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凡:建议创新性引入“碳审计”定义|《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

作者:中国绿发会

9月22日,在中国"双碳"目标一周年之际,中国绿色发展委员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在海口绿色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来自国家级科研院所、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中标院、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企业的19位专家。会议由中国绿色发展协会副秘书长马勇主持,重点讨论了由企业绿色发展(海口)研究院和绿色理事会标准委员会联合编制并发布的《企业碳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组级标准。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秘书长王帆表示,中国绿色发展协会和企业绿色发展(海口)研究院联合编制了《企业碳评价标准》,非常重要和必要。希望使企业和行业都能被《企业碳评价标准》所认可。

对于草案中的评价指标,王副秘书长分享了他在国家经济委员会节能办公室工作时评价先进节能企业的经验。他说,对于公司来说,在碳评估中准确反映碳排放,碳中和方面的差异非常重要。按照目前的评分标准,企业购买碳汇的权重比较高,可能导致企业因为购买碳汇而碳排放,但得分较高。例如,两家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A企业碳消耗量高于B企业,A企业得分应低于B企业,但A企业碳交易,采购碳汇,B企业未进行碳交易,最终结果可能是A级碳评价得分高于B企业。这可能会误导企业购买碳汇,而忽视自己的碳减排量。因此,合理分配体重秤非常重要。应鼓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碳排放,首先要挖掘自身的碳减排潜力。购买碳汇是一种积极的碳中和行动,但首先要自行减少排放。

那一年,先进节能企业的考核遇到了各种问题和矛盾,最后我们还是靠能耗指标来讲。解决方案是能源审计。也就是说,企业直接和间接消耗的所有能源(例如煤,电,油,蒸汽,水,供应)都用作投入,这取决于您最终消耗了多少?使用计算机程序计算,不能错过所有消耗。至于我们的碳评估,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输入都是碳排放量,不能被遗漏。建议考虑引入"碳审计"的概念。购买原材料的间接碳排放量可能因购买渠道而异,但可以按行业平均水平计算。

筹备团队在短时间内做了大量的工作,征求意见稿对企业在碳减排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审议,希望各项指标和权重设计更合理,点数更具可比性,不仅能指导企业用这个评价标准来比较, 未来政府也可以去参考衡量,用评价结果作为政策制定的参考,那么,这个标准的意义就更加重要了。

(本文基于现场专家口述整理,未经我验证,文字仅供参考)

温/鲁尔审判/坎迪

"企业"能源、电力、碳中和、#碳达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