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视频羊城晚报 全媒体记者 艾秀轩 黄石
图/程序组
大型原创时代记忆音乐文化节目《流淌的歌声》第三季正在广东卫视播出。
7月20日,魏学曼与姜大伟、平安、马佳、黄颖一起出现在广东广播电视演播室大厅,共同担任时代合唱团嘉宾,演绎《欢乐之歌》《发现》等影视金曲,并带来女独唱《洪湖水浪》。

在录制间隙期间,阳城晚报记者专访魏雪曼,与她聊了聊其集歌手、音乐剧演员、声乐老师、公益项目赞助商、母亲多元身份于一身的多元化生活。
视频
需要闪存版本 9,0 或更高版本
<h2 toutiao-origin="h3">您没有安装闪存插件</h2>
从这里下载最新版本
谈到这个节目,"当我坐在舞台下时,我经常发痒。
在《流淌的歌声》第一季中,魏雪曼曾演绎罗大佑的经典老歌《滚滚红尘》,深情回荡,发泄了歌手中声乐导师的超强实力。在第二季中,她把自己的节目变成了嘉宾,坐在舞台下和观众一起欣赏歌手的歌声,听着故事背后的经典,还时不时化身金牌和声音,与舞台上的歌手一起"唱爱"。
在第三季中,魏雪曼再次加入《飘飘飘的歌》,成为创作歌手和舞台下嘉宾的双重身份。作为一路陪伴节目的老朋友,魏雪曼可以说见证了这个宝情结的成长。
羊城晚报:作为连续3季参演《流淌的歌》的老朋友,你觉得这一季和前两季有什么不同?
魏雪曼:我称之为本季Plus版,不仅舞美、灯光、镜面模式都进行了升级,我们的音乐、作曲也比之前更有突破,更大胆,反映层次更丰富。此外,我们的客人越来越年轻,他们来自一个更丰富,更广阔的领域。例如,像小A7这样的歌手,在Shaker和YY Live等短视频平台上非常受欢迎,作为合唱团的嘉宾来到了节目中。
因为平台不同,他们作为歌手的质感,以及他们的音乐表现力也不同。这些"差异"很重要,给观众一种新鲜的感觉,它们让我更直接地了解和欣赏它们。总而言之,舞台的接受度非常高,这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阳城晚报:很多来自短视频平台的歌手都会被问到"歌唱技巧有待考"的问题,作为听众嘉宾,你有这种感觉吗?
魏学曼:我不会每天都刷我的声音,因为我是一个"老派"的人。但我不认为任何一个群体需要特别改进,但我认为每个人都需要有自我完善的意识。作为一名已经经营了20年的专业歌手,我每天都在提高自己。
羊城晚报:第一季在舞台上唱了一首歌《滚滚红尘》,你一直坐在台下作为嘉宾欣赏,负责点评和分享故事,会不会经常有瘙痒的技巧,想上台唱歌的冲动?
魏学曼:是的,真的!我最敬佩的一些前任,如罗大佑,很快就会找到机会与他们合影留念。当他们与舞台互动或进行歌唱环节时,我经常主动帮助他们和声音,这次我感到特别高兴!
羊城晚报:这次上台唱《洪湖水浪》是主动与导演组抗争的吗?
魏学曼:是的!我经常看着导演的眼睛,深情地说:"我在舞台上听客人讲话很久了。我是歌手,是音乐演员,你让我唱歌!"我一直在这样申请,这个赛季他们终于安排我再唱歌,哈哈(笑)。
羊城晚报:那么,魏学曼版的《洪湖水浪》会是什么风格呢?
魏学曼:《流淌的歌》中呈现的歌曲是《经典中的经典》。那个时代的音乐创作者,他们的心和作品是一体的,所写作品的能量也大不相同,所以可以唱这么久。《洪湖水浪》这首歌也是真的。这让我有点害羞,有点放不开手脚,很怕变坏。后来,编舞家引导我,"我对编舞家感到敬畏,你对唱歌感到敬畏。我会用一种流行的方式演奏这首民歌,以一种更接近故事的方式表达它。希望我唱歌的时候,能让观众感受到"水波"、"风"、"月亮"、"太阳"......如果观众能从我的声音中感受到这一点,这是一个成功的表达。
谈到职业,"我宁愿'慢'也不愿享受'慢'"
1998年,魏学曼作为歌手,先后出版了《找自己》《懂爱》《女人香》《天使的咒语》等代表作。2012年,她已经是圈内众多歌手的声乐导师,参加了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三季,成为舞台"最大咖喱"选手,一首令人难以忘怀的《我真爱你》让很多年轻观众认识了她。
如今,魏女士将自己的职业地位定义为"健全的工作者",并说:"我不喜欢因为'恐惧'而被迫加快速度。我喜欢从强大的积累中"快",但如果我不能,我宁愿"慢",我喜欢"慢"。"
羊城晚报:作为传统唱片时代的歌手,你会怀念经典歌曲中蕴含的能量。为什么这些具有perpetria力量的歌曲在当今的音乐界是不寻常的?
魏学曼:我也很抱歉,我相信很多音乐家都很抱歉。这种遗憾是怎么来的呢?我想这是因为我们的心太匆忙了吧?我们太快了,我们太害怕了,我们害怕被淹死,我们害怕不被看到,所以我们一直在同样的位置上前进 - 前进的力量很大,但不幸的是,这种势头不是那种扎根的,接地气的,坚定的,未屈服的力量。如果创作者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作品肯定不理想。
羊城晚报:你喜欢"慢下来",在一个大家都在跑的圈子里,别人的节奏不会影响你吗?
魏学曼:作为声乐老师,我的学生大多是歌手,他们"速度很快",也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我想正是因为我的"慢",我才能给他们一些能量来补充和吸收,然后出去处理那个"快"。
羊城晚报:声乐导师、声音治疗师、音乐剧演员...你有很多职业地位,你如何定义自己?
魏学曼:不认识我的人问我,"你是做什么的?"我告诉他,"我是一个声音工作者",我接触了很多领域,但这都是关于音乐和声音的。
在我成长的路上,许多伟大的导师让我意识到声音是一种美妙而强大的东西。我想,虽然我是一个小小的我,但是如果我能更仔细地研究声音的神秘感,然后用它来帮助一些我可以帮助的人,不仅是需要进一步教育的歌手,还有残疾人,情感障碍者,留守儿童......这不是很好吗?
羊城晚报:不仅职业领域广阔,你的生活也很丰富。你是一个非常有计划或有目的的人吗?
魏学曼:我几乎可以说,我是一个没有目的的人。我也让自己越来越没有计划,在"没有计划"的状态下对自己越来越开放。当你真正向世界"敞开心扉"时,发生的一切都变成了有计划的。
具体到专业层面也是,是否达到普遍意义上的"成功"标准,对我来说并不那么重要,我感到满足。
谈生活,"养育孩子是最难的事情"。
在舞台上,作为歌手魏雪曼,将歌曲细腻而浓郁,温柔治愈。在台下,作为嘉宾聆听,魏学曼的分享和评论,充满爱心,热钱。而羊城晚报记者的谈话,她也是一句金句,观点清晰。"我没有控制生活的手段或能力,但我相信生活中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在把我引向未知,"她说。"
羊城晚报:你曾与金池、谭薇薇一起唱过《她》,这首歌讲述了很多关于女性困境的故事。女性视角是你对事物还是对世界的第一视角?
魏学曼:是的。我认为女性的内在成长可以影响整个社会,因为大多数女性成为母亲,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她们的孩子。作为女性,我会特别关注那些充满力量和智慧的女性榜样,我会向她们学习。
羊城晚报:目前围绕女性的热点话题,比如年龄焦虑、外表焦虑,你会经常想到吗?
魏学曼:当然。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不老"的时代,我们需要保持内心的年轻,对外界有全新的视角和敏锐的感知,而不是害怕身体衰老,改变面孔和衰老。
我是一个5岁女孩的母亲,抚养她真的是我这辈子遇到过的最困难的事情,怕她不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成立了一个慈善机构One Mother。该计划旨在支持独自抚养孩子的母亲,无论他们是未婚,离婚还是再婚。
羊城晚报:你和女儿的相处模式是什么?
魏雪曼:我和孩子的关系属于冰火两天,一会儿我是好妈妈,为她最好的朋友而战。在某一时刻,我是一个"不,这不可能"的严厉的母亲。當我們成為母親時,我們會有天生的力量,我們會有天生的焦慮,我覺得自己不是那麼穩定,但我在努力調整,希望成為一個更穩定的母親。
《羊城晚报》:如果你能随心所欲地做事,那么完美的一天在你心目中会是什么样子?
魏学曼:我仔细想了想。我发现,"完美的一天"不是关于我在哪里,我做了什么,我和谁在一起,而是我内心的感受 - 如果我能在心里有满足感,保持心情,控制我的节奏,那将是完美的。
编辑:余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