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視訊丨“聲音工作者”魏雪漫:我不喜歡因“恐懼”而被迫加快節奏

作者:新華社客戶

溫/視訊羊城晚報 全媒體記者 艾秀軒 黃石

圖/程式組

大型原創時代記憶音樂文化節目《流淌的歌聲》第三季正在廣東衛視播出。

7月20日,魏學曼與姜大偉、平安、馬佳、黃穎一起出現在廣東廣播電視演播室大廳,共同擔任時代合唱團嘉賓,演繹《歡樂之歌》《發現》等影視金曲,并帶來女獨唱《洪湖水浪》。

視訊丨“聲音工作者”魏雪漫:我不喜歡因“恐懼”而被迫加快節奏

在錄制間隙期間,陽城晚報記者專訪魏雪曼,與她聊了聊其集歌手、音樂劇演員、聲樂老師、公益項目贊助商、母親多元身份于一身的多元化生活。

視訊

需要閃存版本 9,0 或更高版本

<h2 toutiao-origin="h3">您沒有安裝閃存插件</h2>

從這裡下載下傳最新版本

談到這個節目,"當我坐在舞台下時,我經常發癢。

在《流淌的歌聲》第一季中,魏雪曼曾演繹羅大佑的經典老歌《滾滾紅塵》,深情回蕩,發洩了歌手中聲樂導師的超強實力。在第二季中,她把自己的節目變成了嘉賓,坐在舞台下和觀衆一起欣賞歌手的歌聲,聽着故事背後的經典,還時不時化身金牌和聲音,與舞台上的歌手一起"唱愛"。

在第三季中,魏雪曼再次加入《飄飄飄的歌》,成為創作歌手和舞台下嘉賓的雙重身份。作為一路陪伴節目的老朋友,魏雪曼可以說見證了這個寶情結的成長。

視訊丨“聲音工作者”魏雪漫:我不喜歡因“恐懼”而被迫加快節奏

羊城晚報:作為連續3季參演《流淌的歌》的老朋友,你覺得這一季和前兩季有什麼不同?

魏雪曼:我稱之為本季Plus版,不僅舞美、燈光、鏡面模式都進行了更新,我們的音樂、作曲也比之前更有突破,更大膽,反映層次更豐富。此外,我們的客人越來越年輕,他們來自一個更豐富,更廣闊的領域。例如,像小A7這樣的歌手,在Shaker和YY Live等短視訊平台上非常受歡迎,作為合唱團的嘉賓來到了節目中。

因為平台不同,他們作為歌手的質感,以及他們的音樂表現力也不同。這些"差異"很重要,給觀衆一種新鮮的感覺,它們讓我更直接地了解和欣賞它們。總而言之,舞台的接受度非常高,這也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陽城晚報:很多來自短視訊平台的歌手都會被問到"歌唱技巧有待考"的問題,作為聽衆嘉賓,你有這種感覺嗎?

魏學曼:我不會每天都刷我的聲音,因為我是一個"老派"的人。但我不認為任何一個群體需要特别改進,但我認為每個人都需要有自我完善的意識。作為一名已經經營了20年的專業歌手,我每天都在提高自己。

羊城晚報:第一季在舞台上唱了一首歌《滾滾紅塵》,你一直坐在台下作為嘉賓欣賞,負責點評和分享故事,會不會經常有瘙癢的技巧,想上台唱歌的沖動?

魏學曼:是的,真的!我最敬佩的一些前任,如羅大佑,很快就會找到機會與他們合影留念。當他們與舞台互動或進行歌唱環節時,我經常主動幫助他們和聲音,這次我感到特别高興!

羊城晚報:這次上台唱《洪湖水浪》是主動與導演組抗争的嗎?

魏學曼:是的!我經常看着導演的眼睛,深情地說:"我在舞台上聽客人講話很久了。我是歌手,是音樂演員,你讓我唱歌!"我一直在這樣申請,這個賽季他們終于安排我再唱歌,哈哈(笑)。

視訊丨“聲音工作者”魏雪漫:我不喜歡因“恐懼”而被迫加快節奏

羊城晚報:那麼,魏學曼版的《洪湖水浪》會是什麼風格呢?

魏學曼:《流淌的歌》中呈現的歌曲是《經典中的經典》。那個時代的音樂創作者,他們的心和作品是一體的,所寫作品的能量也大不相同,是以可以唱這麼久。《洪湖水浪》這首歌也是真的。這讓我有點害羞,有點放不開手腳,很怕變壞。後來,編舞家引導我,"我對編舞家感到敬畏,你對唱歌感到敬畏。我會用一種流行的方式演奏這首民歌,以一種更接近故事的方式表達它。希望我唱歌的時候,能讓觀衆感受到"水波"、"風"、"月亮"、"太陽"......如果觀衆能從我的聲音中感受到這一點,這是一個成功的表達。

談到職業,"我甯願'慢'也不願享受'慢'"

1998年,魏學曼作為歌手,先後出版了《找自己》《懂愛》《女人香》《天使的咒語》等代表作。2012年,她已經是圈内衆多歌手的聲樂導師,參加了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第三季,成為舞台"最大咖喱"選手,一首令人難以忘懷的《我真愛你》讓很多年輕觀衆認識了她。

如今,魏女士将自己的職業地位定義為"健全的工作者",并說:"我不喜歡因為'恐懼'而被迫加快速度。我喜歡從強大的積累中"快",但如果我不能,我甯願"慢",我喜歡"慢"。"

視訊丨“聲音工作者”魏雪漫:我不喜歡因“恐懼”而被迫加快節奏

羊城晚報:作為傳統唱片時代的歌手,你會懷念經典歌曲中蘊含的能量。為什麼這些具有perpetria力量的歌曲在當今的音樂界是不尋常的?

魏學曼:我也很抱歉,我相信很多音樂家都很抱歉。這種遺憾是怎麼來的呢?我想這是因為我們的心太匆忙了吧?我們太快了,我們太害怕了,我們害怕被淹死,我們害怕不被看到,是以我們一直在同樣的位置上前進 - 前進的力量很大,但不幸的是,這種勢頭不是那種紮根的,接地氣的,堅定的,未屈服的力量。如果創作者長期處于這樣的狀态,作品肯定不理想。

羊城晚報:你喜歡"慢下來",在一個大家都在跑的圈子裡,别人的節奏不會影響你嗎?

魏學曼:作為聲樂老師,我的學生大多是歌手,他們"速度很快",也承受着非常大的壓力。我想正是因為我的"慢",我才能給他們一些能量來補充和吸收,然後出去處理那個"快"。

羊城晚報:聲樂導師、聲音治療師、音樂劇演員...你有很多職業地位,你如何定義自己?

魏學曼:不認識我的人問我,"你是做什麼的?"我告訴他,"我是一個聲音工作者",我接觸了很多領域,但這都是關于音樂和聲音的。

在我成長的路上,許多偉大的導師讓我意識到聲音是一種美妙而強大的東西。我想,雖然我是一個小小的我,但是如果我能更仔細地研究聲音的神秘感,然後用它來幫助一些我可以幫助的人,不僅是需要進一步教育的歌手,還有殘障人士,情感障礙者,留守兒童......這不是很好嗎?

羊城晚報:不僅職業領域廣闊,你的生活也很豐富。你是一個非常有計劃或有目的的人嗎?

魏學曼:我幾乎可以說,我是一個沒有目的的人。我也讓自己越來越沒有計劃,在"沒有計劃"的狀态下對自己越來越開放。當你真正向世界"敞開心扉"時,發生的一切都變成了有計劃的。

具體到專業層面也是,是否達到普遍意義上的"成功"标準,對我來說并不那麼重要,我感到滿足。

視訊丨“聲音工作者”魏雪漫:我不喜歡因“恐懼”而被迫加快節奏

談生活,"養育孩子是最難的事情"。

在舞台上,作為歌手魏雪曼,将歌曲細膩而濃郁,溫柔治愈。在台下,作為嘉賓聆聽,魏學曼的分享和評論,充滿愛心,熱錢。而羊城晚報記者的談話,她也是一句金句,觀點清晰。"我沒有控制生活的手段或能力,但我相信生活中所有'發生的事情'都在把我引向未知,"她說。"

羊城晚報:你曾與金池、譚薇薇一起唱過《她》,這首歌講述了很多關于女性困境的故事。女性視角是你對事物還是對世界的第一視角?

魏學曼:是的。我認為女性的内在成長可以影響整個社會,因為大多數女性成為母親,這反過來又會影響她們的孩子。作為女性,我會特别關注那些充滿力量和智慧的女性榜樣,我會向她們學習。

羊城晚報:目前圍繞女性的熱點話題,比如年齡焦慮、外表焦慮,你會經常想到嗎?

魏學曼:當然。在我看來,這是一個"不老"的時代,我們需要保持内心的年輕,對外界有全新的視角和敏銳的感覺,而不是害怕身體衰老,改變面孔和衰老。

我是一個5歲女孩的母親,撫養她真的是我這輩子遇到過的最困難的事情,怕她不好。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成立了一個慈善機構One Mother。該計劃旨在支援獨自撫養孩子的母親,無論他們是未婚,離婚還是再婚。

視訊丨“聲音工作者”魏雪漫:我不喜歡因“恐懼”而被迫加快節奏

羊城晚報:你和女兒的相處模式是什麼?

魏雪曼:我和孩子的關系屬于冰火兩天,一會兒我是好媽媽,為她最好的朋友而戰。在某一時刻,我是一個"不,這不可能"的嚴厲的母親。當我們成為母親時,我們會有天生的力量,我們會有天生的焦慮,我覺得自己不是那麼穩定,但我在努力調整,希望成為一個更穩定的母親。

《羊城晚報》:如果你能随心所欲地做事,那麼完美的一天在你心目中會是什麼樣子?

魏學曼:我仔細想了想。我發現,"完美的一天"不是關于我在哪裡,我做了什麼,我和誰在一起,而是我内心的感受 - 如果我能在心裡有滿足感,保持心情,控制我的節奏,那将是完美的。

編輯:餘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