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今后五年法治政府怎么建?这个文件给了答案

作者:平安合川

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将取得哪些新进展?

今后五年法治政府怎么建?这个文件给了答案

政府行为全面融入法治轨道,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趋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基本完善,行政执法质量和效力大幅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 各地区各级法治政府建设协调开展...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实施法治政府建设纲要(2021-2025年)》确定了今后五年依法治国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

这是继《实施法治社会建设纲要(2020-2025年)》和《法治下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之后,我国在法治领域的又一纲领文件,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法治政府在法治国家建设和法治建设中的模范作用。一个法治社会。

01

"施工图纸"和"时间表"

这一万字的纲要,不仅明确了到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各个领域的子目标,也设定了"持续时间",使法治政府建设的"建设进度"得以遵循。

在总体目标下,一个"小目标"清晰可见:

——在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方面,到2021年底基本实现高频事项"跨省运营";

——优化政府机构职能,2022年上半年拟定国务院部门职责清单;

——加强政务公开,到2023年底,各省市将实现对现有地方法律法规、法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统一公开查询;

在完善行政权力限制和监督制度方面,到2024年底,应基本完成比较完善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制度,覆盖各省、市、县。

......

从结构的主线出发,纲要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明确提出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政府,全面建设依法治国政府,加快建设明确责任,依法治理政体系, 这个想法贯穿了整篇文章;

《纲要》从框架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政府机构职能体系、依法行政制度、行政决策体系等八个方面的改革发展措施,系统地部署了制约法治下政府建设和进步的突出问题。 从而加强大纲目标的指导和指导原则。

02

政府服务和人民满意度

今后五年法治政府怎么建?这个文件给了答案

《纲要》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对政府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纲要》提出,要全面建设一个功能科学、职权重、执法严、公开公平、聪明高效、廉洁廉洁、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与2015年提纲目标相比,进一步凸显了建设数字法治政府、提高人民满意度的要求。

为此,《纲要》要求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深入推进"管理服务"改革,推进分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托全国整合政府服务平台等渠道,全面推行"即期、线上、近、一、自助"审批服务;

——构建国家一体化政府大数据体系,加强政府信息系统优化整合。加快统一标识使用和使用标识、电子印章和电子证书,优化政府服务流程。

在此基础上,《纲要》进一步要求提高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

例如,要求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化创新相结合,充分保护老年人的基本服务需求,明确劝说教育、劝说示范、警示、引导面谈等执法方式应得到广泛应用,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各行政机关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以人民为监督","着力提高人民满意度","努力使人民在每一次执法行为中看到空气"......这些充满人情的表达,让原本"高大上"的顶层设计变得和蔼可亲,展现了党政和人民的血肉关系。

03

《阳光房》和《紧箍咒》

今后五年法治政府怎么建?这个文件给了答案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建立政府公信力的关键是要把政府的运行过程暴露在阳光下,让每一个决策、每一个执法都能经得起社会的监督。

《纲要》明确,除不披露外,应坚持以公开原则为规范,以更加公开透明的政府赢得人民群众的更多理解、信任和支持。

在立法领域,要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宽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完善立法听证、民意调研机制。在执法方面,要全面严格贯彻行政执法公示法律审查制度,全过程执法记录、重大执法决定,保障行政对应人依法陈述、抗辩、申请听证的权利。

"坚持法定义务必须,法律无权做",纲要明确,法治要给行政权力规定,划定界限,让政府行为披上"紧箍咒"。

例如,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严格按照职责清单和职责分解执法权限,确定执法责任。加强和完善行政执法档案管理评价、行政执法机关投诉举报处理、行政执法考核评价制度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地方部门在疫情等突发事件中,执法过度、执法粗暴等问题。《纲要》特别强调,越是把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越是坚持依法行政,就要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突发事件。

光明灿烂的法治蓝图已经绘就,真诚期待,按照《路线图》的大纲,切实提升依法治国的水平,让公平正义的光芒照耀到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干净利落。

来源:新华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