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作者:电影公嗨课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您需要了解的有关库斯图里卡的所有信息

老虎注:威尼斯电影节公布了参赛单位名单。

无论如何,今年的威尼斯令人印象深刻。

许多导演的新电影都在威尼斯。

我最感兴趣的是非竞赛单元,比如梅尔·吉普森(Mel Gipson)的新电影和《华丽的七人组》(The Magnificent Seven)的新版本。

拉夫·迪亚兹的哥哥变得越来越投机,我觉得他没有什么新东西可说。

我认为有可能嘲笑老导演Koncharowski的结尾,但最有可能的是Kusturica的"银河之路"即将到来。

库斯图里卡正处于创作的瓶颈,当他在上海担任评委会主席时,我们在《鸢尾花》上发表了一篇"地下"长篇采访,没想到能读这么多人。似乎大家还是很喜欢他。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酝酿了很久,当我在东北分部的硕士班时,我们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目标是让读者阅读这篇文章,基本上可以理解关于Kusturica的一切。

一、从萨拉热窝到贝尔格莱德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Emir Kusturica),"我的电影结合了法国电影的优雅,俄罗斯电影的激情与自我牺牲的哲学,以及费里尼电影的旋律,忧郁和强烈的讽刺,"他曾经说过。从年轻时起,他在电影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才华和才华,并进一步借鉴了前辈的叙事技巧和镜头语言,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电影美学。看看库斯图里卡通往阴影的道路,就会发现他两次举起了金棕榈奖,并非没有原因。

库斯图里卡于1954年出生在萨拉热窝,他的父亲是一名助理新闻部长和一个富裕的家庭。虽然他的父母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库斯图里卡并不是他父母的理想好孩子,他整天和街头青少年一起出去玩,以一种好奇和娱乐的心态做每件事,这种经历为电影的创作增添了色彩。父母认为,走出库斯图里卡的"坏男孩"的路无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把他送到布拉格学习电影。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布拉格时期

所谓的布拉格时期是指库斯图里卡在布拉格电影和电影学院的时期。FAMU是当时著名的电影学校之一,许多捷克新浪潮导演都在那里学习。正是在这里,库斯图里卡对电影产生了兴趣,并表现出了巨大的才华。同时,库斯图里卡也接触过大量经典电影,为未来的导演奠定了基础。在库斯图里卡制作的众多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对卓别林,让雷诺阿,费里尼和让维戈等大师的致敬讲述了这个学习时期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库斯图里卡的毕业作品是短片《格尔尼卡》(1978年),讲述了一个反犹太主义男孩的成长故事,一个少年视角开启了库斯图里卡电影的叙事,其中大部分都是从少年视角出发的。《Gernica》反响很好,Kusturica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卡罗维发利学生电影节奖。之后,库斯图里卡返回萨拉热窝。

萨拉热窝时期

萨拉热窝时期是库斯图里卡创作的第一个高潮。回到萨拉热窝,为电视台工作的库斯图里卡制作了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新娘来了》( 1978 年),引起了很多争议:家庭暴力、性虐待和等元素的出现违反了南斯拉夫政府的禁忌,南斯拉夫政府无法容忍电影的敏感性,电影被禁。但这并没有阻止库斯图里卡的大胆尝试。然后他拍摄了《泰坦尼克号吧》,这是一部80分钟的彩色电影,通过两个小人物的相遇,讲述了整个南斯拉夫的故事,民族主义不能拯救南斯拉夫,也不能改变历史。在萨拉热窝期间,库斯图里卡有三件非常重要的作品,"还记得多莉·贝尔吗?(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1981),当爸爸在做生意,1985)和流浪者之歌(吉普赛人时代,1988)。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出差爸爸》

还记得多莉·贝尔吗?它通常被认为是库斯图里卡电影制作的主要来源,它具有库斯图里卡早期的风格,简单,板眼,不玩任何技巧,呈现了南斯拉夫的西方文化:迪诺由一群年轻人的成长经历和他们面对西方文化的选择和反思,包括政治感受。《爸爸的旅行》让库斯图里卡一举成名,凭借影片《库斯图里卡》获得1985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影片也从少年的视角揭示了极权主义时代个人崇拜在人性下冷静而扭曲,库斯图里卡式的幽默和讽刺,嘲讽与荒诞,始于电影。《流浪者之歌》的内涵更为丰富,库斯图里卡在这部电影中运用了多种表演技巧,将吉普赛人流浪的荒凉和对土地的热爱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融合了荒诞与夸张、魔幻与现实、象征与解构、真诚与简约,其中蕴含着导演自己对民族与祖国的复杂感受, 他还获得了1988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纽约时期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亚利桑那梦游》

1980年代末,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分崩离析,库斯图里卡不知道该去哪里,不得不搬到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教电影时,他利用好莱坞制作了《亚利桑那之梦》,这部从库斯图里卡跳出来的电影,但也笑着哭着,以一种旅行般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年轻的美国梦的故事,成为导演自己命运的隐喻。虽然这部电影在美国卖得不好,但仍然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银熊奖。1990年代初,库斯图里卡的父亲在萨拉热窝的房子被毁后死于心脏病发作,一家人不得不在黑山寻求庇护。

贝尔格莱德时期

库斯图里卡从美国回到祖国后一直住在贝尔格莱德,不时访问其他欧洲国家,将这一时期称为贝尔格莱德。这一时期他创作的《地下城》,让世界电影界看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地下》(1995)更像是南斯拉夫版的《阿甘正传记》,但比《阿甘正传记》更深、更凄凉,也更有感染力。这部电影分为三个时期,讲述了20世纪下半叶南斯拉夫人的痛苦故事,库斯图里卡的巅峰时期,汇集了他可以尝试的所有电影元素:巴洛克,超现实,荒谬,隐喻,象征,夸张......其尖锐的反铁托倾向遭到了很多反对,但由于内容争议,艺术从未结束,"地下"帮助库斯图里卡赢得了第二个金棕榈奖。后来,库斯图里卡还为法国电视台拍摄了纪录片《鸟的七天》(Seven Days of Life of a Bird,1996)。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地下"

时隔两年后,他拍摄了一部故事片《黑猫,白猫》,1998年。这部电影展示了多瑙河上吉普赛人的爱情,婚姻和命运,以笑声开始,以笑声结束,可以说是Kusturica喜剧电影的高潮,该电影在1998年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了银狮奖。2001年,库斯图里卡制作了一部纪录片《速8个故事》(Super 8 Stories),以"禁烟区"乐队为特色,既是他的电影音乐的总结,也是巴尔干和巴尔干音乐的低音。随后的《人生是奇迹》(2004)延续了库斯图里卡一贯的导演风格,巧妙地将南斯拉夫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和战争联系起来,影片因对政治话题过于敏感而备受争议,但库斯图里卡并不在乎,这是他面对批评时的惯常风格。库斯图里卡最近的两部电影是喜剧片《答应我》(2007)和纪录片《马拉多纳》(2008年)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与马拉多纳

马拉多纳海报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前者讲述了一个少年的成长故事,充满戏剧性和想象力,而后者讲述了大明星马拉多纳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时间里,库斯图里卡还参与了《被遗忘的天使》的拍摄,这是一部关于世界各地被忽视儿童的七集电影,其中库斯图里卡讲述了一个少年的故事,他出狱后因为无法适应社会环境而再次入狱, 轻松的节奏,但发人深省。

二、马戏团美学

从《新娘来了》一开始,库斯图里卡就一直在探索和构建一种贴有个人标签的电影风格,追求《地下城》走向极致的不寻常表达方式,使他成为一名远离欧洲艺术电影的电影导演。总的来说,Kusturica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马戏团美学"。马戏团起源于古罗马的罗马斗兽场,一般认为现代马戏团是指"在不规则的企业场所表演,在天篷或马戏团的马戏团中在马戏团中表演各种艺术节目",包括动物训练、小丑表演、特技表演和魔术表演。如果以马戏团表演模式为由来看看库斯图里卡电影的起源,你会发现库斯图里卡的电影结合了马戏团表演的许多元素和特点,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马戏团美学"。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马戏团

美学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库斯图里卡》电影中有很多动物形象,将与马戏团一起表演。作为表演的主体和娱乐中心,马戏团中的动物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库斯图里卡电影中的动物要么在与角色的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要么成为某种主题和思想的象征,要么成为电影叙事中的重要行为。库斯图里卡电影中的动物形象往往具有拟人化的特征,不与场景或人物结合,他们是人物本身,是一个场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动物形象,故事就会失去紧张感和动力。《地下城》中的猩猩和《人生是奇迹》中的驴子都是影片叙事的一部分,库斯图里卡自己也承认,《人生是奇迹》中的驴子"真的是这部电影的关键"。此外,库斯图里卡的动物形象具有象征意义。与拟人化不同,象征主义指的是库斯图里卡在电影中对动物的描绘,赋予了人类以外的意义,这可能是图像本身,例如象征生命的小鸡(生命是奇迹),象征着缓慢的(亚利桑那之梦),或导演自己的礼物,如象征着死者灵魂的牛(地下),猫有善恶(黑猫, 白猫)。Kusturica总是将动物图像放置在一个看起来合理的场景中,这样动物图像就不会突然出现。在《地下》中,库斯图里卡选择了1941年德国轰炸贝尔格莱德动物园的场景,其中动物们逃跑了,这本身就是一个象征:战争开始后,人类动物和野性被释放出来,强者自保和弱者受苦,在这个场景中,人与动物没有太大区别。这些动物在影片中无所事事,蠕动着,似乎没有理由,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往往承载甚至超越了人类的精神特质。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马戏团表演中总有一个小丑,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库斯图里卡在片中很多角色其实都是"丑陋"的角落。从形式上讲,库斯图里卡在人物塑造上运用了很多夸张的拍摄手法,一方面为了突出人物形象,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搞笑效果,"地下"之后马高听到音乐身体扭曲做舞蹈几乎贯穿了整部电影,表面上这种失真类似于舞台表演, 从本质上讲,他是在用夸张的动作来掩盖自己内心的空虚、无聊和恐惧。《黑猫白猫》中两个人被吊在铁路护栏上的场景本身就是马戏团的小丑表演,具有明显的喜剧效果。库斯图里卡的方法源于他对喜剧的理解,他认为喜剧"有点怪诞和隐喻",库斯图里卡形象的设计或多或少受到拉布里的笑文化的影响,既给人们一种外在的娱乐体验,又能思考喜剧背后的深刻含义。另一方面,这种滑稽喜剧形象的设定也与吉普赛文化密切相关,吉普赛人往往依靠卖出的艺术品来生存,他们会唱歌跳舞,"这歌舞赋予吉普赛人一种神秘、原始、狂野的色彩",也具有解压生活的消遣和娱乐功能, 库斯图里卡电影"丑陋"的角落形象是吉普赛文化的表现之一。在内容方面,库斯图里卡给一些人物又赋予了一个丑陋的形象,那就是道德罪犯,这里所谓的"罪犯"不是在法律上,而是认为他们的欲望和实践超越了人类的道德底线,违背了人性最基本的原则,这些形象大多以负面人物的姿态出现。"地下"这个形象的代表,为了自己的利益,他看着朋友和宗族人带着对铁托的无知和深埋地下几十年的深渊,用大家的辛勤劳动榨取资本,眼看死不救,麻木不仁。还记得多莉·贝尔吗?在迪诺的脸上,辛图要求其他男孩和多莉的心发生性关系,可以看出,它的内心世界已经被严重扭曲到了不合理的地步,辛图面前的道德毫无价值。这种不洁的人在《爸爸出差》和《黑猫白猫》中并不少见,可视为丑气的另一种表现,是一种道德病。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马戏团表演通常以特技和魔术为特色,给人一种超现实和神奇的感觉。库斯图里卡电影中的许多桥段都与特技和魔术完全相同:库斯图里卡电影中的许多人都有非凡或神奇的力量,"还记得多莉·贝尔吗?恐龙催眠,"老爹出差"马尔克梦游时可以看到现实之外的一切,"黑猫,白猫"吉普赛老人死亡并复苏,"流浪者之歌"男孩可以用想法操纵餐具等等。这些超现实主义甚至反现实主义的设置,充满了后现代方法的魔幻现实主义,无形中显示了kusturica的独特性。"飞行"是库斯图里卡电影的标志之一,也是超现实形式的集中表现。在《爸爸的生意》的结尾,马克似乎飞向了天空;在地下婚礼上,新娘在空中飞翔;《流浪者之歌》中有桥段;和"还记得多莉·贝尔吗?迪诺告诉多莉·贝尔,他梦想着飞越小镇。在Kusturica的几乎每部电影中都出现了飞行场景,营造出强烈的脱离感和惊喜感。在谈到使用飞行场景的原因时,Kusturica自己说:"我在布拉格的一位老师告诉我,'区分一部好电影和一部坏电影的方法,是一部好电影中的每个角色似乎都没有重力。所以我想,为什么我不学习Chakal并真正让人们漂浮起来呢?"其实,飞行场景的设定有些象征意义,所有飞行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边缘身份,被逐出生活,为了逃避这种生活,他们不得不选择"飞得远高",甚至说,"'飞走'的主题似乎是库斯杜利卡中的边缘人逃离恶劣生活条件的唯一途径"。

三、无序与狂欢

在马戏团美学中,无论是魔术特技还是小丑和动物都是一种外表,表演的实际意义是让观众赏心悦目,马戏团表演可以看作是一种仪式,其形式感可以让观众从日常生活进入另一个嘈杂、躁动不安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得到另一种体验生活的方式。同样,在库斯图里卡的电影中,魔法的现实、人物和动物的扭曲往往同时出现,形成了一种无序的状态,这种状态存在于库斯图里卡的很多电影中,形成了马戏团美学的内在逻辑和理性。

马戏团美学

内部逻辑和逻辑

Kusturica总是在同一场景中放置多个动态图像,这些图像通常不是很密切相关,但是当它们一起出现完成场景调度时,也衍生出很多不确定性,导致图片或场景的激动和混乱。《地下城》的第一幕呈现出一种不折不扣的场景:马高和黑混混喝醉,从城市里开着疾驰的马车回来,后面跟着一个小乐队,他们不停地向乐队扔钱,而黑人则不停地用手中的手枪清空他的枪。夜幕降临,奔腾的马车,两个醉汉,飘动的钞票,枪声,动乐队,伴随着快节奏的背景音乐,混乱的场面为影片定下了基调和主题。德军轰炸贝尔格莱德的场景更加混乱,导演反复切换几个场景,营造出这种混乱感:动物园里的栅栏被炸开,动物们散落,伊万抱着猩猩流泪;在《黑猫》、《白猫》和《生命是奇迹》等电影中也有无序的场景,库斯图里卡试图呈现巴尔干半岛不守规矩和不安分的民族性格以及他们理解生活的方式。

事实上,所谓的无序更多地反映在《库斯图里卡》电影中的一些仪式场景中。在库斯图里卡的电影中,总有属于吉普赛文化民俗的仪式场景或事件,比如《流浪者之歌》中圣乔治节的清理仪式,对吉普赛人意义重大,与库斯图里卡自己的南斯拉夫背景有关,也清晰地反映了库斯图里卡的电影风格,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序的,而不是一般的程序。更像是正义和交织的混合体,库斯图里卡试图在这种混合中呈现自己对电影和世界的理解。婚礼场景是仪式作为事件的典型象征之一,也是Kusturica几十年来一直使用的电影传统。《地下城》和《流浪者之歌》中有三个婚礼场景,《人生就是奇迹》中卢卡铁路建设的沙盘上也有一个模拟婚礼场景,体现了库斯图里卡对婚礼场景的偏爱。以《地下》中的第二个场地为例,场景是用长桌、旋转的带子、油罐车、屋顶和树木覆盖着奇形怪状的彩色丝绸和玉米,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为新人庆祝,新娘通过机械控制飞翔"在空中";儿童奔跑和燃放烟花;成年人互相敬酒;玛戈和娜塔莉领着人们跳舞,穿着皮鞋喝酒,坦克车面对着婚礼现场的中心;黑猩猩将桶装入油罐车,炮弹撞到墙上,再加上库斯图里卡特的背景音乐,现场一片混乱。事实上,婚礼也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库斯图里卡自己所说,"在我拍的每部电影的镜头组中,总有四五部对我至关重要,是所有作品的基础。在《地下社会》中,约万和乔莲娜的婚礼就是其中之一",这说明库斯图里卡自己在《地下》中的追求是一种无序的状态。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 《流浪者之歌》

值得注意的是,Kusturica的仪式婚礼设计与西方狂欢节之间存在潜在的联系,Bakhkin认为西方狂欢节起源于酒神的仪式"脱离其平常生活"和"人性的潜在方面,可以以具体和情感的形式揭示和体现"。事实上,正是通过这场狂欢节,库斯图里卡完成了婚礼叙事,婚礼现场具备了巴赫金所谓狂欢节的所有特征,如普遍性、仪式性、等级消失和插页式打嗝。库斯图里卡电影中的婚礼场景大多有这个特点,片中几乎所有出现的角色都出席了仪式,人们可以随意玩。库斯图里卡的做法并非没有道理。在吉普赛人的世界里,婚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吉普赛人法律最根本的部分,他们认为婚礼是人生中最伟大的事情,甚至有人认为"吉普赛人热衷于旅行,经常去见亲朋好友,为孩子选择伴侣",这就说明了婚姻对吉普赛人的重要性, 因此,Kusturika将婚礼场景作为吉普赛文化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库斯图丽卡试图通过婚礼现场的无序和狂欢来表达她对世界的想法,而无序和狂欢节的仪式本身就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无论是"地下"还是"流浪者之歌",婚礼之外的生活都是无味的。以《地下》为例,人们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里呆了好几年,每天重复着每天的琐事,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心理状态几乎被扭曲,比如一场婚礼对另一个世界充满了深深的期待。

《库斯图里卡》电影中这个走向另一个世界的场景并不局限于婚礼场景。如前所述,飞行的特征本身就是对当今世界的背离,通过这种方式,飞行运营商经常寻求另一个世界,一个更自由的世界。正如康定斯基所说,"'向上'的幻觉创造了最稀疏的形象之一,一种解脱感,一种解放感,最终是一种自由感。这三个特征中的每一个都会产生略有不同的泛音。从这个意义上说,向上的飞行确实反映了对轻松和自由感的追求,因为世界是莫名其妙的,而不是带着个人理想逃离世界,或者去另一个世界。这可以看作是库斯图里卡电影的表达:他一直试图用一些似乎不属于世界的东西来理解这个世界,这部电影所展现的无序和狂欢是库斯图里卡世界观的独特性,他说,"我们想拍一部有理想的电影,我们必须相信,这部电影, 我们所需要的只是走出主导潮流,"走出主导潮流"其实指的是导演的独特性,他和其他欧洲导演是不同的。他以反秩序和理性的思维思考世界,正是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让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无序、狂欢与非理性的背后,隐藏着库斯图里卡深刻的理性逻辑和家的感觉。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 重头戏

国家政治

在《作为哲学实验的电影》一书中,法国思想家阿兰·巴迪奥(Alain Badio)以《无情的战争之爱》和《广岛之爱》为例,指出"电影的运动来自爱情,来自政治,戏剧从政治到爱情的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库斯图里卡的电影也结合了爱情和政治,更具政治偏见。虽然库斯图里卡认为家庭是他电影的重要命题之一,家庭中有爱,爱创造奇迹,使奇迹发生,但库斯图里卡电影的最终着陆点是政治和历史。"库斯杜利卡至少有一半的作品具有明显的政治含义:"Tidani Bar","Daddy's Travel"和"Underworld";

库斯图里卡曾经说过,"每次我一开始都是喜剧,但最终它并不像我想要的那样好,这是一个悲剧。这是因为南斯拉夫过去一百年的政治和历史是一场悲剧:在两次世界大战和南斯拉夫内战之后,通过铁托的独裁统治,特别是因为后者使数百万南斯拉夫人流离失所,"自1945年以来,在西方激进分子认为是模式的社会主义中,没有看到如此大规模的大屠杀或内战"。库斯图里卡生活在铁托统治和波黑战争的时代,这是他最简单、最全面的人生经历。一方面,作为前南斯拉夫的导演,他是一个爱国者,他多年的流浪生活加深和加强了他对祖国概念的理解;这种矛盾心理不仅使国家政治成为他自己的电影主题,而且在这些电影中也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地下城》讲述了南斯拉夫近半个世纪的战争和政治历史,库斯图里卡认为"这部电影是关于领导人通过谎言控制人民生活","生活是奇迹"探讨了个人生活与波黑战争的关系,这两部电影都有共同点,都呈现了国家政治的悲剧, 人民无法创造国家的历史和未来,只能在盲目中生存,那些对南斯拉夫悲剧负有责任的人来自像贝尔格莱德的马尔科这样的政治家。库斯图里卡的战争诉求和反战情绪在两部电影中也随处可见,战时歌曲《莉莉玛琳》在《地下城》中每次出现,嘲弄人们对战争本身的无知和盲目服从。即便如此,库斯图里卡的电影并没有改变政治和历史,所以无论电影中的人多么喧闹,后迷人的南斯拉夫历史在他的镜头中都是一个悲剧。在极少数情况下,库斯图里卡不以悲剧的形式表达悲剧的内容。相反,他呈现悲剧的方式都是喜剧性的,而《地下城》中喧闹的场景既是对战争和政治的重新考验,也是对傻瓜进行讽刺的可能性。在笑声中,观众会发现政客们麻木不仁,同样,《爸爸的旅行》以优美欢快的乡村民歌呈现了冷战时期对政治犯的追击,这一伎俩在其他欧洲艺术电影导演中是罕见的,可以看作是库斯图里卡电影的特征之一。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关键词: 政治, 战争, 历史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除了关心国家政治,库斯图里卡的电影也不乏对吉普赛民族的看法,甚至在很多电影中,吉普赛人也成为他电影的主题。《黑猫白猫》和《流浪者之歌》都是写成吉普赛民族性格中的流浪汉,这种民族性格具有明显的双重性:一方面,流浪的吉普赛人格鲜明、热情、从宏伟中解脱出来,从梅里默的《卡门》中很容易看出这个角色;吉普赛人成为库斯图里卡电影的主要对象的原因有很多,这既是因为他在萨拉热窝的童年经历,更重要的是,因为"吉普赛人从十世纪移民过来,是第一批迁移到西方的东方民族之一,在西方小说中提供了最根深蒂固的东方异教徒形象", 这也是塞尔维亚电影传统的体现。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在"流浪者之歌"中,库斯图里卡探讨了吉普赛人的宗教问题,即吉普赛人的反基督教信仰,例如斯拉夫人的异教徒信仰,这些信仰最初源于电影中的清理仪式;《黑猫白猫》从头到尾都像是吉普赛人的节日仪式,其中有音乐、舞蹈、醉酒和所有吉普赛式的快感,很多滑稽动作也强化了这种欢乐感,比如黑猫和白猫交集、手绘表演杂技、用鸭子擦身体等,更展现出民族文化的特色, 回答了一个"什么是吉普赛人"的问题,影片中的许多场景都起源于巴尔干吉普赛人的文化和语言,它反映了吉普赛民族对差异的容忍和对民族价值观的认同。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1 23

无论是国家政治还是国家历史,库斯图里卡的电影总是回答这个问题:南斯拉夫走向何方?对于民族和国家来说,库斯图里卡都有一种乌托邦情结,即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可以称为"政治乌托邦"。所谓政治乌托邦,是指民族和国家内部或外部可以抛弃纷争、矛盾、欺骗和战争以及一切不利于民族国家发展的因素,沿着和平的道路,使库斯图里卡能够建设一个乌托邦象征主义的小村庄。

"

我出生在一个希望,笑声和生活乐趣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强大的国家 - 邪恶也是如此。

"

在《地下》的结尾,所有的人都在一块土地上参加婚礼,唱歌跳舞,最后这块土地和土地的分离,这一幕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这片土地和土地的分离可以看作是南斯拉夫的绝对独立,不再受制于外邦人和外国人的束缚和影响;但对未来也有无限的愿景。诚然,正如库斯图里卡自己所说,"我出生在一个希望、欢笑和生活乐趣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强大的国家——邪恶也是如此",尽管他的脸上充满了对政治和世界的固执,但他的骨子里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怀旧, 以及库斯图里卡作为塞尔维亚人无尽的怀旧之情。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傅晓,东北师范大学文艺博士,著有《巴黎的过去》等。】

本文于2015年7月发表在《电影的艺术》上,我们欢迎胡叔叔主持的"欧洲导演系列研究系列"栏目,以及最近出版的《欧洲电影点将被记录》。】

库斯图里卡:马戏团美学下的国族政治

编辑 / e 头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