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京奥运会终于落下帷幕,女子体操团体决赛,中国选手卢宇飞错过了酒吧,她站起来后的第一句话是:"我能再翻一次吗?"让网友瞬间打破防守。
不幸的是,中国队在总积分榜上排名第七,与奖牌完全脱节。回顾2008年北京奥运会,可谓是中国女子体操的巅峰之作,一群少女为国家荣誉而战,最终夺得团体冠军,这也是奥运团体第一枚金牌。

这些女孩中最小的是邓琳琳,她不仅年轻,而且只有137厘米,在一个重要的场合首次亮相,邓琳琳的稳定发挥为团队赢得了宝贵的积分。四年后,她再次参加伦敦奥运会,赢得了平衡木头冠军,这是中国女子体操的第一个冠军,这是她应得的。
这样的体操巫师,曾经在教练眼中是"最笨"的孩子,一个简单的动作她需要练习几百次,甚至几千次才能完全学会。宝剑风从磨出,梅子香从寒风中散发出来,正是因为各种困难,才造就了今天的邓琳琳。
深耕运动场馆十余年,但在巅峰时期却选择进入北京大学深造,退休前是木公主的平衡,退休后是美丽的校园恶霸,邓琳琳为什么这么强?
1
1992年,邓琳琳出生于安徽省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热爱短跑,曾是短跑运动员,在100米比赛中能跑11.8秒,母亲小时候练武术,父母喜欢运动,所以想把两个孩子都训练成运动员。
受父母的影响,哥哥从小就被派去练体操,每次训练,邓琳琳也会去健身房玩,她身材矮小,动作多动,哥哥练习空转,她正在学习转头。这种活泼而博学的能量吸引了教练,教练也把她送进了体操队一起训练。
凭借她的才华和努力,邓琳琳的进步比哥哥快得多。8岁时,她被选入省队,省队教练告诉她:"心中一定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去北京奥运会。"
对于年轻的她来说,奥运会代表着她不知道的事情,但教练告诉她,如果她能在北京奥运会上赢得世界冠军,那么以后的生活就不用担心了,算钱可以算作抽筋。听到这笔钱,邓琳琳感动了,此时,她每天的训练目标就是在北方奥运会上夺冠。
由于能力出众,邓琳琳最终入选国家队,运动员都是全能精英,国家队的训练特别严格,严肃的气氛让她极为不舒服。在省队里,她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天才,在国家队,她是一群人。
一个动作,别人只做十次就能掌握要领,而她需要做上百次才能学会,教练拿了她一个人花的精力,相当于拿了四个人。有人对她说:"像你这样的运动员怎么能练习呢?
邓琳琳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慢慢学习,自己的病情成了她挥之不去的噩梦。笨鸟先飞,努力可以弥补笨拙,邓琳琳最大的优势就是愿意努力,愿意努力,教练定好了训练任务她能按时完成。
当时正在选拔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因为态度认真,邓琳琳也被选去训练,训练的等级制度非常严格,根据成绩打"优、好"的成绩,让年复一年淘汰一批人,最后只有六个人才能进入奥运会名单。
为了不被淘汰,一群11、12岁的女孩曾经早起晚睡,控制体重,整天与木头的平衡,她们没有童年,成为职业体操运动员是她们的共同目标。
而邓琳琳是里面最小的,身高只有137cm,在体操行业,短是好的,身体重心低,有利于减少失误。在训练中邓琳琳主要是在跳马和自由体操上,她是所有女孩子最喜欢哭的,被教练骂哭,比赛成绩不好哭,自己练不好也哭。
2
2006年全国体操比赛,这是邓琳琳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赛前她紧张连呼吸都不顺畅,做动作时也无法停止颤抖,过度紧张导致她输掉了比赛。从这一刻起,她终于学会了竞技体育的残酷:能做,不能走。回去之后,邓琳琳训练得更努力了,她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和自己竞争。
本着不输、乐于拼搏的精神,邓琳琳最终入选了北奥体操队名单,作为替补。千百通的呼声一开序幕,北京奥运会在全体人民眼中顺利进行,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的运动员身上。
跳马项目,队友姜玉媛因为状态不好被教练换下,邓琳琳被命令接替姜玉珮的位置,跳马难度5.8,邓琳林在平衡木头上空转,没有任何失误,当马牢牢落地时,一个惊人,
由于她的出色表现,她仅次于队长程飞,最后的体操女子队以188.9的成绩获得第一枚奥运团体金牌。
今年,无数的鲜花和掌声包围着女孩们,在16岁的花季,邓琳琳尝到了冠军的骄傲和荣誉。
她最大的遗憾是,除了团体赛之外,她没有一个项目,所以邓琳琳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在下一届奥运会上,拿下一枚属于个人的金牌,从这一刻起就渴望夺得冠军。
第二年的全运会,就在邓琳琳刚完成膝盖手术,伤势不彻底的时候,她有720度的空中转移动作,高难度的动作才有可能拿下金牌,不在乎伤病的情况,邓琳琳坚持做这个转变,最终赢得了全能冠军。
一切都有其优缺点,邓琳琳也因为这次冒险付出了代价,她的伤势变得更加严重,被迫再次进行膝盖手术,手术后,邓琳琳的训练状态受到极大影响,伤病让她达到低谷,父母劝她退居休养,但邓琳琳却不想, 她仍然有一个冠军梦想,她将坚持伦敦奥运会12年。
2011年东京世锦赛上,邓琳琳频频出差错,导致她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心理受到伤病的重创。输了之后,她把一切都放在一边,专注于训练,你永远不会低估梦想给一个人带来的动力。
3
后来,在伦敦体操锦标赛上,邓琳琳赢得了平衡木项目,带领球队在亚运会上获得了女子团体冠军,并在2012年获得了全国锦标赛的全能冠军。毅力,用实力证明自己,邓琳琳终于在伦敦奥运会的资格赛中取得成功。
此时,她的教练在家,而她在伦敦,她只能通过每天拨打国际电话来报告她的训练情况,教练对她说了最多的话:"做这个过程。"所以每天晚上睡觉前,邓琳琳都会从头到尾思考自己最近的比赛,总结失误。
比赛前两天,她和队友们住在奥运村,电视上每天播放哪些运动员拿下金牌,邓琳琳非常渴望先站在领奖台上,在房间里,她想象自己拿到金牌,在领奖台上模拟,看到这一幕,队友们忍不住吐痰: "你紧张吗?""
比赛现场当天,邓琳琳是第三上场的,她的状态特别好,抛开外界,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动作,整套动作飘云,连续的小转弯让她加了0.3分,并排落木还是稳如泰山,最后她以15.6分拿下了平衡木头冠军。
她也是唯一一位赢得两个奥运冠军的女体操运动员。
巅峰时期,邓琳琳选择退役,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国际关系学院,从运动员到大学生,她最初并不适应,北京大学很严格,邓琳琳没有因为冠军地位而受到特殊待遇。当她第一次进入学校时,她放下姿态:"我不只是想拿到文凭,我还想学点东西。"
进入北京大学后,第一堂课叫政治介绍,全班同学往下,她一句话也听不懂,只能坐在同一个地方,周围的人都在学霸,而她的学习永远不会跟上节奏,但运动员会在哪里放弃呢?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是永不言败。
为了跟上进度,邓琳琳经常到学校的嫂子那里,她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背诵英文单词,下课后跑到图书馆,为了更好地融入集体,她积极参加学生会的活动,顺利获得硕士学位, 邓琳琳赴美国深造,继续深造。
毕业后,她从事了最喜爱的体操事业,担任青年体操运动会裁判,还成为安徽省体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为体育事业贡献了一股力量。
体操给邓琳琳带来了无限的荣誉,金牌教会了她:带着前进的目标,在艰难的处境中永不放弃,她说:"希望在他们的脚下,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奥林匹克精神永存,我希望它能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代代相传。
作者:七个选择
简介:爱笑,爱说八卦,还有文字,也和你一起告诉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