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别惹我》| 戏谑情结下的文化冲突内核

作者:终南影话

阳光与"黑帮家族"。

《别惹我》| 戏谑情结下的文化冲突内核

Don't Mess With Me,也被称为The Gang Family,是由Luc Besson执导,Robert De Niro,Michelle Pfeiffer和Deanna Agron主演的动作喜剧。

该片于2013年9月13日在美国上映。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黑手党家庭的故事,他们因为一个证人保护计划而搬到诺曼底,并在一个安静的法国小镇逃脱了追捕,但仍然无法通过帮派暴力解决问题。

《别惹我》| 戏谑情结下的文化冲突内核

《别惹我》本质上是一部黑帮片,但影片融入了喜剧和家庭的大量情节,形成了一种电影类型的混合体。

导演吕克·贝松在这部电影中放弃了文艺电影结构的理念,专注于好莱坞式的叙事结构,以进一步强化这种好莱坞式的叙事。

《别惹我》| 戏谑情结下的文化冲突内核

导演痴迷于通过各种差异来制造戏剧冲突,最明显的一点是家庭电影和黑帮电影的区别,这两种电影类型天生就存在不同的叙事核心,两者会融合在一起,自然会引发"奇观"风格的效果。

另一方面是视听的辅助体现,《别惹我》这部电影大量运用柔和的灯光和轻音乐,颠覆了过去黑帮电影沉闷而简单的血腥暴力。

《别惹我》| 戏谑情结下的文化冲突内核

特别是在光影和画面的处理中,大量使用自然光,不用心利用法国丰富的阳光,这种处理有效地消除了画面中的阴影,从而打破了黑帮电影的经典氛围,从而引发了形象主体与传统黑帮范式的分离。

此外,在角色的言语处理上,也实现了与传统黑帮电影的分离,角色的言语特点不再是传统的黑帮式的冷酷简约,而是更加栩栩如生,并充满了各种冷幽默,这其实就是吕克·贝松独特的电影角色特征:喋喋不休、无穷无尽。

《别惹我》| 戏谑情结下的文化冲突内核

这使得《别跟我捣乱》实际上走出了黑帮电影的心态,而是走向了普通人的家庭生活。

《别跟我捣乱》的核心内容是表达一系列文化方面共存,被称为"法国斯皮尔伯格"的吕克·贝松,擅长将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合拍,在引起戏剧冲突的同时转化为相应的内涵。

在《不要惹我》中,这个内涵是国家间意识的差异,当这种意识的差异进一步扩大时,就形成了一种文化效果。

《别惹我》| 戏谑情结下的文化冲突内核

有趣的是,吕克·贝松(Luc Besson)作为一个法国人,似乎热衷于表达家乡对外星人的敌意,比如一个家庭到达小镇的早期,他的儿子被同学问到,"美国人特别富有,不是吗?""

很难说导演来这里是为了表达一个笑话,还是为了表达一个真实的自己想法,但这实际上是一个潜在文化冲突的缩影,法国人在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表现出对美国人的先天蔑视,比如礼仪、品味,甚至食物,文化差异在电影中被刻意呈现出来。

《别惹我》| 戏谑情结下的文化冲突内核

而最终的解局其实已经融入到超市的爆炸式增长中,影片的各个家庭成员根据自己的才华进行经典的帮派式反击。

这种反击方式很难在各国之间上升到普遍意识,但它仍然是美国当前思维的一部分:在强大的国家力量的帮助下残酷地结束一切,没有人反对。

《别惹我》| 戏谑情结下的文化冲突内核

吕克·贝松(Luc Besson)对家乡的抱怨,借用了电影《不要惹我》(Don't Mess With Me),实际上触及了当今法国社会的症结,在那里,高贵的法国人仍然坚持着过去的傲慢举止,或者过时的繁文缛节。

在他的电影中,讽刺法国的现状似乎已经成为必备的节目,并且会为电影类型选择相应的讽刺方向,但是当这种思维应用于电影中时,就会有一种有意识的偏差,这不仅仅是美国和法国文化下的简单比较, 而是传统和现代不同意识的展示。

《别惹我》| 戏谑情结下的文化冲突内核

吕克·贝松的性格、情节塑造模式很容易触发前者,这部电影在一些观众眼中已经成为美国高举而贬低法国的逆向文化投入。

这也营造出一种有些怪异的电影摄影感,一个法国人似乎在不断地通过这种对比来提升别人,质疑自己的同胞,也许是出于对法国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或者说是出于吕克·贝松自己在美国生活的真实感受,总之,"不要挑衅我"在这种讽刺的力量中, 对美国文化的高度容忍,是极其罕见的。

《别惹我》| 戏谑情结下的文化冲突内核

法美之间的对峙也是两大电影分支之间的对立,它们代表了最好的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在电影领域,法美之间的意识差距有着悠久的历史,两者不断碰撞、交流,催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电影变化, 而吕克·贝松的电影特色也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也许在他心目中,已经出现了某种方向的偏差。

最后,影片中还有一点关于女权主义的讨论,其中迪安娜·阿格隆的妹妹呈现了一个独立的新女性形象,不怕独自面对流氓混搭,表达了一种女性的自我提升。

《别惹我》| 戏谑情结下的文化冲突内核

导演吕克·贝松(Luc Besson)用这个形象来画出自己对当下女性的认可,在他2019年的电影《安娜》中,这种认可和赞美的态度得到了彻底而全面的扩展。

女性自身的卓越能力,以及她们自我赋权的独立精神,成为了优秀的形象载体,承载着无数新女性与社会不公的斗争,也通过此证明了"黑帮"、"杀手"这个曾经富豪的男性强壮的身体和权力的象征不再是她们的专属。

《别惹我》| 戏谑情结下的文化冲突内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