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盛美股份IPO剩“最后一公里”然大股东诉讼缠身 供应链风险不容小觑

作者:科创板日报

《科成博报》(记者张银海)讯,9月17日,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北京亿堂半导体和华卓科科的科创板IPO之路分别取得了新的进展,提交注册和评审会议。另一家在IPO注册的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盛美股份")发行的进展和投资价值已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

盛美股份秘书罗明珠在接受《科创董事会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正在进行一对一的路演,预计11月发牌。

在销售方面,公司主要面向华虹集团、长江仓储等大型客户,前五大客户占总数的80%以上。虽然公司主要以代理销售为主,受益者半导体行业营商环境迅速上升,但部分关键零部件依赖外部进口,供应链安全仍是一个风险问题。

上市流程"清晨和晚集"

盛美股份主要从事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清洗设备、半导体电镀设备和先进封装湿法设备。公司半导体清洗设备业务占收入的80%以上,客户涵盖晶圆制造、先进封装、半导体硅片制造与回收、科研院所等领域。

与华北创、芯源微、纯正科技等国内同行相比,盛美股份在半导体清洗设备产品类型和业务收入上均处于明显领先地位,被誉为国内半导体清洗设备领跑者。但上述同行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在利用资本市场成长和发展,而盛美股份却落后,仍然走在板级IPO冲刺的道路上。

上交所项目动态显示,盛美股份早在2020年6月1日就获得了科创板的IPO,6月9日获得了交易所的询价,9月30日通过板监会审核,关键节点的上市仅用了4个月。不过,在"最后一公里"的注册过程中,盛美股份并没有那么顺利,直到2021年8月17日,董事会IPO注册。

"盛美股份的上市过程相对曲折,主要涉及美股分拆上市及大股东涉及诉讼的因素,基于审慎考虑的监管尚未公布。公司可能要等到大股东诉讼变得清晰后,才能上市。一位行业投资银行家告诉《科顺董事会日报》,与同时进行IPO的中芯国际和二手分拆的大泉能源相比,住友的股价"起得早晚"。

据悉,2020年10月8日,外资J Capital Research公司就该公司在美国的控股股东ACMR发布简短报告,质疑盛美股份的收入和代理发行情况。由于ACMR是一家不直接开展业务的控股公司,并且是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Jeffrey Kain等人根据该简短报告于2020年12月底在美国对ACMR提起集体诉讼。

该公司表示,针对控股股东ACMR的集体诉讼正在进行中,美国律师预计法院将在2022年1月之前做出裁决。关于公司上市的新进展,盛美股份秘书罗明珠在接受《科创董事会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正处于一对一路演,预计11月发行。

在股权结构方面,截至2020年底,ACMR直接持有公司最大股东的91.67%。盛美董事长王伟在美国拥有ACMR的16.8万股A类股和114.7万股B类股,其中ACMR在美国的总表决权份额为43.64%,在美国拥有ACMR控制公司91.67%的股份,代表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科创板报》记者注意到,在盛美股份历史股权变动过程中,经历了国有退出、美国ACMR全资控股和收回的过程。数据显示,2017年5月,上海创业板公司以4000万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盛美18.77%有限股权转让给美国ACMR,2017年11月,张江分创投和浦东创业投资以9565.56亿元的价格将合计18.36%的股权转让给ACMR在美国。

值得注意的是,两次股权转让仅相隔半年左右,但转让价格却相差近1倍。关于是否涉及国有资产损失的问题,罗明珠回应了《科委日报》记者:"国有股东的转让已与国有资产一起备案,符合交易的程序规定。"

代理销售占收入的92%

受益于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和国内半导体设备渗透率的提高,盛美过去三年的收入分别为5.5亿元、7.57亿元和10.07亿元,复合营收增长率为35.31%。但从客户集中度来看,公司以华虹集团、长江存储、中芯国际、合力、长店科技等五大客户来看,近三年总销售额占比超过80%。

在销售模式上,盛美股份以代理商销售为导向,在过去三年中通过代理商实现了约92%的销售收入比。因此,公司使用代理销售的原因、业绩真实性、销售依赖性等问题成为监管和市场关注的焦点。

"基于自身产品和技术的发展阶段,公司选择了以代理商为基础开发市场模式。盛美股份相关人士告诉《科创板报》记者,代理商在提供服务的业务实质上是相互服务,由公司与客户直接签订销售协议,付款,不存在第三方还款的情况。

数据显示,TJM PARTNERS LTD等代理商均为外资公司,主要在韩国、香港、台湾等地注册。其中,TJM PARTNERS LTD、HANWOOL SCIENTIFIC CO., LTD等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盛美股份代理销售。

然而,在披露销售佣金数据的半导体公司中,销售佣金的收入份额很高。例如,2020年,盛美股份销售佣金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02%,而同期上海硅业为0.46%,澜沧仓科技为0.16%。

在经营成本方面,直接材料约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的94%。阀门、接头等气路材料、型腔零件等机械材料约占水平的27%。鉴于今年到目前为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该公司的毛利率可能会受到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的一些关键部件依赖外部进口,供应链安全仍然是一个重大的风险问题。例如,Product Systems Inc是该公司单芯片清洁设备中关键部件的巨型音速发生器的唯一供应商,NINEBELL是该公司单芯片清洁设备传输系统中机器人手臂的领先供应商。

盛美股份相关负责人《科创板报》记者表示,公司专门针对国内尚未实现零部件产业化发展的企业,希望与国内企业共同开发高质量、高规格、高性价比优势的零部件产品,逐步减少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

至于未来公司业绩的驱动力,盛美认为,"下游应用行业需求的增长是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未来,公司将继续引进具有国际水平领先的差异化新产品、新技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通过强大的国内外市场开拓,提高市场占有率。"

从竞争格局来看,全球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高度集中,DNS、TEL、LAM和SEMES这四大海外巨头合计占85%。目前,国产化率在20%左右,盛美在国内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的份额占比比较高。然而,在前路加工设备的价值占比中,光刻、成膜和蚀刻设备约占水平的27%,清洗设备价值仅占7.73%。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