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白狼山之战:曹操押上全部身家,郭嘉献出生命,张辽一战成名

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原王朝一旦内乱,北方游牧民族便会大举入侵,侵扰边关。三国时期却是一个例外,尽管曹操、刘备和孙权打得不可开交,却没有听说那个北方的胡人敢趁机入侵中原。这是为何?

可以说北方的和平是曹操硬生生打出来的。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并非没有觊觎之心,但曹操的大军是拦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长城,不可逾越。曾经有人挑战过这道“长城”,它就是乌桓,结果是白狼山之战的惨败。

白狼山之战:曹操押上全部身家,郭嘉献出生命,张辽一战成名

如果说唐朝的对手是突厥,汉朝的对手是匈奴,那么三国曹魏的对手,就是乌桓。乌桓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一支,他们本是草原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部落,直到东汉末年才迅速崛起。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之乱,中原王朝自顾不暇,边关的守备愈发松弛,乌桓趁着这个机会发展壮大,形成了以柳城为中心的“三郡乌桓”,汉帝国的辽西地区成为乌桓的势力范围。蹋顿则是其中最强大的部落首领,他一心想要效仿匈奴单于,称霸北方。

公孙瓒在时便一直与乌桓作战,成功保卫了幽州等地。然而袁绍为了灭掉公孙瓒,不惜与乌桓同盟。公孙瓒兵败自焚,袁绍占领了幽州,为了兑现承诺,袁绍以汉献帝的名义封乌桓首领为单于,并与乌桓进行政治联姻。

白狼山之战:曹操押上全部身家,郭嘉献出生命,张辽一战成名

曹操与乌桓的矛盾正在于此,乌桓与袁家是政治同盟,也是军事联盟,尽管袁绍在官渡之战后死去,但乌桓仍继续支持着袁氏。乌桓的“不离不弃”当然不是出于情义,蹋顿单于收留袁氏残余势力,是为了扯袁氏这面大旗,一方面在乌桓部落中建立霸权,另一方面拉拢亲近袁氏的汉人势力。事实证明蹋顿单于的这个做法成效极大,接收袁氏的残余势力以后,他统治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三十万,手下骑兵数万余,实力强劲。

袁绍虽已覆灭,但乌桓却假借袁氏名义,屡次袭击边关,劫掠百姓,掳走幽州百姓十余万户。长此以往,曹操在幽州的统治将不复存在,已经奄奄一息的袁氏也将在乌桓的支持下死灰复燃。

曹操当然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他决心远征乌桓蹋顿,将袁氏的残余势力彻底消灭,并为统一北方扫除障碍。

曹操是一个务实派,他早已于建安十一年修建了两条漕运,目的就是便于北上运粮,为北征做准备。

可是,在曹操的诸位将领中,关于是否北征的分歧却很大。

“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资治通鉴》)

这是大多数人的一致看法,他们担心一旦北征,刘备将鼓动刘表袭击许都,偷袭曹军的大后方。

可郭嘉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对时局发展作出了判断:

“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桓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凯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资治通鉴》)

坐视乌桓强大,袁氏将东山再起,北方数州迟早会丢失,乌桓会成为曹操逐鹿中原的心腹大患;刘表不信任刘备,不会也不敢出兵攻打许都。不如趁乌桓没有准备发动突袭,一劳永逸。

从结果来看,郭嘉的看法完全正确,但对于当时的曹操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冒险。

白狼山之战:曹操押上全部身家,郭嘉献出生命,张辽一战成名

曹操不惧怕冒险,他决心按照郭嘉的计策,发动北征。

可惜天不遂人愿,正当曹操调集兵马粮草的时候,北方天降暴雨,连绵不断,道路堵塞,大军难以行进。结果,乌桓作了战争准备,曹军已失去突袭的良机。

突袭不成,众将都劝曹操撤军。

关键时刻,又是郭嘉站了出来,他建议曹操兵贵神速,放弃重装辎重,轻装上阵,突袭乌桓。曹操在这个时候也得到了田畴的指引,得知了一条已经废弃的秘密道路。

这个道路连乌桓都不知道,但实在凶险至极。曹军要攀越徐无山,退出中国的边境,从鲜卑的领地穿过。

这种决策就好像子午谷奇谋一样,高风险高回报,面对抉择,曹操再次选择冒险,这也让他缔造了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战绩之一。

经过急行军,曹操、郭嘉、张辽等人率领着前锋军进至距离柳城不足二百里的白狼山附近。此时,曹军已经包抄了蹋顿的后路,但与此同时,他们这支轻装军也再无后路,一旦战败,曹操等人将无路可退。

白狼山之战:曹操押上全部身家,郭嘉献出生命,张辽一战成名

可以说,曹操已经押上了全部身家,大军短兵相接,剩下的只有死战。到了这一步,曹操不再插手,他将临阵指挥权全部交给了张辽。

在这一战前,张辽在曹军中算不得头几号人物,但是当其他人都劝曹操撤军的时候,张辽却主动请战。

张辽率领曹军的精锐骑兵,其中还有曹操最引以为傲的虎豹骑,与仓忙集合的数万乌桓骑兵于狭窄的白狼山展开血战。

白狼山之战:曹操押上全部身家,郭嘉献出生命,张辽一战成名

曹军人数不如乌桓,但张辽冲锋甚猛,曹操的虎豹骑战力强悍,乌桓骑兵又出于各部落,没有曹军这样的凝聚力,当他们的阵型稍一出现晃动,全军便陷入崩溃。张辽一马当先,阵斩蹋顿单于,乌桓大军群龙无首,最终惨败。

经此一役,曹操俘虏了二十余万人,还尽收乌桓的精锐骑兵,这让他有了三国中最强大的骑兵大军。曹操统一整个北方的一大障碍,也就此扫除。张辽则一战成名,威震天下。令曹操心痛的是,由于寒冷干旱的天气,本就体弱的郭嘉在行军路上病情加重,不久便去世了。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