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海交响乐团献声金钟奖,丁善德艺术歌曲响彻蓉城

作者:澎湃新闻

记者 廖洋

华语音乐金钟奖创立于2001年,是中国音乐产业的综合性专业奖项。

10月16日,第十三届金钟奖颁奖典礼在鹿城举行。今年的金钟奖包括声乐(民族、美式音响)、器乐(钢琴、古筝)两大类四个项目的复赛、半决赛、总决赛、共44场音乐比赛和系列特别音乐会。其中,上海交响乐团将带来特别音乐会和闭幕音乐会。

上海交响乐团献声金钟奖,丁善德艺术歌曲响彻蓉城

演出现场

10月23日,在音乐总监俞龙的指挥下,尚俊璋移交了鹿城的音乐巡演。

当晚,在四川大剧院,女高音黄颖和钢琴家左章演绎了丁丁的许多艺术歌曲、声乐,以及墨索尔斯基、拉赫玛尼诺夫和拉威尔的几部西方经典作品。

音乐会以墨索尔斯基的《莫斯科河上的黎明》拉开帷幕,这是一个描绘莫斯科黎明的"人生故事"。随后,左一章演奏了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这是一首基于帕格尼尼《24把小提琴》的单钢琴和管弦乐协奏曲,这将是拉在展览的"俄罗斯忧郁"中的作品。

上海交响乐团献声金钟奖,丁善德艺术歌曲响彻蓉城

被誉为"中国夜莺"的黄颖,以及尚德演绎的一系列丁山德作品,是演唱会的亮点。

在《西溪诗》的声乐套中,丁山德用敲击的音符,动人的场景,画出西部美丽的山川风情。黄颖用温柔的歌声,描绘了《山西诗》中春水和翩翩起舞的蝴蝶。

双方还共同呈现了丁山德的几首艺术歌曲。一首《爱送我向日葵》这首歌令人难忘,一个美丽的女孩在收到年轻人的向日葵礼物后的喜悦,生动地诠释出来。

凭借对中国传统民歌的浓厚兴趣,丁山德还专注于研究和改编一系列熟悉的民歌。

这次到四川,交接会带来丁善德从四川民歌《当花开时》《太阳快出来》,前者描绘了要开的花,女孩回头羞涩地承认的心情,后者描绘了劳动人民在山上砍柴的形象。此外,还有一首改编自新疆民歌的《可爱的玫瑰》《Mayla》,改编自云南民歌《想亲妈妈》。

上海交响乐团献声金钟奖,丁善德艺术歌曲响彻蓉城

"每个首都都是一首小歌,但这是一个大故事。排练时,俞龙总是忍不住叹息着这首歌面对的"生命气体",是一幅美好的生活写照。

"艺术歌曲是绣得像刺绣,丁山德的艺术歌曲也增添了一层民族特色,就像《太阳走出大海》这首四川民歌一样,用四川方言演唱非常活泼灵活。曾多次演绎过丁山德作品的黄颖和丁山德,出身颇多,她的老师葛兆薇就是当时从法国请回来的丁善德。

这是丁山德今年第三次演出作品,部分是为了纪念这位作曲家诞辰110周年,也因为高水准,"你可以感受到他来自不同时代的人生经历,比如这些艺术歌曲从音乐结构和语言上,都达到了世界的巅峰。上海交接团团长周平说:"所以对于这些优秀的中国作品,我们玩得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上海交响乐团献声金钟奖,丁善德艺术歌曲响彻蓉城

此次移交与金钟奖有着深厚的联系。2001年,乐团的两位驻团作曲家获得首届金钟奖,魏伟获得"终身成就奖",朱静儿获得"器乐、大型交响合唱作品"银奖。朱还获得了第三届金钟奖的"终身成就奖"。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金钟奖的获奖者纷纷受邀演出,为中国年轻音乐家支持他们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10月26日,上交所还将承担起今年金钟奖闭幕音乐会的演出责任。

责任编辑:张伟

校对:张良亮