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史知识 | 沈懿轩:中国古代民间治牙“妙法”:“捉牙虫”

作者:穿插游击队
文史知识 | 沈懿轩:中国古代民间治牙“妙法”:“捉牙虫”

敦煌196洞唐末壁画《牙齿图》《劳道叉的圣变》(本地)

牙痛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疾病,自古以来就一直折磨着人类。大约6000年前,在江苏省大冢市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许多患有龋齿和牙周病的人类骨骼。现代医学告诉我们,牙痛主要与口腔细菌有关。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人们也模糊地意识到牙痛是由于某种小虫子造成的。

《万病成因通论》由《巢元芳》等人于7世纪初完成,是一本致力于研究各种疾病病因和症状的经典著作。该书第29卷写道,牙痛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由于"髓鞘气虚,阳明静脉",另一个是牙虫引起的,"蠕虫在牙齿中进食,然后牙根有洞,昆虫之间还有残留的牙齿,还有疼痛"(南京中医学院, 《一切疾病源头的通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604-605页)。书中还写道,对于第一种牙痛的原因,可以用针灸治疗,但对于第二种牙痛,只有药物才能杀死牙虫,才能止痛。

由于牙痛是由牙虫引起的,因此杀死牙虫是治疗牙痛的关键。为此,中国古代人在长期实践中总结了各种牙虫治疗方法,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第一种是药物。唐代王伟的《外秘秘》第22卷收集了大量牙虫药方,其中不乏精鑫。直到今天,在药店里仍然可以找到含有细酸的牙痛。但是,也有一些处方显然不会有任何效果,甚至可能有害,例如书中介绍的用醋渍煮熟的白色,略含ch-ji(高文成学校注外桌秘方,华夏出版社,1993年,420页)。

第二个是烟熏。《外界秘方》第22卷收录在《杀牙虫面》中是:"雄性黄端,糊去药丸,塞进洞里,贴一点牙,烧铁钡(b)"烙上烙印,让发火,停下。"(《外部秘密》,第422页)这一定是相当残酷的,一般的病人可能难以忍受。相比之下,明代李世珍在《草本大纲》第17卷中包括了一种更为温和的方法,"用一把仙女,进一个小嘴里烧烟,竹烟管烟进虫洞,烟就是死,从来不发毛"(中国书店,1988年,21页)。

第三是针灸。元朝王国睿在《皇帝应针灸玉龙》中写道:"风牙虫夜不眠,鲁精寻痛可是蛞蝓(ju'n)。先用泻药针再补充,把知识的方法传授给人。"这里的"路易精"一词是敏锐度的名称,其位置是"在脚踝血肉沉"(李宁点学校《平神应针灸玉龙书》,中医古刊,1990年,92页)。

第四种是巫术。唐代"毒王"孙思危在他的名著《金翼广场》一卷一卷中,推荐了几种牙齿治疗法术,如:"人设,北斗必战法术:北斗七星、三书、某A受风之苦,如果门关上,如果虫子冲锋,急如吩咐。来吧,三晚。"(王勤俭等校注《千金翅膀》,中医药大学出版社第二期,254页)这种方法很简单,但估计不会有效果,最多只能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

五是试图活捉牙虫,即"拔牙虫",也有人称之为"啫啾牙虫",如晚清满族作家文康在《儿童英雄》第38轮中写道,"漳州天启寺里有很多撬棍卖老鼠药"。捕牙者主要在民间流行,从业者通常是女性,被称为"嫖妇"。在清朝乾隆时代,王楚龙的《艺术史门》中有以下文字:"毒妈,现在抓牙虫,卖胎儿,堕胎药等等。元朝末期、明朝初的陶宗义在《南村辍学三姨六娘》中也提到了"毒婆婆",从而推测出捕捉牙虫的方法可能在元末就出现了。

不幸的是,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牙齿捕手的信息很少。想必,这可能是因为这样一个以谋生的单人特技,只能私下口头教授,不能写成文字,公开。圈子外的人根本无法理解它的奥秘,更不用说记录下来了。或许普通学者,可能也会觉得,这种常见的江湖骗局,不值得一写。一些在鸦片战争后首次踏上中国土地的西方人出于好奇留下了一些牙齿捕手的记录。其中更重要的是英国传教士罗伯特·亨利·科博尔德(Robert Henry Cobbold)的工作。

他是英国国教的一名神父,1848年4月抵达上海,后来搬到了浙江省的宁波,在那里他生活了很长时间。1851年,戈培尔回到英国。两年后,他和妻子回到宁波,直到1857年,她才与家人一起离开中国,回到英国。蒿菁播种是宁波方言语音方案的推动者之一。除了写《真理文摘》等中文作品外,他还出版了英文著作《中国人的图片》(Pictures of the Chinese, Chinese)。这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可读性,而且还生动地描述了19世纪中叶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一个关于"有效治疗"的部分专门针对牙齿捕手(图1)。

文史知识 | 沈懿轩:中国古代民间治牙“妙法”:“捉牙虫”

图1 戈培尔书中一个捕牙者的图片

在他的书中,戈培尔将牙齿捕手称为"女性庸医",并认为她们的特点是脚小,头发整齐,撑着长伞。他们不停地喊着"抓牙虫,牙虫",走在街上。此外,他们有很强的能力在他人暴力袭击时保护自己。"这些女孩认为牙痛通常是由小蠕虫或蜱虫引起的,它们的巢穴在牙齿的根部,如果它们从牙根部移除或被说服,持续的疼痛会立即停止,"戈培尔了解到。但如何捕捉牙虫是他们的行业秘密,他们对此守口如瓶。

当时居住在宁波的西方传教士和外交官对这位神秘的牙匠产生了兴趣,甚至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戈培尔的一位朋友认为这一定是个把戏,因为西方医生从未在牙床或牙齿上发现过这样的虫子。但英国领事馆的一名外交官之所以相信这些牙虫,是因为他亲眼目睹了这些牙虫。戈培尔本人半信半疑。"宁波大约有2000名妇女在工作,她们是为了抓牙虫,如果她们都是骗子,她们是怎么谋生的?"他说。如果人们没有生病,他们会傻到去看他们吗?如果牙蟲沒有任何效果,人們會愚蠢地付出它們嗎?"

文史知识 | 沈懿轩:中国古代民间治牙“妙法”:“捉牙虫”

图2 戈培尔家族

一些生活在宁波的西方人也经历过咬牙的人。一名西方妇女牙痛,宁波的英国医生束手无策。她生病了,急着去看医生,后来她邀请女孩去接牙虫,结果很快就治好了牙痛。一位在场的西方船长出于好奇,谎称自己也牙疼。女孩从船长的嘴里抓到了大约二十只虫子。此外,为了防止女孩之间的勾结,西方人要求女孩独自一人在房间里徒手接牙虫。令人惊讶的是,女孩们仍然从病人身上抓到牙虫。这种治疗是如此奇怪和神秘,以至于一位来自美国的医生收集了牙科标本,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保存在酒精中,并将它们邮寄到美国的博物馆展出。

戈培尔最终决定自己尝试一下。有一天,当戈培尔和几个西方人在汉人的指导下学习中文时,他听到街上有人喊着"牙虎",于是他假装牙痛,邀请女孩进房间,并答应给她一个丰厚的奖励:每只虫子三便士。他们首先要求她抓住中国先生的眼球。看到"女孩从头发上拔出一根闪亮的钢针,然后让人们从厨房里拿一根筷子。她一手捏着一根钢针,另一只手捏着筷子,双手交替着,用钢针从中国先生的眼睛里挑出一条像蚜虫一样的大肥虫。然后,女孩从戈培尔的一个朋友的嘴里抓到了两条牙虫。最后,她从戈培尔的嘴里抓到了一条牙虫。当Gober和其他人要求继续为房子的其余部分捕捉牙虫时,她拒绝了。Gober等人仔细观察了昆虫拔牙的整个过程,但没有看到任何裂缝。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使戈培尔产生了怀疑。戈培尔清楚地记得,那个女孩一共抓到了四只虫子。但到了数钱的时候,我发现杯子里有六只虫子。女人争辩说,有两次她同时抓住了一对虫子,但她周围的人却看不清楚。

女孩拿着钱离开后,无论戈培尔如何邀请他们,女孩子里没有人愿意为他们行医,也许是因为害怕露脚。很快,科布等人遇到了一个快要失明的老妇人,她本来就和牙匠女孩订婚了!这件事让Gobble播种彻底明白,所谓的"牙齿捕手"本来就是个把戏。他们写信给美国,这样博物馆就不会展出被送来的牙虫。

戈培尔说,他在浙江省见过很多女孩,但"我不知道中国是否还有其他地方。事实上,这种牙科治疗方法在中国古代很多地方都有。例如,至少在19世纪30年代,广州一位名叫盛昌(名"婷婷")的画家画了一幅名为"医牙"的线条画(黄色时间书,沙金的"19世纪中国城市风貌-360行",上海古出版社,1999年,第259页)。照片中的女人右手拿着一个写着"Dental"的标志,左手拿着一把长伞,伞顶上有一个写着"Phoenix Andy Tooth Bug"的标志(图3)。由此推论,凤阳"毒妈"工艺是一流的,还是来自凤阳"毒妈"的品牌。不过,宁波方言民谣中有"阿宝牌抓牙虫"的句子,可以看出,"毒妈"的拎着招牌是很常见的。这幅属于出口市场的画只卖给西方国家,这表明一些西方人对牙虫和Cobs一样好奇。

文史知识 | 沈懿轩:中国古代民间治牙“妙法”:“捉牙虫”

图3 张联璋画中抓牙虫的女孩出口画

嘟嘟转动星移,时移容易。如今的中国,再也不能把牙虫看成是医药行业,但我们也不应该忘记这样一群特殊的"职业女性"。因为在她们的身体里,你可以看到古代努力治愈牙痛,你可以看到古代女性生活的艰辛和苦涩,你也可以看到中国文化阴暗面中的欺骗因素。

(作者: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本文发表于2012年第8期《文化史知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