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藏书家徐行可三代百年接力的故事打动人心,其孙女获评湖北省首届“最美社科人”

作者:极目新闻

楚天都市报记者徐英、记者于佳毅

9月12日,来自湖北省图书馆的记者获悉,在这两天刚刚结束的湖北省首届"最优社会科学"评选会上,伟大藏家徐兴科的孙女、原湖北省图书馆副馆长徐丽文,荣获"最美社会科学人物"奖。活动现场,主持人讲述了徐家三代人跨百年书的接力故事,活动同时直播,超过31万网友在线观看。

大藏书家徐行可三代百年接力的故事打动人心,其孙女获评湖北省首届“最美社科人”

活动现场直播

许志永的数十万册图书捐献给全国

故事以著名的地理学名著《水记》开始,这是中国历史地理学收藏的杰作,由著名学者杨守京及其弟子熊惠贞在清末编纂而成。

人们对这本书背后的关键人物知之甚少——杨守景的健忘之年,一位著名的纪录片导演,收藏了大家的徐兴科。杨守景死后,徐星可以尽力支持弟子熊会贞洁,不仅要求北京人把《水书笔记》宋遗、物品版画等稀有版本抄回来,还要求自己学校调查古籍的心灵相互倾诉。几十年的成本,疲惫,只是为了建造这座地理纪念碑。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军强力绳索,徐星可以像百人一样拒绝,红子的心永远要保护,只有这样"水疏浚"的惊人外表。

徐某收藏的书籍,实用第一,哪里有需要,徐星总能慷慨帮忙,那么他,就有了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开放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氏父子将全部古籍捐献给国家。从此,许志永的10万本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星。

大藏书家徐行可三代百年接力的故事打动人心,其孙女获评湖北省首届“最美社科人”

徐兴科

改造后的一对黄鹤楼出自徐晓轩的明刻有《黄鹤楼收藏》

主持人的故事将带您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武汉黄鹤楼重建前夕,设计师们绞尽脑汁地追寻黄赫的关系——前几代人谁来过这里?你还剩下多少好句子?修复名楼,能有权威的检验吗?

接到设计院求助后,许兴科五子、时任湖北省图书馆副馆长的徐晓轩站了起来。在徐小轩的收藏中,徐晓轩找到了唯一的一本书《黄鹤楼收藏》。这是历史上第一部专门收藏的黄赫衢诗的古籍,书中的诗歌从南朝一直到明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当时,这本孤零零的书在海中的出现,为黄鹤楼的重建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历史证据。1985年,黄鹤楼成功重建,它充满了美丽的诗意,广受欢迎游客。这本《黄鹤楼藏品》也成为湖北省图书馆的市政厅珍品。

在接过祖父和父亲的接力棒后,许立文将书传播给他,帮助他摆脱贫困。

一代又一代,付之火。21世纪,随着文化扶贫号角的吹响,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浪,送书到乡下、县城大厦。当时在湖北省图书馆工作的徐立文,跋涉,将书送到乡下半年,她说:"文化扶贫,图书馆就是位置,干山,更谈缺书养!"

她带着文字,用数据分析,多次上报上级,为南轩图书馆提供建议,已经五次向南轩监管此事,南轩图书馆从无到有,顺利完成。如今,南县图书馆占地面积5012平方米,藏书30万册,年接待读者超过10万人。2019年,南县拟退出贫困县行列,同年9月,南县被授予"文明示范县"荣誉称号。

大藏书家徐行可三代百年接力的故事打动人心,其孙女获评湖北省首届“最美社科人”

徐立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