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交响丝路 文博天下

作者:人民网

来源:人民日报

交响丝路 文博天下

敦煌散落海外精品文物再现展。王文家珍(人民愿景)

交响丝路 文博天下

游客正在购买特色商品。

交响丝路 文博天下

参观者参观文化旅游贸易展。

交响丝路 文博天下

"一节"的开场。甘肃省委宣传厅地图

我们将讨论文化交流,分享文化繁荣。

第五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十届敦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于9月24日至26日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

本次"一会一段"以"交响乐丝绸之路与世界"为主题,邀请韩国作为主办国,运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期间举办了敦煌论坛、"一带一路"交流合作文化论坛、"五酷"文化论坛3个论坛,还举办了主要嘉宾国展(韩文旅游和文化创作产品展),向世界寻找敦煌-敦煌散落海外优秀文物复制展、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贸易洽谈会, 昌沙纳设计奖获奖作品展等4个展品。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兴起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是中国唯一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国际博览会,已成功举办4次。"一日一节"在政治、文化和经济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开创丝绸之路繁荣新篇章

于虹,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委员

习近平总统的"一带一路"倡议,透过历史的烟云,顺应各方的期望,汇聚了数千年的东方智慧,承载了沿途复兴的梦想,为中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计划。"一带一路"倡议启动八年来,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的空间,搭建了国际贸易合作新平台,为各国人民的福祉提供了新的道路,古丝绸之路熠熠生辉,宏伟的愿景正在成为美好的现实。

甘肃自古以来就与丝绸之路紧密相连,丝绸之路因甘肃而通达四方,甘肃以丝绸之路闻名。进入新时代,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发展,甘肃已成为中国对西开放的前沿,连接"一带一路"和连接各区域部门的重要枢纽。这里位置独特,交通物流便利,古丝绸之路贯穿甘肃已有1600多公里,河西走廊一直是亚欧陆路贸易流必经的地方,沿途分布兰州、酒泉、武威、敦煌等众多知名商业场所,与城东七西相连,南北连接,全方位立体交通网络。这里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中草药资源优势优势,素有"国有色金属之乡"和"千年医药之国"美誉,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拥有全国首个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 清洁能源行业正在释放巨大的潜力。这里的文化多样性、自然景观多样性、祖传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丝绸之路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同时,甘肃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除了海洋和岛礁之外,所有的地貌类型,被称为"自然奇观博物馆",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这里产业完备、发展前景广阔,石化、有色冶金、煤炭建材、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基础雄厚,新能源、新材料、中医药、数字经济等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建设一批数千亿个产业集群和100亿个工业园区, 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近年来,甘肃积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最大机遇,充分发挥渠道优势、枢纽优势、文化优势,按照内外部考虑、陆海联动、西向、多方、前进、紧密围绕进入新发展阶段、实施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同一丝绸之路沿线的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政策沟通、设施互联互通、贸易、金融、金融联系。立体化国际运输渠道全面建成,形成了多元化的国际贸易格局,全方位的人文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开放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吸引力强、活跃度高的良好态势。

当前,百年变迁与世纪疫情交织在一起,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战胜疫情、促进发展、促进繁荣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和使命。我们举办"一次性节日",就是要采取高度认可丝绸之路精神,更好地展望丝绸之路的未来,为丝绸之路文化融合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为沿线的发展增添动力的翅膀,努力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一个联合应对合作挑战的桥梁, 维护人民健康之路的健康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复苏之路的复苏,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我们愿与国内外各界朋友携手合作,以"一个部门"为基础,紧密合作,融合发展,携手共战胜疫情,渡过难关,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应有的贡献,共创互利合作发展的美好未来, 携手谱写丝绸之路繁荣振兴新篇章。

搭建通往世界的桥梁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黄熙熙

西汉时期,张魏攻克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连接东西方文化的主要渠道,也是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的起点。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丝绸之路灿烂文明的中心甘肃敦煌举行,再次提醒人们文化交流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

当前,全世界都在尽最大努力抗击新的冠状动脉肺炎疫情。作为日常生活中安慰和希望的使者,文化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希望通过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能够重现其作为文明交流枢纽的意义,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

21世纪的丝绸之路可以说是实时连接全球村庄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世界中,丰富多彩的文化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交织在一起,相互融合,向我们展示了无限的可能性。

大韩民国期待着全世界各种文化的共生共存,并期待与参与国合作,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在线平台的基础上,促进更积极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以更好地继承文化。我们积极致力于支持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引领文化创新。我们还将尽最大努力使亚洲和世界各地的人们成为文化伙伴。在东西方文化历史交汇点敦煌,我们期待与您谱写灿烂文化的新篇章。

中国的行动反映了大国的作用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祝你好运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是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国。2019年,访华海外游客人数达到1.55亿,为世界旅游业做出了贡献。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启动了"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提供了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和发展计划。八年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一带一路"不仅为中国的开放发展开辟了新的视野,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新的机遇。世界旅游组织充分认识到中国政府为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共赢所作的努力。在中国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疫情防控取得了显著的战略成效。目前,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已呈现出旺盛的供需趋势,为全球旅游业的复苏树立了榜样。在最近的金砖国家旅游部长会议上,中国表示愿意探索和建立卫生法规国际互认机制,以探索国际旅游业复苏的可行途径。中国用自己的行动来说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这是全球旅游业复苏的关键,反映了主要旅游国家的作用。

新旅游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沙泽涵

2013年启动的"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丝绸之路的精神,强调了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重要性。教科文组织一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坚定支持者。

文化作为一个综合和繁荣的产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为6.1%,年收入为2250亿美元,在全球创造了近3.3亿个就业机会。

同时,文化旅游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全球疫情爆发之前,至少有5亿人参观了55个世界遗产地,仅中国世界遗产地的直接旅游收入就超过143亿元人民币。

自2011年以来,教科文组织领导了世界遗产和可持续旅游计划,该计划将旅游和遗产管理计划整合到目的地层面,自然和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和保护,并发展适度的旅游业。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计划与世界旅游组织合作,大力倡导文化旅游政策,采用新的旅游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主宾互动和文化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强大合作伙伴,它分享这一全球视野,并将文化置于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前沿。中国将促进文化发展的理念纳入"十四五"规划,其中文化在促进经济增长、减贫、社会包容、"绿色"社会等关键发展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强人文交流,发扬丝绸之路精神

张旭 文化旅游部副部长

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开启了各国文化交流和经贸交流的千年,在开放互鉴的背景下,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统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倡议,为世界提供了承载各国人民共同繁荣愿望的中国计划,成为造福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要充分发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敦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的平台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打造更多更好的文化旅游品牌,规划实施更多更好的国际合作项目,通过高质量的文化发展和旅游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要大力推进文化灵魂铸就,发挥文化赋能作用,促进人民旅游,发挥旅游驱动作用,不断完善和优化"一带一路"国家间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机制,在丝绸之路国际戏剧联盟、博物馆联盟中发挥良好作用, 艺术节联盟、图书馆联盟、美术馆联盟等联盟机制,加强联盟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为"一带一路"全国人文交流注入强大动力。

全面推进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和共享先进的保护和传承技术,创新合理利用模式,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水平。不仅让历经数千年的文化遗产落下,更承载着各国文化之血的文物、书籍、工艺品等文化遗产的运用,让文明在交流中辉煌,在相互学习中绽放,让丝绸之路的精神在传承中不断延伸, 在保护发光。

为年轻一代创造未来

阿纳托利·马尔科维奇,白俄罗斯文化部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带一路"倡议为人类各文明对话向更高层次发展指明了道路。

今天,在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我们也在为年轻一代创造未来。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强调的那样,"一带一路"是一条阳光明媚的道路,而不是一条私人道路。

中国是白俄罗斯在世界上的重要伙伴之一。在困难时期,我们两国是兄弟般的真诚合作。无论是面对疫情还是在国际舞台上,我们相互支持,及时互助。白俄罗斯是最早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今天,白俄罗斯已成为欧洲"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为文化繁荣和人文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白俄罗斯一直积极参与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我们本着《敦煌宣言》的精神,坚持文化多样性、平等包容,保护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各级文化对话。不久前,两国政府宣布2021-2022年将是白俄罗斯和中国地方合作年,并通过了涵盖100多个地方合作与交流项目的项目,包括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合作。地方合作应成为两国务实合作的新动力。

振兴丝绸之路将促进人文交流

艾哈迈德·阿维达,世界银行全球文化遗产与可持续旅游业协调员

很荣幸受邀到美丽的甘肃敦煌参加此次活动。甘肃拥有辉煌的历史,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丝绸之路是众所周知的,历史悠久,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丝绸之路的振兴需要利用国际贸易来促进人文交流。在此举办的国际文化博览会凸显了中国对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视。

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其自然、文化和历史资源丰富而独特。目前,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增长,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做出了重大贡献。甘肃独特的文化创意产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法、水墨画、玉雕、红陶、雕塑、木雕、民间表演、服装美食等丰富多彩。

国际文化博览会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伙伴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分享知识,实现更多国际对话的平台。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王金涛采访整理

版面设计:张丹峰

人民日报(2021年9月29日第14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