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电视新闻中的一张图片让43岁的刘成金伤心欲绝。
在屏幕上,一位白发苍苍的母亲,双腿抱着残疾的儿子,去村里看露天电影。老人说:"村里已经很多年没有电影了,所以我想让我的儿子看一看。"
那天晚上,刘成金躺在床上失眠:改革开放近20年了,农村怎么还看不清电影?
当时,已经告别军营两年的刘成进,承包了一家小型印刷厂,生意刚刚起步。在军队中一直被评为"学习雷锋标准兵"的他,琢磨着自己应该怎么做。
几个月后,一部电影《大篷车》出现在辽西山村的田野里。此后的23年里,电影《大篷车》已经走过了30多万公里,穿透了1000多个偏远的山村,被迫放映了6000多部电影......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刘成金作为辽宁锦州退伍军人电影放映队队长和七名成员的执着承诺。
"只要有人想看电影,我们就会继续放映。
"只要人们想看,我们就会回来。
在农村长大的刘成进小时候家里有困难,也多亏了村民们的帮助长大,他也养成了一种乐于助人的素质。在26年的军旅生涯中,曾两次获得二等荣誉、七次三等荣誉的刘成金,也是雷锋的模范学生,他的大部分津贴和工资都用于抚养43名失学儿童,并照顾两名残疾老人。在军队服役期间,他是一名放映员,确切地知道这部电影能带来什么精神上的愉悦和安慰。
怎样才能让农民群众经常看这部电影呢?刘成金想出了一个主意,利用两天的休息时间,自愿拍摄偏远山村的村民。他很快联系了七位老同志,包括张显龙、韩彦斌、朱中国人、彭玉德、陈凤菊、赵云姬和韩国的余,他们都曾在军队中担任过筛选员。每个人都在同一个地方:义务放一部电影,不仅可以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还可以使自己的业余生活更加充实。
被迫拍电影最大的困难是钱。当放映团队刚成立时,没有放映设备,他们从工作室支付设备和电影的费用。没有车,刘成金从朋友和家人那里借来的。
他们第一次强制放映是在海边的偏远村庄西安,电影是《山下花环》。村民们像新年一样快乐,穿着新衣服,早早在放映现场等着,很多人还特意从村子里来,墙、树、屋顶上都挤满了人。
在与村民聊天时,刘成金发现,村里已经10多年没有放过一部电影了。看到农村文化生活如此贫瘠,强化了刘成金为村民拍电影的决心。
几天后,喜鹊村的几名小学生给刘成进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从电影中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长大后可以像叔叔一样玩电影"......刘成进说:"看完孩子们的来信后,感觉全身都来通了能量,然后累了也想把胶片放下。"
更让刘成进感动的是,每次影片拍完,一群人都会把他们从村子送到村口,再从村口送到路口。最难忘的刘成金,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拉着他的手说:"我们村子,下次可以来吗?刘成进握着老人的手说:"只要老百姓想看,我们就一定要回来。"
就在那天晚上,刘成金决定拿出5万元给女儿买新房,买了一辆专门用于电影《大篷车》的面包车。
"如果你拿钱,'义务'这个词会改变品味并消失"
在过去的23年里,刘成金和放映团队成员走遍了30多万公里,走遍了1000多个偏远的山村和200多个社区、企业、学校和边防哨所,为近百万人放映了6000多部电影,花费了近百万元人民币购买、修理和更新放映设备和车辆, 几乎抹去了刘成金印刷厂的全部收入。很多人不了解刘成进,难道他一点也不苦恼吗?刘成金坦言笑道:"如果钱苦了,就不行了。"
刘成金自掏腰包为广大农民播放电影,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还"鼓"了他们的口袋。
"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制作电影的义务,帮助农民摆脱贫困致富也是我们的责任。刘成进在影片中发现很多村民因为信息拥堵而穷困潦倒,他向队员们建议,趁机播放这部电影,让村民们寄来科技书籍和丰富的信息资料。他还告诉了乡亲们他的电话号码,告诉他们他们有什么问题,不必进城,打个电话,他会尽力帮助解决。文家沟村有丰富的优质大蚱蜢,但由于位置偏远,苦不了市场,刘成金得知免费宣传为它们,帮助文家沟村的大蛞蝓打开市场。在刘成金的帮助下,白庙乡的土豆、杏山镇的甜杏、冷家沟的野菜、翠家屯的海獭也纷纷进入市场。
"放映队不是'剧队',而是给人民的福利。刘成金说,放映组成立时,就定下了规则:不接受群众一分钱,不吃群众的饭,不抽烟,不给群众一点麻烦。近年来,随着退伍军人放映队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商家找到了刘成金,提出只要放映能帮他们播放几分钟的广告,愿意拿出每年几十万元的赞助费,都被刘成金拒绝了。村民们在去富的路上,给刘成金和筛选团队寄钱送货表示感谢,也被刘成金礼貌地拒绝了,"如果收到钱,'义务'这个词的味道变了,就不合时宜了。"
他总是不忘说出那句话:"在锦州这片土地上,解放军有'苹果树不吃老百姓一个苹果'的爱。我们是军人出身,不能被抹黑。"
"无论你有多难,永不放弃,永不止步"
支持刘成进领导筛选团队23年还有另一个原因。1999年1月8日,筛查团队成员龚韩国人在筛查期间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享年42岁。韩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告诉他:"船长,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咬牙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后来,刘成金擦干眼泪,带领队员们向队旗下的放映队宣誓:无论遇到多么困难,永不放弃,永不停止,不辜负老战友的临终信任!
"群众只要需要,困难就会很大。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刘成金组织队员一夜成灾,连续20多天为灾民放了50多部电影。在此期间,刘成金一行还协助救援队检查房屋破损情况,转移灾民,抢救伤员,运送物资。
2013年,一个岛上的几名士兵通过媒体找到刘成金,希望给他们一部电影,刘成金得知,这些士兵常年驻扎在岛上的困难条件下,两个字都没有说,第二天和队员们肩并肩扛着5箱投影设备乘船登上了岛上, 专门为几名士兵播放电影。
当影片放在岛上时,海风吹来,刘成金担心窗帘会被扫走,团队的另一名成员将窗帘拉到他手下,直到电影完成。岛上的营地里没有加床,刘成金一行人找了一些木板,铺上了简单的木床和衣服睡觉。
带着对广大群众的奉献和深厚的友谊,23年来,从遥远的金银岛、黑盲岛到四川地震灾区,都留下了这支老牌强制电影放映队的足迹。刘成金经常被问到,既然电视和互联网如此流行,还会有人看露天电影吗?刘成进还是说:"只要有人想看电影,我们就会继续看。"
如今,锦州老兵强制电影放映队伍在不断壮大的行列中,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河北、江苏等地也纷纷成立放映队伍。
记者采访了刘成金,正好赶上周末,他带着团队驱车百余公里,来到一个偏僻的乡镇老人院,给十几个丧偶的老人放了一部特别的电影......
上图:2008年,刘成金(右二)带领辽宁锦州老兵志愿电影放映队到四川省地震灾区,向灾民放映电影,送书给儿童。摄影:蒋玉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