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理论学习丨从辛亥革命看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吴传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扬了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集心而鲜血,谱写了一部反对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建设人民国家的革命史诗。 推进改革开放。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理解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新的视角。

辛亥革命起源于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屈辱和灾难,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破坏了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以《丑罪条约》签署为标志,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陷入了深深的灾难。面对中国被列强分裂的危险,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开拓者孙中山先生率先大声喊出"振兴中国"的口号,发动武装起义,最终推翻了腐朽的清朝,开启了中国现代民主革命的新篇章。辛亥革命创造了一场完全意义上的现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制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动摇了反动统治秩序的基础,在中国土地上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以极大的震撼和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 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中国传统文化以"健美"为世界基础,以"启佳"为社会实践的第一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的地位和意义超越了个人,甚至在生活中具有"根"的含义。没有一个民族的"家"文化,像在中国文化中那样突出富饶,没有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家的依恋能像中国人一样强烈,然后从爱国到爱国主义,"家是小国,国是大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同构",从而形成了爱国精神。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而伟大的,因为爱国主义作为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发挥着重要作用。归根结底,爱国主义是一种对土地和民族的执着,这种感情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千年的凝聚,无数次的鼓舞,最后得到了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的认可,升华了华为的爱国意识,作为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国家。为祖国奉献一切,是中国爱国主义的崇高美德。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他们的爱国奉献精神仍然具有巨大的精神吸引力。在中国近代史上,当国家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时,中国儿童的爱国主义表现出了战斗力和精神力量。从孙中山、黄兴、贺子元、于荣、秋秋等资产阶级革命家,到李大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董碧武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继承了中华民族"以世界为己任"的优良爱国传统,肩负着振兴中国的责任。

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了中国人民的一切斗争、牺牲和创造,归结为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民族振兴为己任,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辛亥革命起源于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它汇集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说:"在新的征程中,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高度的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依靠全体中国儿童共同努力,坚持大团结团结,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广泛凝聚中华民族的一切智慧和力量,形成一个生动的局面,让海内外所有中国儿童团结起来,为复兴民族的伟大事业而努力。"

(作者为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编辑:姚维轩)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新客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