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度新春 聊京味 听谢飞讲《本命年》那些往事

作者:星星飞翔
度新春 聊京味 听谢飞讲《本命年》那些往事
度新春 聊京味 听谢飞讲《本命年》那些往事
度新春 聊京味 听谢飞讲《本命年》那些往事
度新春 聊京味 听谢飞讲《本命年》那些往事
度新春 聊京味 听谢飞讲《本命年》那些往事

1990年,时年48岁的谢飞凭借电影《人生之年》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成为首部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时光飞逝,31年过去了"生命之年",而英雄李慧泉的命运,却成为经典形象的记忆,让无数粉丝难以忘怀。

2月4日,小年之际,"首届艺术联盟经典回顾——北京品味儿童电影新年展"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生命之年》《大萨尔》《有话要说》《有话要说》《站直,不躺下》五部电影,除了《找点乐子》四部电影都采用原版电影呈现, 更符合老电影,老故事的怀旧。除了电影放映外,还将放映两次数字修复版本。2月5日晚,谢飞导演在"第一艺术联盟"直播室客串亮相,与观众交流,畅谈自己最喜爱的电影和他对《北京的味道》的看法。

蒋文改名为《生命之年》

成就 谢飞和刘恒在今年获奖的一句好话

该片改编自刘恒的小说《黑雪》,讲述了劳动变身的故事,囚犯李惠泉(姜文饰)出狱后,回到了自己长大的小巷。那一年,哥哥叉子因为女朋友爱上别人,生气了,但是,拉着李慧泉的施舍,教了那个男人,结果无意中使人命,两人都入狱。李慧泉在警察小刘(刘斌饰)的帮助下选择了训练摊位谋生,期间遇到了三条教九条溪流,让他尝到了世界的暖和冷。在音乐厅里,李慧泉遇到了歌手赵亚秋(程琳饰),之后成为她的护花者,但当他决定开始新的生活时,却陷入了意想不到的困境......影片以悲剧性的宿命论氛围,表达了社会转型时期商业化、现代化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精神上的孤独。

谢飞导演刚从欧美访问回来,感觉自己的艺术思想、思路、视野都变得开阔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者要理解人物形象,真实、充满人物,挖掘复杂的人性,始终是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核心, 这是我当时在美学方面的一个大变化。"

正在思考什么能练自己的艺术心谢飞,刚刚被朋友推荐去读刘恒的小说《黑雪》,读了这部15万字的作品,谢飞非常欣赏,主人公李慧泉印象深刻,"这个角色是真、复杂的:既是好人又是坏人,既强又弱。这个角色真实而复杂的人性状态引起了我的共鸣。"

谢飞随后找到刘恒,邀请他把小说改成剧本,当时刘恒说他只写过小说,从来没有写过剧本,不明白。谢飞建议刘恒,一定是自己写的,"因为人物,故事是你想出来的,他们活在你的脑海里。你的小说完全是文学性的,而电影叙事需要场景、表现当下、一个场景、一举一动、文字都要写得详细。因此,由你来"翻译"小说到剧本。"

30多年后,谢飞导演回忆起这件事,他说,电影和小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各有特点,不可调和。在改编小说时,导演既不能复制,也不能过于松散,而应把握原作核心主旨的本质,同时遵循电影创作的规律,将原著故事翻译成电影语言。

谢飞认为,《生命之年》之所以能受到普通观众的青睐,重要的原因在于影片对人性复杂状态和恶善惩罚的分析。影片以冷静而现实的方式展现了主角李慧泉心态的转变,他在善与恶、善与恶之间的挣扎与困惑,"影片真实地展现了人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复杂性,通过这种描述和挖掘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主题思想,让观众在看完后得到启示, 为了更好的生活,追求更好的人生价值,而不是副作用,电影人生很长,对我来说很开心。"

为什么把影片从《黑雪》改成《生命之年》,谢飞说因为北京拍摄时不下雪,人造雪景效果不好,所以只能改名。变为"人生年"或江文的想法,江文当时问谢飞:"导演,我想到了一个想法,你看我长得不像24岁?谢飞道:"你咯咯笑的时候,显得很幼稚,很幼稚。姜文说:"那部电影叫《生命之年》,龙年,泉子才24岁。谢飞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宿命论,和"黑雪"在"黑雪"的意思上是一致的,同意了。巧合的是,1990年的电影获得了银熊奖,不仅是谢飞48岁的人生年,还有刘恒36岁的人生年,成就了一个好故事。

谢飞还透露,原著刘恒小说的名字是"红漩涡",意思是泉子生活在血漩涡中,但出版社编辑觉得这个名字不是很理解,改成了《黑雪》。刘恒还有一部关于智力婚外恋的小说叫《白色漩涡》,在《生命之年》拍完之后,谢飞本来想继续拍摄这部,但未获批准,只能转身拍摄《魂女》。

蒋文喜欢想出点子

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演员

《人生之年》是一部单人秀,每个人都有一个春天,扮演角色的演员表演任务很重,如果表演很弱,电影就站不起来。谢飞曾经说过:"找到姜文,李慧泉的塑造成功了一半。对于姜文,谢飞甚至形容他是"天才导演和才华横溢的演员"。

一开始,全子由谁来演,谢飞一直没有下定决心下来,后来有人说江文打得好,但看完姜文的《芙蓉镇》后,谢飞觉得江雯估计四五十岁,年纪大了,带着试探的态度,谢飞让副导演把剧本发给江雯, "结果副主任回来了,人才26岁,年龄合适!"蒋文看剧本很多,说愿意拿,但要给他至少三个月的时间,他要熟悉生活,熟悉人物。

在演《生命之年》之前,姜文曾出演过《芙蓉镇》《红高粱》、《春桃》等几部电影,但只有《今生年》最接近他真实的年龄和人生,蒋文在泉子这个角色上倾注了不少心血。有观众评价说,这部电影是江文的"价值巅峰之作",谢飞笑着说,江文和剧组的服装要水买衣服,服装艺人打电话给他,说江文要买一件特别贵的风衣,谢飞同意了。他说,拍完效果不错,姜文"穿得真的很帅"。

谢飞透露,江文特别体贴,喜欢想出点子,在小组里也积极参与各种事情。影片中有一群四五百人,是在中山公园拍摄五色土,怎么这么多人总是合作是一个难题,蒋文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在那里找了两个朋友说"双簧","我们拍了很久,如果没有双簧性能, 我们跑得很早,群众看到很开心,我们拍得很顺利。"

梁天在片中饰演姜文的朋友刷子,作为第一次获得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的角色,刷子是闲置的小混搭,每天都知道打牌、泡泡吧、徘徊、欠一屁股还是继续混搭,他在片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怎么过得这么无聊,工作,无聊。不要去上班,没有精力。吃起来很无聊,吃起来也没有精力。参与物体,没有能量,不参与物体,也没有能量。你为什么这么无聊?谢飞导演透露,这句台词也是姜文加,原来只是第一句话,他觉得有点平淡,让江文和梁天再想一想,结果姜文编造了这样一段话。

在拍摄《生命之年》时,谢飞建议热爱一切的姜文应该当导演,"他适合"。"在谢飞看来,江文近期的几部作品,虽然是市场化行为的商业电影,但并不像他早期的作品那么简单,但它们的才华却令人惊叹。

1990年,谢飞和姜文去柏林电影节,谢飞笑着说,他们带了二三十张电影海报,然后放上去,第二天,街上到处都是巨大的外国电影海报,"我们的海报很快就被淹没了,没有人注意到。同年柏林电影节上还有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的《生于7月4日》(Born on July 4th)和阿莫多娃(Amodova)的《绑住我》(Tied Me Up)等电影,这些都是备受瞩目的杰作,真的没想到《生命之年》会获奖。"

谢飞国江文聪明又善于学习,让他更惊讶的是,他发现江文的英语很好,"在那些日子里,对于戏剧学生来说,能有这么好的外语水平是很难获得的。虽然我们的海报没有引起注意,但电影上映后有很多正面评价,一位外国记者告诉姜文,他表现得像罗伯特·德尼罗和马龙·白兰度,问姜文是否受到了他们的影响,姜文回答说:"对不起,我没有看过他们的电影。"其实,姜文在拍摄《生命之年》时,从我这里借用了罗伯特·德尼罗的《愤怒的公牛》。"

当你在拍摄"生命之年"时,很难找到咖啡馆和舞厅。

《第一艺术联盟经典评论——京式电影新年展》本次展览《人生之年》《达扎尔》《找乐子》《有话要说》《挺直身子,不躺下》这五部电影都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它们都非常准确地描述和记录了在那个社会高速发展、思想多样性的时代, 北京,这里既有传统的氛围,又紧跟时代脉搏的城市,它的颜值和魅力,以及城市里人们的生活画面和心情。当《我生命中的一年》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银熊奖时,评委们将这部电影评为"一部反映时代面貌的动人电影"。"

谢飞说,《生命之年》是在太平巷新街口拍摄的,现在虽然街道变了,但院子里还在那里,但是院子里的树被砍掉了。当时,拍胡同并不难,难点就是咖啡店舞厅这些新事物,"那时候的北京,7点.m后外面就黑了,几乎没有夜生活,我们想拍咖啡店的舞厅,我没有去过那里,找过,找到了西四地质大礼堂的地下室, 在那里你可以喝咖啡蹦迪,后来在海淀影院的侧楼发现了霓虹灯,所以我们拍摄了舞厅的场景,舞厅是在国际酒店拍摄的。酒店让我们在半夜12点以后拍摄,当费用可以更便宜时,咖啡店内部设在演播室里。"

谢飞也想用影片中的声音来展现新旧交替的时代,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于是他选择了当时飞翔的《冬火》的火,以及老白玉霜唱的戏曲评,还有京剧、双簧片等。

谢飞表示,在传统的北京式文化中,像其他区域文化一样,戏曲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如此,歌剧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关键部分,历史上第一部中国电影就是《定君山》。他说,"北京式电影新年展"也让观众重新审视了"北京式的孩子",就像东北文化和四川文化现在渗透到其他艺术创作领域一样。当时,北京品味文化,也是更具代表性的一种地域元素。后来,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地域文化的融合、新年等产业概念的兴起,北京式的儿童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创作风格,可能不再局限于在北京制作的电影,讲述北京人的故事。

现在是2020年

137 电影和电视作品

我读了9本书

虽然已经将近八十岁了,但谢飞却是一个人才网络。谢飞1986年来到美国参观学校,发现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电脑,于是在1988年从海外带了一台486台,用于文字处理。后来他学会了用手机上网、网上购物......

谢飞原本有写这篇影评的习惯,谢飞导演在2014年注册,很快成为"豆瓣第一影评人",据其2020年豆瓣书音像记录显示,谢飞在2020年看了137部影视作品,读了9本书,发表了8篇影评,3篇书评。但有趣的是,在网上"自由冲浪"的谢飞导演并不熟悉流行的网络术语,并笑着说他可能无法玩屏幕。

作为"网络人才",谢飞导演对网络电影也非常看好,他认为无论是电影、数字还是网络电影,都是一个东西,就像一个商品中的三种不同形式的销售。谢飞认为,电影的概念要打破这个界限,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电影的玩法媒介一直在变化,观众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电影的供给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在他看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电影机制的不断完善,网络电影将成为未来主流电影的一部分。

2003年,这位61岁的导演被诊断出患有SARS。刚入院时,谢飞病情非常严重,胃痉挛,肺供氧严重不足,体温高达39摄氏度,经过50多天的治疗和康复出院,谢飞主任说,他现在身体健康,没有后遗症, 所以对于新冠疫情,我们做好了保护工作,不必惊慌失措。

近八十岁

仍在逃亡中

电影教育处于最前沿

作为第四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谢飞18岁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导演,五年后从学校毕业,在导演系任教至退休,他在2014年写道:"我23岁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10年因政治运动, 农村劳动耽搁,33岁开始教书并担任导演助理,36岁拍摄处女作品,导演的生涯只有22年左右。幸运的是,我仍然有我的主要职业 - 教育,已经做了50年了,如果我的身体允许,我可以再做10年的教学。"

时至今日,80多岁的谢飞导演依然站在电影教育的前线。2020年7月29日,谢飞导演从北京飞往西宁,这是他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的首次飞行,参加在西宁举行的FIRST青年电影展。谢飞导演认为,现在的年轻人过得比他们好,但诱惑也特别大,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电影,内容的掌握和技巧永远是学生艺术学生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不仅仅是一幅画面的新形式。

在他看来,影视制作、影视、听手段很简单,以前是很昂贵复杂的技术,现在都是傻瓜设备,任何人都可以,拿手机拿平板电脑就能补片。但是,没有天赋,就没有人文素养,即不是学校可以管理,也不是技术可以决定,所以,如果每个人都有电影梦想,挖掘自己的才华非常重要,人文素养的积累,作品有价值,"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影艺术家,我们必须学习这个时代的精神, 因此,学生的学习,一是学习基本技能,二是敏锐观察社会生活的能力。"

谢飞导演认为,艺术学习最终归结为人的理解,影片应该艺术地表达个人对生活、历史、社会的看法。真正的艺术作品是由对自己国家的精神和文化有深刻理解的艺术家创作的。

温/本报记者 张佳为地图/第一届艺术联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