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云南发现全球最小偶蹄动物,雄性有发达的獠牙

作者:马庐山高速交警大队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麋鹿是地球上最小的偶蹄动物,它的学名是Tragulus kanchil,别名雌鸟,共有38个亚糯。它仅比野兔略大,体重1.3~2.0公斤,体长420~630毫米,肩高约200毫米,面部尖端长,无角度,雄性已长出獠牙、四肢突出、前肢短等优点,是现存反刍兽中最古老、最原始的物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它于2013年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

云南发现全球最小偶蹄动物,雄性有发达的獠牙

此前,有文献报道称,鹿主要分布在半岛中部和南部以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苏门答腊岛等岛屿,但其种群、活动分布却同样存在之谜。12月13日,在云南自然保护区成立60周年启动仪式上,研究人员不仅确认了中国西双版纳地区是琵琶分布区的最北端,还首次发布了麋鹿的49秒高清图像,由研究人员在多个场景中手持拍摄。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罗爱东说,像麋鹿这样小的森林动物,如果遇到天敌,防御能力不大,只能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在热带雨林中生存。因此,直接观察鹿并不容易。为了提高对我国麋鹿分布情况的了解,2016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启动了豪华调查项目,通过设计问卷、图片识别、交叉审批、信息记录、位置标记等方式,访问了218个村群,游客人数达到1090人,调查面积占西双版纳全区的52%。

云南发现全球最小偶蹄动物,雄性有发达的獠牙

通过不懈努力,他们首次充分确定了鹿的基本分布情况,并在玉麓保护村建立了第一个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琵琶保护宣传小组,以村民自治的方式,开展琵琶保护行动,设计制作了琵琶村民保护宣传小组标志。

云南发现全球最小偶蹄动物,雄性有发达的獠牙

此外,他们还完成了国内首部《鹿保护手册》和《中国西双坂纳鲁保护行动计划》。今年3月,经过几天的蹲下,研究人员终于亲眼目睹了驼鹿的"真实面貌",这也是中国首次以高清视频的形式记录了鹿在野外活动的现场。

云南发现全球最小偶蹄动物,雄性有发达的獠牙

罗爱东说,以前的文献记载,麋鹿习惯于在夜间生活,主要是在晚上活动,以种植花卉等地面野果为食,主要在6月至7月交配。然而,调查发现,鹿在记录的715次活动中,中午12点到6点.m频率最高,这直接挑战了鹿是夜间行动对象的观点。该项目的实施,麋鹿珍稀物种在中国西双版纳分布的背景更加全面,同时,也提高了公众意识和保护麋鹿意识,保护管理部门之间的共同努力得到了加强。制定保护行动计划,使鹿的长期系统保护有系统的规范指导。

云南发现全球最小偶蹄动物,雄性有发达的獠牙

目前,该项目已经对麋鹿的生活环境进行了评估和分级,并制作了潜在分布区域的地图,但其种群数量和精确分布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本照片由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罗爱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