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首批 “南充市十大杰出人才” 张泽钧的“熊猫情怀”

作者:南商网
首批 “南充市十大杰出人才” 张泽钧的“熊猫情怀”

张泽轩(右)与外国学者实地考察合影。(勘测地图)

24岁时,著名大熊猫研究员胡金天,36岁,他接受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邀请,成为该组织当时最年轻的大熊猫专家。如今,这位46岁的老人还在学习,"抱着"熊猫生活......他是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也是首批"南城市十大杰出人才"获得者张泽轩。

从《熊猫教父》到探索国宝的存亡

2月12日,记者走进西华师范大学张泽轩的办公室,看到书柜上摆放着各种关于熊猫研究的书籍,张泽轩被埋下阅读。说起与大熊猫的关系,张说这是一场美丽的意外。

1992年,张勇在四川师范大学生物系(现西华师范大学学生科学学院)学习生物教育。"我毕业后要当老师,没想到我会做研究。张说,从1993年到1995年,高考取消了生物学科从试点到全面的政策,对于一心一意成为生物老师的消息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震撼。

就在这个时候,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金燕正在招收研究生,成绩优异的张泽轩被推荐攻读硕士学位,成为胡教授的弟子。他跟随胡金田,走进大熊猫研究的大门,开始接触大熊猫,从校园到野外,从理论到实践,系统而全面地了解大熊猫,探索国宝的生存。

2002年,张泽炎被胡锦燕推荐给他的骄傲的导师魏福文(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大熊猫专家)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10月,张勇赴圣地亚哥动物学会做博士后研究,承担了中美大熊猫合作项目"富平大熊猫生态研究"相关工作。在与国际知名动物行为学者罗纳德·斯威斯古德(Ronald Swaisgood)的合作与交流中,张泽轩在项目设计、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科研态度等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为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地调查 与大熊猫亲密接触

"自从我开始与胡先生合作研究大熊猫以来,已经过去了22年。张说,研究大熊猫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们生活在高海拔的原始丛林中,因此它们的研究营地通常被安置在难以进入的孤立山脉和森林中。2006年,中美双方在陕西省阜平市联合启动了一个大熊猫生态研究项目,他和他的团队在那里建立了野生熊猫生态研究站,在那里他担任了第一个站长。

艰苦的野外研究环境使得每一次追踪大熊猫的机会都非常有价值,获得的数据也极具价值,对于追踪大熊猫的图像,张泽轩依然在眼前。在野外调查期间,他意外发现两只雄性野生大熊猫挥舞着熊掌,为了争夺配偶而相互争斗。为了近距离观察,收集更准确的数据,张泽轩大胆地跟着了战斗熊猫。

在原始森林中,落叶积累了厚厚的一层。张泽轩虽然小心翼翼地尾随大熊猫,但他脚下的树叶却发出清脆的声音,惊动了大熊猫,也误以为张泽轩是"竞争对手",转身扑了上去,山坡上无处可藏,匆匆忙忙,张泽轩赶紧爬上了一碗厚厚的树。这时,坐在树下的大熊猫,张泽轩开始象征霸权的"呐喊"。为了吓跑大熊猫,张泽轩还在树上不停地大喊大叫。经过大约几分钟的对峙,也许是发现他不是同一个人,或者也许什么也没做,大熊猫离开了。

在野外,一般人从远处看大熊猫需要很多运气,而这次"对抗"是张泽轩与大熊猫最亲密的接触,也让他记忆犹新。

承担责任并采取行动保护大熊猫

根据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全世界野外只有1800多只大熊猫,它们濒临灭绝,属于国家级受保护的动物。熊猫保护工作,自然变得重要起来。研究大熊猫已经是一项社会使命。大熊猫应该在当地受到保护还是重新安置?

"大熊猫物种具有许多生态习性和特征,这些都是在长期适应野外自然环境,离开其生存环境时形成的,其实对大熊猫各方面的影响都非常大。张说,保护野生大熊猫不仅是一个物种,更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保护着大熊猫的栖息地。对大熊猫的保护分为两种方式,地方保护和迁徙保护,搬迁保护应与地方保护相结合,地方保护是野生大熊猫保护的根本原因。

"从监测和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随着国家在大熊猫分布中建立保护区并实施天然林保护项目,大熊猫的数量一直在增长和增加。张说,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已将大熊猫的濒危状态从濒危降低到脆弱。

在张泽轩的眼中,大学不能局限于教人、教人,科研人员不仅仅是发表文章、职称,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有较高的思想高度,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改变濒危动物状况、维护生态安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每个科研人员都要以生态保护为己任,全身心地为社会服务科研成果,并采取行动承担起一个社会的责任。张说。(记者 罗红)

人员简介:

张泽轩,男,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华师范大学科研系主任,主要从事大熊猫、小熊猫等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生态学和进化生态学。出版图书9本,发表国内外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40余篇,研究成果被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新华社、四川日报、《自然》、《科学现在》、路透社、BBC、《每日科学》等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或评论,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省部级奖项4项。中国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成员;自然保护联盟熊专家组成员;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局大熊猫保护与管理顾问;《兽医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成员,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技术委员会成员。享受国务院、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评选的特别津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