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向国际友人伸出援手

作者:星星飞翔

"我清楚地记得克里斯先生出院前对我们病房的每个人的衷心感谢,以及他对中国世界领先的医疗技术和服务的不断了解。如果没有国王的日常帮助,我们很难为他提供如此令人满意的服务。北京水箱医院特殊需要病房陈亚芬护士长王医生是本文的主人公王岩医生。现年32岁的王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系,目前是北京玉水潭医院脊柱外科的党委书记和主任医师。

每天练习用英语思考你的疾病

王医生回忆说,克里斯托弗·穆茨万格瓦(Christopher Mutsvangwa)先生是来自偏远地带国家津巴布韦的高级官员,由于颈部脊髓受到严重压力,他在手术前三个月已经发展成行走不稳定状态,无法过上正常的生活。听说水池医院的骨科水平可以与发达国家相媲美,专门从千里之外飞到北京准备手术。作为脊柱外科主任刘波治疗团队的成员,王医生主动与这位患者的病情进行沟通。从询问病史写病历,到签署术前谈话知情同意书,再到术后说明病情,指导患者术后恢复,他用熟练专业的英语与患者深入沟通,让患者了解全球范围内该病的诊疗进展以及水箱医院针对其病情给出的治疗方案, 让原大使的远见卓识和水平对中国医生的极大赞赏。

"由于水箱医院推出的英联邦骨科专家培训计划(FRCS),我能够出色地做到这一点。想要完成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得国际认证,只做手术是不够的,我必须掌握骨科诊疗的先进理念,每天用英语练习思考和描述病情,那些测试过FRCS兄弟的人总会给我提问!"

超过一千人参加了咨询服务

"获得国际认证不是终点,"王博士说。希望利用所学知识,尽可能地服务更多的人,医院临床治疗覆盖面还不够,我会组织和参与志愿服务,如自愿咨询、健康教育等。我想告诉患者如何用更少的资源解决更多的问题,反过来,我想改变人们对常见骨科疾病的看法,误解以及一些不合理的治疗方法。"

作为医院盟委会书记,王总在业余时间组织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同志,参加医院的志愿咨询和健康教育。近两年来,他参与了志愿服务项目十余项,如志愿会诊、服务人数1000余人,多次参加亮健康公益专线、区域群打造心肺复苏术进校园、"守护天使"医疗会诊、尊老人送暖等活动, 并坚持每年无偿献血。每年他带领一支年轻的医疗和制药团队开展"走素食之路,做素食师风行"的活动,坚持后期手外科主任、"人民好医生"的素食博士在北京偏远山区的乡村服务,成为水池医院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受到村民的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

"做一个公共产品让我快乐"

"直接帮助患者一方面是,更重要的是如何改善初级保健的概念,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作为团员,作为青年志愿者,我们应该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运动百年纪念大会上对青年的殷切期待。王说,"做好公益服务真的会让人开心,但我希望能够将目前国际先进的诊疗理念传播到基层医疗单位,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温/本报记者 蒋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