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专家提醒:谨防高盐高血压引发慢性肾脏病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专家警告:谨防慢性肾病引起的高盐高血压

新华社记者陈希元、徐鹏航

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日。最近,一篇声称盐添加剂会伤害肾脏的文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肾病的早期阶段通常不可见不适,因此被称为"无声杀手"。专家表示,高盐高血压易患慢性肾病,注意早期体征,注意筛查,合理饮食,是预防和治疗肾脏疾病的关键。

盐网添加剂伤害肾脏,专家驱散谣言

近日,网上流传的一篇文章《老教授亲身经历:盐添加剂可怕》称,家族盐中含有氰化亚铁钾,导致肾脏出现问题,改用不含氰化亚铁钾的盐,症状消失。

"首先要明确的是,氰化亚铁钾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江苏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吴少杰表示,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氰化亚铁钾和氰化亚铁钠可作为抗结剂,加入盐类和替代盐类产品,但有定量规定。

在北京某大型商场,记者发现了海盐、竹盐、深井岩盐等9种盐,其中4种含有氰化亚铁钾。在一个海外购物网站上,一些外国生产的盐也标有氰化亚铁钠。

氰化物是众所周知的剧毒物质,比"铁"这个词还多,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吗?吴少杰告诉记者,氰化物很容易与金属离子形成非常稳定的络合物,因此氰化亚铁的毒性很低。"氰化物与亚铁离子相遇,就像'魔鬼'被锁起来一样,毒性被钝化,使得不可能产生波澜。

数据显示,美国对氰化亚铁钠的限制为每公斤13毫克,而欧盟对氰化亚铁的标准为每公斤20毫克。"我们的标准比欧洲和美国的标准更严格。"与其担心盐添加剂,居民应该更关心高盐摄入量,这可能导致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疾病,"苏州大学第一医院肾脏病主任沈磊说。"

肾病是关注早期征兆的"无声杀手"

2020年2月,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到2017年,中国有超过1.3亿慢性肾病患者患有慢性肾病。沈磊介绍,肾病一般都有隐蔽性,早期没有明显的不适,所以不易察觉,有一句"无声杀手"说,注意身体出现了一些信号。

信号1:早上醒来时,眼睑或面部水肿,活动后下肢水肿,休息后不能缓解;信号2:总是腰酸无力,精神不畅,食欲不明,恶心,呕吐;信号3:尿色深,尿中泡沫增加,且经久耐用,或夜间尿明显增加;信号四:血压突然升高,这个年轻人要特别注意。

沈磊说,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肾脏异常,而高血压、糖尿病、有家族史的肾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肥胖、痛风,长期使用中草药和止痛药等药物都是高危人群,更要注意筛查。

沈磊介绍,过量摄入盐是高血压发病率的重要因素,与肾脏疾病密切相关。"一般人应该将盐的摄入量限制在正常水平,特别是'看不见的盐',如酱油和许多含有大量氯化钠的零食。她建议肾病患者购买注意成分表中氯化钠含量的食物,以尽量减少盐的摄入量。

慢性肾病并不可怕,自我管理是关键

今年世界肾脏日的主题是"积极面对肾脏疾病,分享美好生活"。沈磊说,大多数慢性肾病患者都处于疾病的早期阶段,早期干预和治疗,对于患者可以预防疾病进入不可逆转的阶段,避免透析,可以为社会节省大量的经济和医疗资源。

"慢性肾脏病的治疗需要医生和患者的长期参与。不应该让病人做错任何事,也不应该急着去看医生,增加或减少自己的药物,而是增加肾脏的负担。沈磊建议,慢性肾病患者应加强自我管理,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蛋白尿、肾功能或影像学检查,在家中进行血压、血糖自我检查,并做好记录。

沈磊说,除了服用药物来控制血脂、尿酸等指标外,更重要的是保持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开设由肾脏科医生、营养师、临床药剂师、专科护理人员等牵头的多学科关节门诊,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尽可能做到低蛋白、低盐、低糖饮食,控制血压、血糖;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