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隐退多年后,84岁朱逢博在台上唱起《我的祖国》:她是一个时代的标签

作者:上观新闻

"她是一个年龄标签。一旦你听到她的声音,你就会回到那个时候。61岁的赵红说,他从10岁起就一直在听朱的歌。

听说84岁的朱凤波要上台唱歌,6月21日晚,歌迷们从四面八方赶到东方艺术中心,不少人头发白了。在人们的记忆中,朱凤波已经20年没有在剧院的舞台上唱歌了。

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朱凤波一度很受欢迎,与李古漪一起被称为"南竹北李",唱片已售出300万张。她还访问过许多国家,被称为"中国夜莺"。一位观众说:"听她唱歌是爱,平时只能听唱片,没想到能听现场,太幸运了。"

"唱真话真好"

隐退多年后,84岁朱逢博在台上唱起《我的祖国》:她是一个时代的标签

朱矶波是上海轻音乐集团创始负责人

这是上海轻音乐集团为庆祝成立党的100周年《发现》演唱会,演出于.m 7点15分开始,朱凤波于2点.m来到剧院,她将在舞台上演唱《我的祖国》。没有化妆师,她自己做,做15分钟。

黑色裙子,红色外套,围巾,发饰,耳环,项链都是一样的。演出前一天,她还给自己涂上了红色指甲油。"这是美丽的,这是真的。我通常不喜欢出门,但在家里我也喜欢打扮。朱笑着说。

说到外表,朱小春对自己的外表并不满意。"我不是一个标准的美女,我不像一个电影明星。记者让她做选择题,要好看还是好嗓子,她想,"好声音!"

隐退多年后,84岁朱逢博在台上唱起《我的祖国》:她是一个时代的标签

朱凤波年轻时

更衣室里挤满了人,在笑。两个是朱凤波的学生,另一个是追逐了几十年的老粉丝。

"我们是朱小姐的粉丝。一个长发女人说。朱凤波听了,赶紧纠正她,"是朋友。"一般情况下,朋友们经常去朱凤波家,朱凤波会煮咖啡招待他们。朱小姐冲泡咖啡喝的很好喝,到她家就像去咖啡店一样,我们会一起喝咖啡,聊天,很开心。"

2008年,朱凤波先生去世后,石宏业先生,她住的是简陋的家,也有朋友陪伴。"和他们在一起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安慰,我已经80多岁了,有很多好朋友,我非常高兴和感动。

隐退多年后,84岁朱逢博在台上唱起《我的祖国》:她是一个时代的标签

朱凤波在更衣室

音乐家们在一起很开心,朱凤波对着镜头的记者演唱了他的代表作《那是我》,这是作曲家顾建芬为她而作的,也是她演唱了近千首歌的最爱。"我想念家乡的河流,想念河边的水磨坊吱吱作响的歌声。我想念家乡的烟雾,想念在路上追赶的牛车......"

唱完歌后,她说:"一首歌要唱好,技巧就没那么重要了,唱的发自内心,唱出第一真感觉就好了。"

"我忘不了她的歌。

"朱先生的声音还是那么清晰动人。随着朱凤波在舞台上演唱,有上海轻音乐集团演员钱慧平、丁一帆。"你看朱老师总是说不要错过舞台,但是这些天排练的时候,她特别认真,总是告诉我,这首歌太好了听。我们排练到昨晚11点.m,她仍然在看视频打磨细节。"钱惠平说。

隐退多年后,84岁朱逢博在台上唱起《我的祖国》:她是一个时代的标签

朱凤波和两个学生钱惠平、孙美娜

另一名学生孙美娜现在是上海师范大学的一名教师。20世纪80年代,孙美娜刚从朱凤波创立的上海轻音乐团毕业。"朱先生给我们上了一堂很严格的课,你处于一个糟糕的状态,可以被她抓住。她当时告诉我,当我出来时,我必须看着观众,我仍然保持着这个习惯。她经常说,唱歌不仅关乎她的声音,也关乎她的大脑。"

在排练《我的祖国》时,朱不止一次对钱慧萍说,这首歌真好听。20世纪60年代,刚从同济大学建筑系转到上海歌剧院,正好赶上第一代"白发姑娘"王坤在上海演出,年轻的朱凤波随后帮王昆拉大银幕,趁机偷老师。

隐退多年后,84岁朱逢博在台上唱起《我的祖国》:她是一个时代的标签

朱凤波和她的丈夫

王坤注意到女孩拉着窗帘,问她能不能唱歌。你可以唱什么歌?朱说她可以唱电影插曲,所以她唱了"我的国家"。王坤听了她的话,问道,你喜欢向我学习吗?她高兴地说"是的"。王坤每天晚上都弹奏,朱凤波每天晚上跟着学校,然后她跟着王坤去北京,在她家里听课。

1965年,朱凤波因在芭蕾舞剧《白发女人》中的角色而出名。"她演唱的《白发女人》是如此经典,以至于将美国声乐演唱与民族歌唱相结合,尤其具有辨识度。"赵红说。

隐退多年后,84岁朱逢博在台上唱起《我的祖国》:她是一个时代的标签

2009年春节,朱和李古仪在银幕上相遇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忘不了她的歌。听完演唱会后,一位歌迷说,"从小听朱老师唱歌,听她唱《白发姑娘》,听她唱《橄榄树》《那就是我》,她唱的是什么歌,不一样,就是品味。"

专栏编辑:石晨璐 文字编辑:张伟 图片编辑:苏伟

来源: 作者: 吴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