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乌镇戏剧节总监制黄磊:我的目标就是培养戏剧明星丨对话

作者:Beiqing.com

疫情爆发期间,黄磊在家,萌生了做一个关于剧作家综艺的节目的想法。他找到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导演严敏,在"乌镇戏剧节"乌镇缺席的情况下,召集了刘晓轩、吴碧、丁逸天、赵小粟、刘晓轩、刘天轩等诸多戏剧人从之前的"青春大赛"走向戏剧舞台,打造了国内首部真人秀综艺节目《戏剧新生活》。

乌镇戏剧节总监制黄磊:我的目标就是培养戏剧明星丨对话

黄磊.乌镇戏剧节图片展

今年的乌镇戏剧节,在录制了《戏剧新生活》一年多之后,刘晓轩、吴碧、丁逸腾、赵小粟、刘晓轩、刘天轩等六个人用三个月的时间生活在一起,创造了戏剧的回忆,回到了乌镇的舞台上。黄磊说,《戏剧新生活》是在压力最大的时候完成的,从一个小小的石缝里长出来。黄磊和严敏当时说,这是人类戏剧中的一次实验。戏剧是一座房子,《戏剧新生活》就像一扇门,他推开门,怎么走是大家的事。

乌镇戏剧节总监制黄磊:我的目标就是培养戏剧明星丨对话

图片来自《新生活》官方微博新闻提要

对话

新京报:在开幕式上,你为什么提到自己有回到第一个"兴奋和兴奋"的感觉?

黄磊:按照惯例,每年乌镇戏剧节闭幕后的第二天,我们都会为新一届戏剧节开一次筹备会。但直到去年下半年,我们才下定决心要克服困难,乌镇戏剧节必须重新开放。在没有国外剧团的情况下,我们邀请国内剧团和剧团参加乌镇戏剧节。但是我们没有底,没人知道,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把这么多国产优秀剧子凑出来。此外,剧场观众、新闻媒体对于我们的满意和喜爱,也都要经历新的考验,尤其是像第一部刚刚制作戏剧节时的心情,不知道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

乌镇戏剧节总监制黄磊:我的目标就是培养戏剧明星丨对话

乌镇戏剧节图片展

新京报:去年似乎没有乌镇戏剧节,但《戏剧新生活》的出现并没有让去年的乌镇平静太久。

黄磊:去年疫情爆发期间,我在家里看其他综艺节目,脑子里总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关于戏剧的节目?"作为一种小众艺术,戏剧如何在电视上呈现一直是一个问题。虽然过去电视上有一些表演节目,但只是演员给观众表演一个小品,并没有向观众展示创作过程,而戏剧是艺术形式最容易表达的"过程"。

在乌镇工作了这么久,我看到这些剧场工作者都很优秀。与现在的流量明星相比,虽然他们一无名,但无论是演技还是基本功,都在舞台上爬行多年,一直有勇气去创造,是让我感到非常珍贵的一些人。在平台支持的同时,我发现"极挑剔"的合作多年闫敏,作为戏剧系学生,他听了我的想法也很兴奋。

乌镇戏剧节总监制黄磊:我的目标就是培养戏剧明星丨对话

新京报:相比节目内容,更让人意外的是,普通观众对这部剧的认知度竟然"低"。

黄磊:是的,就像同一个铁幕把大家隔开。很多我们认为非常基本的技术,他们真的不知道,而且是大多数,所以严肃艺术能够通过这种流行文化传播的意义就在这里。我不喜欢我们的戏剧从业者永远孤独。其实门外有很多人急切地想知道,他们只是没有办法。如果他们是赵小粟和吴碧的粉丝,他们会主动关注戏剧,艺术活动就会开始在他的内心世界里发生。这些艺术活动和思维在大脑中会改变自己的生活,像种子一样影响他人,越来越多的人会开始关注严肃的艺术、高雅的艺术和向上的能量。

乌镇戏剧节总监制黄磊:我的目标就是培养戏剧明星丨对话

新京报:这么多,戏剧能给年轻人带来什么?

黄磊:经常有人问我,"如果戏不懂怎么办?"我觉得没关系,不懂也是你的一部分,不懂你有求知欲,如果你接受自己不懂,那就谦虚了。对方可以接受你的理解,就是宽容。戏剧最能带给人友善包容、谦虚与趋同的生活态度。如果这个社会有这样的生活态度,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现在国家治理的"食品圈",我觉得很合理。如果我的孩子整天戴着黑色口罩,拿着相机在机场等着,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不希望我的孩子用他们最好的青春做这些愚蠢的事情。他们应该读书,应该看戏,应该在锻炼,甚至应该在良好的关系中,享受生活。我们乌镇戏剧节,其实一直致力于不断推广这片深耕细作的严肃艺术的土壤,我想会有更多的人看到。今年我们做戏剧展,潮流艺术展,我的目标是让年轻人喜欢严肃的艺术,告诉你严肃的艺术也是有趣的,很有意思的,有一天在剧院里,艺术是他们自己的信仰。

乌镇戏剧节总监制黄磊:我的目标就是培养戏剧明星丨对话

新京报:即使他们成为"话剧明星",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和"交通明星"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热度只是节目播出的时候,然后还在影院工作。

黄磊:只要你对他们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就会活下来。如果他们继续热爱戏剧,他们可以做得更好。和丁一起,他今年在鼓楼西执导了《我是月亮》,即将成为《我不是潘金莲》。他今年做的所有戏都很难得到。作为导演,足以证明拍戏可以赚钱。

我的目标是培养"剧星",如果"剧星"有足够的影响力,也可以有商业代言、商业演出、商业活动。百老汇也有舞台明星,他们的收入不亚于好莱坞演员。在舞台上做好,也可以越界做影视。没有人说演员不能演影视,我玩影视,还办乌镇戏剧节。

新京报:在短期外剧来华的有限条件下,你有没有一个年轻剧在培养中相应的计划?

黄磊:其实今年因为没有外剧,乌镇戏剧节就相当于半数以上的空间,这无疑给了我们国产剧创作者。虽然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明年可能没有外语剧,我们会更加鼓励所有年轻剧作家的创作。可能真的是三年了,国剧创作已经到了十分生机勃勃的时期,我们可以把乌镇戏剧节扩大成篇。我们不敢群众的原因,一是之前我们邀请了太多外来剧,比例不合理。其次,前几年,我国青年的创造并不像今天这样活跃。应该说,乌镇戏剧节对中国戏剧的推广是巨大的,特别是在培养年轻剧作家方面。

新京报:说到年轻剧作家,我们注意到今年的特剧开启了专门的"学院观察"模块,在气质上与乌镇戏剧节不同。

黄磊:学院来乌镇戏剧节是为了观察我们的作品,其实我们也在观察它们,最后让大家思考。乌镇戏剧节和《青斋》是一所学校,学院可以来这里看看我们鼓励什么样的创作,我们的年度评价标准,我们的艺术观、审美观和艺术态度。

刘伟,新京报高级记者

编辑:徐梅林 校对 吴兴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