为同学工作而被判入师范院,以致全家只有他不能移民,为此他郁闷不堪,变得自我陶醉。

90年代郭富城为摆脱偶像标签拍了这部拳击电影,可惜吃力不讨好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父亲的学生建华(李若元饰),一见钟情地献身于她,然后展开了激烈的追击,阿秦也很好的感觉,建华不忍心看到他整天无所事事,然后用言语刺激他重新焕发活力。

90年代郭富城为摆脱偶像标签拍了这部拳击电影,可惜吃力不讨好

为了让建华看到未来,阿秦通过辅导员的介绍找到了洪忠师傅(洪金宝),希望从对方学习打架,最初因为洪忠怀疑打斗风险太高,谋生困难所以不想教书,直到后来他看到阿琴是建华兄弟, 随着"香港拳王"陈玉丽(唐文龙饰)的教训,一波不屈不挠的强势,决定了自己未来可以成为一名拳手。

90年代郭富城为摆脱偶像标签拍了这部拳击电影,可惜吃力不讨好

经过艰苦的练习,阿秦迎来了自己的第一场拳击比赛,但经验还不够,他在开始时反复下风,然后在建华面前鼓励越南战,最终击倒对手。

90年代郭富城为摆脱偶像标签拍了这部拳击电影,可惜吃力不讨好

第一场战斗后,阿秦一路过关都会变成拳击黑马,于是他邀请陈玉丽去战斗,以恢复尊严,但结果却在比赛中失利,造成对方意外死亡,虽然战争让阿秦声名鹊起,但也造成了他与建华之间的隔阂, 让他为陈玉丽的死道歉。

90年代郭富城为摆脱偶像标签拍了这部拳击电影,可惜吃力不讨好
90年代郭富城为摆脱偶像标签拍了这部拳击电影,可惜吃力不讨好

此后,阿秦曾一度靠在黑市拳击的天上打生死,把自己麻醉了,已经改做酒吧生意的退役前冠军,每天都看到他全身疥疮,然后建议阿琴应该放弃黑市拳击,回到正轨,代表香港为亚洲冠军而战。

90年代郭富城为摆脱偶像标签拍了这部拳击电影,可惜吃力不讨好

这时,以为不会看到建华的阿秦和在街上相遇,两人都难以抗拒旧情怀的复苏,建华不仅从心底原谅了阿秦,还帮助弟弟陈玉丽完成了亚洲拳王山田本义(齐达钱也装饰)的最后愿望, 为此,阿秦决定再次站在舞台上,和山田一起参加亚洲拳击锦标赛。

90年代郭富城为摆脱偶像标签拍了这部拳击电影,可惜吃力不讨好

因为阿秦长期从事黑市拳击,身体长期留下严重的内伤,所以简直难以承受山田的一系列重拳,但为了履行对建华的承诺,向家人证明,阿秦选择战斗到底,虽然最终成功击败对手赢得了金腰带, 但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90年代郭富城为摆脱偶像标签拍了这部拳击电影,可惜吃力不讨好

影片的动作场面非常逼真,拳头到肉,充满活力,但与一般的拳击题材电影不同,影片并没有刻意突出这两个元素的鲜血和灵感,而是要爱、感情贯穿其中,这也为阿秦从从混乱开始的大转变,再到寻求前进提供了充足的基础, 例如,他决定挑战亚洲冠军,不再是出于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因为他无法面对自己,无法面对建华兄弟的死亡,更多的是出于"赎罪"。而做出的决定,所以这个角色更像是普通人的影子,而不是英雄的影子。

90年代郭富城为摆脱偶像标签拍了这部拳击电影,可惜吃力不讨好

从效果上看,这场"浪漫风暴"或许不是大投入大制作,但毕竟这是梁白建第一次当导演,所以也邀请了很多圈内朋友朋友帮忙,除了洪金宝的情商主演,除了洪世甫,还有许鞍华, 高志森、陈果、马朝晖、胡大伟等知名导演共同客串,从而为影片增添了不少荣耀。

90年代郭富城为摆脱偶像标签拍了这部拳击电影,可惜吃力不讨好
90年代郭富城为摆脱偶像标签拍了这部拳击电影,可惜吃力不讨好
90年代郭富城为摆脱偶像标签拍了这部拳击电影,可惜吃力不讨好

这部电影不仅对梁百建来说意义重大,也是郭福成从电影开始的重要转折点,因为从这里开始,他在"偶像秀"之前的表演层面尽可能地失去了外在多于内在的,更多的是靠心演戏, 而这时人物的情感就会立体而有说服力,无论是阿秦在家庭中会移居颓废抑郁之前,还是建华时温柔的毅力,还是站在舞台上的毅力,最后躺在医院病床上无助等等,郭福成都非常把握到位, 让他给观众留下的"只有帅气"的内在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

90年代郭富城为摆脱偶像标签拍了这部拳击电影,可惜吃力不讨好

虽然那一年上映的电影,虽然票房突破了1000万港币,但遗憾的是郭富诚的改造努力却没有让他得到任何赞誉和赞赏,连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都没有,也受到外界的愤世嫉俗,认为他"做对了事", "应该回去唱歌",据说很难不讨人喜欢。但结合郭富成的电影生涯,正是因为这场"浪漫风暴"让他改变了玩法,也为他后来赢得电影皇帝奠定了基础,难怪有媒体评价,电影郭福成是当年被忽视的一颗珠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