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闭幕 取得这两项重要成果→

作者:环球网

来源:中央电视台新闻客户端

昨晚(16日),第二届联合国可持续交通全球大会在北京闭幕。

会议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了14场重大活动。与会者在民生、绿色发展、互联互通、疫情应对、经济复苏等各个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前瞻性、建设性的交流与对话。

为期三天的会议由171个国家的在线和离线代表参加。其中,150位国家交通部长和代表在线出席了会议,133个国家,近800名驻华使节,中国国际组织代表线下参加了会议。根据各国的具体经验,代表们就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等主题提出了建议。

与会代表表示,世界各国应共同努力,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采取更多切实措施,共同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的可持续交通。

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闭幕 取得这两项重要成果→

第二届联合国可持续交通全球大会组委会主任李晓鹏:大会成果文件《北京宣言》已在大会官网公布。《北京宣言》提出了全球可持续运输发展的未来愿景,并提出了加强运输合作的行动倡议,为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与运输有关的目标提供了框架。我们真诚希望,这些设想和倡议将得到所有参与者的关注和回应,并逐步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合作倡议,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

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闭幕 取得这两项重要成果→

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我们必须对所有车辆进行脱碳,以便到2050年实现全球净零排放。联合国设立了一个在线储存库。它将维护会员国和所有支持可持续运输的其他国家的努力和承诺。通过这个在线数据库,我们希望展示您所做的工作,并激励更多人加入并采取行动。

联合国副秘书长(以英语发言):大会取得了两项重要成果

在昨晚举行的第二届联合国可持续交通全球大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表示,会议取得了两项重要成果,将为各国继续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制定路线图。

刘振民说,第一个成果是在大会官方网站上发表了《北京宣言》,其中概述了全球可持续运输发展的未来愿景,并呼吁采取综合、跨学科和跨部门的方法加强国际合作,该宣言将提交联合国大会并作为文件印发;该平台将提高国家意识,促进发展可持续交通的行动。

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闭幕 取得这两项重要成果→

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我相信,第二届联合国可持续交通全球大会的召开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将鼓励更多国家制定可持续交通计划和政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刘振民表示,在大会上,中国致力于建立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与知识中心,为全球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采取具体行动,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

在第二届联合国可持续交通全球大会上,来自国际组织、政府、企业和其他部门的人士讨论了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碳中和措施。

在企业家论坛上,国际组织和中外企业讨论了企业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促进可持续交通方面的社会责任。

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闭幕 取得这两项重要成果→

联合国全球契约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Seanda Ojabo: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投资更多的研发技术,希望减缓全球变暖的步伐。

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闭幕 取得这两项重要成果→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建华: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进绿色港口、绿色航运和绿色物流体系建设,将及时发布招商局"碳峰""碳中和"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推进清洁能源利用、智能化运行控制和工业生态数字化。

数据显示,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交通运输、可持续交通和绿色低碳发展,对于全球行业气候变化非常重要。

在可持续运输和绿色发展论坛上,与会者呼吁各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和国际海事组织的框架内制定公平务实的制度和规则,并呼吁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采取自愿和实质性行动减少排放。我国已经成立了"碳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目前正在努力制定和完善"碳峰""碳中和"的一系列政策体系。

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闭幕 取得这两项重要成果→

中国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伟:落实碳强度降低约束性目标,强化目标导向作用。大力推进减碳协同效应,研究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建立健全政策标准体系。加强能力建设,处理遵守气候变化问题。我们将坚持多边主义,推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可持续交通系统发展需要政策创新的支持

第二届联合国可持续运输、可持续运输和政策全球会议的主题会议昨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与会者一致认为,可持续运输系统的发展需要得到相关政策创新的支持。这些支持政策包括法律法规、发展规划、技术创新和各利益攸关方参与决策过程。

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在讨论中表示,相应的可持续交通政策需要保持一致。我们今天实施的政策将对未来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改变人口增长、年龄结构、城市化、全球化、气候变化等。

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闭幕 取得这两项重要成果→

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我们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将决定我们能否真正转型。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够为所有人提供便捷的交通?第二,我们在这方面如何做,以减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第三,我们需要迅速采取行动,但我们也需要以明智的方式采取行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志轩介绍了中国在交通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一些实践。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中国不断制定和修订其运输政策,以支持绿色运输的发展。

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闭幕 取得这两项重要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志轩:在城市交通领域,我们专注于公共交通的发展,如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减少汽车使用。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装备,重点建设电气化铁路,注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为了使可持续运输得到尽可能广泛的支持,应鼓励不同的利益有关者群体积极参与决策进程,例如宏观政策和规划的设计和执行,从而提高政策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可接受性和可持续性。目前,各国政府正在通过制定和执行有关法律和条例,执行可持续货运和客运战略,以及为发展更可持续的运输制定奖励措施和奖励措施,发展更可持续的运输,这在短期决策和非长期规划方面尤为重要。

在专题会议上,与会者指出,只有在有关政策创新的支持下,才能发展可持续运输系统。过去两年新冠状动脉肺炎疫情的影响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国家、多边和全球政策,包括对受影响行业的紧急援助和对低碳运输系统的投资。在思考如何在疫后时期推进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时,还应考虑到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加速向可持续交通的转变也将加速现有车辆和基础设施的淘汰和报废,这可能导致新的环境挑战。

中国交通运输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全面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城乡通道,连接世界。中国交通运输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608.2万公里,这是中国综合立体运输网络的最新里程,落后于全球最大的高铁网、高速公路网、内河航网和世界级港口集团。

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闭幕 取得这两项重要成果→

交通运输部发言人孙文建:以铁路为骨干,以公路为主,水运与民航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国家综合三维交通网络日益完善。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加大力度填补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每年2万亿元以上。"八纵八横"高铁网进一步加密,高铁里程从不到1万公里增加到3.8万公里,公路里程增加6.5万公里,总里程16.1万公里。

今年,我国首部《综合三维交通网络中长期规划纲要》印发,建设交通强国加快步调。"复兴"历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国道"一网"通道,435万公里的"四条好农村公路"修好到村长,通过乡村振兴的"微循环"。

在四川省阿坝县马尔科姆市,正好被秋光覆盖,索妙雷克大峡谷、通村通巷路交通繁忙,依托牦牛养殖和高原蔬菜种植,松布乡2000多名村民走上了富国之路。

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闭幕 取得这两项重要成果→

阿坝县马尔科姆市毛木初村村民李正华:今年我村水泥路,还有我们村路都是新铺设的沥青路,成都小贩,在高速下可以直接开车到我们这里,拉牛送菜出去,那相当方便。

如今,连接城乡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连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和城淴城市经济圈。它不仅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第一动力,而且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支持了中欧班次的发展,畅通了国际物流。

"一带一路"倡议启动八年来,中欧班共开通4万多列,铺设了78条运营航线,通向23个欧洲国家174个城市,加快了交通"走出去"的步伐,基本形成了"六廊六国口岸"的互联互通结构,与128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航空运输协议。

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闭幕 取得这两项重要成果→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新冠疫情的爆发严重扰乱了全球供应链,中国有效协调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迅速恢复公共交通、国际物流,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为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可持续交通,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到2035年,建设70万公里交通网络线路,建设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建成100个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速货流圈"。中国交通运输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