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5月27日至6月8日,空军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有490名正式代表出席大会,28名候补代表和72名与会者。会议听取并批准了空军党委书记刘亚楼代表空军党委所作的工作报告,以及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王炳轩代表空军党委所作的监督工作报告。 并讨论并确定了未来的任务。选举空军第2军代理司令员方子毅,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南京军区空军政委余立金,空军副司令员徐申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兵监督部副部长杨志成, 总政治部副主任肖华,总后勤部卫生政委部长饶正熙等七名中共八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一届空军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空军监察委员会当选。6月6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碧武、林伯元、张问天、彭德怀、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中南海华音堂会见了全体代表,并合影留念。

档案照片:1956年5月27日至6月8日,空军第一次党代会在北京召开
1949年10月25日,中央军委任命刘雅楼为空军司令员,肖华为为空军政治委员会、政治部主任,王炳轩为空军参谋长。11月11日,中央军委通过法令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正式成立,原军委航空局立即撤销,航空局干部和业务全部移交给空军司令部。该法令还任命张谦坤为空军副司令员兼军事训练部长,王伟为空军副政治委员会兼工程部长。随着空军领导的建立和组织机构的建立,加快空军准备的步伐。在建设初期,空军党委由于各级领导干部尚未匹配而没有成立。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采用空军各部门首长领导的集体办公制度,重大问题由办公室定期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再由空军司长和主管部门负责分工负责组织实施。
1950年4月,空军政治委员会委员肖华调任总政治部第二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1950年7月12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批准,由刘亚楼、吴法贤、常乾坤、王伟、王冰轩批准, 薛少清、顾光山、杨尚儒、杨春福、方强、王毅、李世安、刘峰、卢丽萍、黄玉坤15人组成中共空军委,并指定刘亚楼、吴法贤、常乾坤、王伟、王秉轩为常委,刘亚楼为书记,吴法贤为副书记。后来,随着空军领导干部的变动,党委领导机关成员作了相应的补充。
档案照片:1956年6月6日,毛泽东接见了空军第一次党代会代表。
在空军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上,代表们一致认为,空军组建七年来,空军党委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方针、决定和指示。工作贯彻"以军队为基础建设空军"、"为飞行服务"、"在战斗中成长"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开办航空学校后,组建军队,进行密集的战备训练,参加实战演习、浙江东部战争、陆防、 建立了中国人民自己可以使用的空军,完成了党中央、中央军委交给的军事建设任务和作战任务。会议认为,空军党委报告提出,要在现有基础上巩固和加强发展,改进空军建设,继续努力训练和提高空军军事素质和作战能力,加强空军党建,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积极准备与陆军和海军合作,解放中国沿海岛屿和台湾,警惕守卫祖国领空,保卫祖国,随时准备打败侵略者。这些任务是正确的,符合当时的情况。为做好空军任务,会议认为,要加强党的集体领导,贯彻群众路线,大力弘扬军队的积极因素和潜在力量,系统总结经验,掀起群众学习热潮,开展竞争。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各级领导在贯彻群众路线时,必须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念,同时加强全体同志的民主集中制教育。
档案照片:1956年6月6日,毛主席接见了空军第一次党代会代表,并与刘亚楼司令员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大会选举空军第一党委25人,随后举行全体会议,选举刘亚楼、吴法贤、王炳轩、常乾坤、徐申基、王慧球6人为党委常委,刘亚楼为书记,吴法贤为第一副书记,王炳轩为第二副书记, 1956年7月10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该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